王秋華
摘 要:解決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呈現方式多樣,提高閱讀能力;鼓勵自主探究,重視合作交流;合理設計練習,挖掘學生潛能;反思總結評價,體驗成功快樂。
關鍵詞:解決實際問題;激發興趣;閱讀能力;合作交流
“解決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解決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本文試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加、減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為例,談談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對學習越感興趣,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運用已有經驗、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如教學開始,我播放了一段學校門口公交車到站,乘客上下車的視頻,然后提問:下車幾人?上車幾人?現在車上有幾人?馬上有學生提出:要知道現在車上有幾人,必須告訴我們原來車上有幾人。當我告訴他們原來車上的人數后,學生就爭先恐后地討論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把將要學習的新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把生活中的數學原生態地展現在課堂中,讓學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背景,點燃了學生大膽探索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兩步計算的興趣,為掌握新知架設了臺階。
二、呈現方式多樣,提高閱讀能力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閱讀中,由于受年齡的限制,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比較低,常常給學生的理解帶來障礙,所以要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展現素材。如呈現這道題——小紅原來有82張卡片,送給小明16張,又買來15張,現在小紅有多少張?我引導學生把它“濃縮”轉化成:原來有82張→送了16張→買來15張→現在?張。形象的呈現材料,使學生一目了然地理解事情的變化過程,為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基礎。素材呈現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它應該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可以采用動畫、游戲、卡通、圖畫、表格、箭頭、線段、文字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再現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讀題能力,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取得解決問題的實效。
三、鼓勵自主探究,重視合作交流
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要鼓勵學生經歷數學的學習過程,在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基礎上與同伴合作、交流,實現“再發現、再創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主題情景圖的意思(原來有34人,到站后15人下車,又有18人上車,離站時車上有多少人?)。我讓學生先獨立想一想,然后把想法跟同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有學生說先拿原來的34人加上車的18人,再減下車的15人。馬上有學生說:不對!不對!乘車要先下后上,應該這樣算:先拿原來的34人減下車的15人,再加上車的18人。前面同學馬上提出反駁:許多公交車都有前門和后門,上、下車可以不分先后!我笑著肯定了兩位同學,一個很講禮貌,另一個觀察仔細,讓學生算一算,計算結果是否一樣。學生會心地笑了。這時又有學生說:可以拿上車的18人減下車的15人,結果增加了3人,再加上原來的34人,就是現在車上的人數!許多學生開始疑惑地眨著眼,不一會發出驚嘆:這種方法計算真簡單!我怎么沒有想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通過交流溝通,讓學生動口、動腦,說清算理,在比較優劣的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四、合理設計練習,挖掘學生潛能
現實生活的問題往往存在于比較復雜的現實情境中,因此練習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實踐性、拓展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如鞏固練習時,我是這樣設計的習題:老師有一張50元的人民幣,要買兩樣體育用品獎勵班級運動會的冠、亞軍,(圖片出示:籃球:23元/個,乒乓板:17元/個,足球:30元/個)應找回多少元?解答時要考慮兩位冠、亞軍喜歡什么運動,買哪兩樣夠50元,怎樣列式計算簡便等。這樣的練習克服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在鞏固知識、強化技能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發散學生思維,為學生拓展探索的空間。
五、反思總結評價,體驗成功快樂
法國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總結,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如,當有學生說出可以先比較上下車的人數,再求現在車上有多少人時,我就給予充分的肯定:你的想法真好!你的思維真靈活!又如當學生結題出現錯誤時候,我會出現解答過程,引導學生“評一評”:你能說出錯誤的原因嗎?再讓該學生自我糾正:你能自己解決嗎?……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或者老師評,或者學生互評,或者學生自評。評價的形式也是反復的,或者語言,或者文字,或者體態,或者實物等。評價的感情是真切的,旨在獨創性、互動性、指導性、說服性和激勵性,體驗成功學習的快樂。
綜上所述,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呈現方式多樣,提高閱讀能力;鼓勵自主探究,重視合作交流;合理設計練習,挖掘學生潛能;反思總結評價,體驗成功快樂,有利于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有效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只有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的平衡以及和諧的整合,才能真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走上“自主”發展的大道。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