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富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情感,豐富學生的知識、想象力。就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進行研究與思考,希望通過努力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出幾點有效的認識。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認識;思考
一、引導學生認識美術欣賞的重要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小學生正處于對美的事物有著強烈追求的階段,教師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中,應巧妙地引導學生欣賞、識辨美的事物,通過對自然界或藝術品的觀察,讓學生養成自主觀察藝術品的習慣,從中感受藝術的美,并豐富他們的藝術感覺。對小學生而言,只有通過美術欣賞實踐教學,才能強化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認識。
二、激發學生的美術欣賞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融入了興趣,才能對事物進行積極的認識。因此,教師應當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如動物、風景等讓學生減少對美術作品的陌生感。這些作品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和喜歡,如此,學生對美術的欣賞興趣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
因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多媒體已成為課堂上重要的教學方法。傳統的美術欣賞往往都是說教式的,讓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排斥對美術的欣賞。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的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更加直觀、深入地展現藝術作品的內容;于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為一體,讓學生視覺和聽覺得到享受,不僅優化了教學過程,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和敏銳的觀察力。
四、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實踐創作
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美術作品,采取多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其中并有所感受。在欣賞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比較、分析、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對作品進行感受和欣賞。當然,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實踐,在游玩各地名勝古跡時,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思考,如此,才能使學生對所見事物理解更清晰、更深刻。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欣賞課程對促進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小學院校應在該方面下工夫,積極地對其進行思考與發展,讓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得到更大的提升,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在審美方面得到有效的培養。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