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韋
當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是我們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心愿,又是我們終身追求的目標。怎樣當一名好教師呢?當年享譽教壇的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名譽校長、特級教師、老教育家王企賢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教師這個工作跟別的工作不一樣,教師不只是一種職業,而主要是一種事業。職業嘛,可以合則留,不合則去。當教師不行,你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把一生的精力都擱到教育、教學中去的決心,沒有樹立對學生終生負責的思想,而只是追求名利,見異思遷,就當不了一名好教師。”教師為什么要樹立對學生終生負責的思想?
這是因為教師這門職業所從事的是雕塑心靈、塑造靈魂的工作,教師要用自己的心血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并照亮學生的一生,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等各個方面對學生健康成長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就是說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學生從啟蒙開始,歷時十多年的學習生涯,都是通過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在教師的教育、指點下一天天增長知識,增長才干,他們畢業之后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德才兼備,奮發有力,還是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教育和培養。
樹立對學生終生負責的思想對于我們小學教師更為重要。小學是教育的啟蒙階段,小學生正處于智力開發的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都處于未定型階段,他們在心理上、道德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塑性很大,模仿性特別強。表現在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觀察非常細致,思想最為敏捷。他們那一雙雙晶亮而純潔的眼睛,既包含著對老師傳授知識的渴望,也包含著模仿老師一言一行的心愿。可是,他們善于模仿而不辨是非,往往模仿起來不分美丑,一概加以吸收。教師在天真的孩子們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也是最受學生尊敬和最可信賴的人。“老師的話”都是對的,他們相信老師,在學生心目中,老師似乎遠遠在他們的父母之上。因此,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老師,他良好的道德風尚、優秀的品德修養和高雅的風度儀表,強烈地感染著學生,影響著學生,他的人格、道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著直接而重大的關系,甚至會關系到學生的一生。教師這種職業直接以自己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品格。所以,教師要樹立對學生終生負責的思想,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從自身的行為規范做起,處處嚴于律己,為人師表,當好學生的表率。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在民族追夢的旅程上,教師是夢想的筑造者。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無疑,他們的思想品質、道德行為和自身素養如何,與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這就是說,教師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教育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實際上也是用靈魂塑造靈魂。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