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麗
摘 要:語文學習是培養小學生人文情懷和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究其根本,“以人為本”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師生個性和能力特點的基礎上,得出關于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更好地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小學語文;教學評價
一、“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般而言,教學活動由兩個重要部分組成,即課堂教學與教學評價。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分析,可以反過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際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解決,亦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以人為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文情懷的啟蒙階段,也是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覺醒和發展的重要階段。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主要問題及對策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發展相對落后,很多學校沒有形成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評價中,存在與“以人為本”理念相背離的情況,教學評價的內容、重心和評價方法等都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學校必須重視這一點,采取有力措施,使“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發揮其實際效果。
1.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評價
這就要求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要熟悉“以人為本”理念,并將其貫穿到教學過程中。事實上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輔助教師認識“以人為本”理念的材料,教師要善于從日常生活和書籍中汲取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評價內容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以生為本”,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將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核,得出合理結論。此外,課外實踐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將實踐能力納入考核標準。
3.評價方法要實現全面具體化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教師自評,即通過對日常教學活動的總結得出相應的結論,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把學生評價、學生家長評價納入評價的總體系中來,實現評價方法的全面具體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符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是符合時代發展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必須在這一理念下進行,并不斷改善教學內容偏離以及方法不當的情況,使教師能夠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評價,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評價方法的全面具體化等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開展。
參考文獻:
蔡志偉.淺談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0(2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