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芳
摘 要:良好的溝通是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并不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工作,但要以科學的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卻是一件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從溝通藝術入手,探析小學班主任在實際管理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溝通方式,促進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良好的溝通藝術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是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的有效渠道。而筆者認為有效溝通要先自我定位,再靈活運用溝通方法才能有效促進班集體的和諧發(fā)展。
一、要明確地定位自身的班主任角色
小學班主任不同于其他階段的老師,他們所面對的學生在每個年級階段的性格都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比如說,剛入學的小學生依賴性較強,對新的環(huán)境存在陌生和不知所措的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二年級好奇心和進取心也不斷增強,但獨立性依然不夠。男生和女生在進取心上又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差異,而到了小學高年級,即四到六年級,學生發(fā)展較快,性格特征表現(xiàn)日益豐富。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緊抓其成長特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溝通的多樣化表現(xiàn)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不僅表現(xiàn)的是師生間的溝通,還包括班主任與家長、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溝通藝術,而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又是三者之間最為重要的。
1.師生間的有效溝通
現(xiàn)代化班級管理體現(xiàn)的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不僅要達到語言間的有效交流,也要達到心理上的有效溝通。如果僅是以班主任的威嚴來要求學生,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畏懼感,缺乏自信心和上進心。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會因此產(chǎn)生疑慮、畏縮和自卑感。他們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出的向師性會讓其不自覺地以老師的行為舉止作為學習的榜樣,甚至直接影響對集體、對社會的看法。因此,為實現(xiàn)新型的師生關系,促成師生間的有效溝通,班主任應對學生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去感受他們,當他們犯錯時,應以平和的態(tài)度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耐心引導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每個學生都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征,小學班主任應有一雙發(fā)現(xiàn)個性的雙眼,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不同,因材施教,發(fā)掘并鼓勵他們的特長,促進學生具有班集體意識的同時也有著自身的個性。
2.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學生的一半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因此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和家長的溝通必不可少。班主任應多與家長交流,多了解學生,并就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家長進行交流。在具體溝通時,班主任應在尊重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家長多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盡可能采取賞識教育,多多鼓勵孩子,讓其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3.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有效溝通
不同的科任老師都會有不同的性格和教學方法,學生也會因此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對事物有著越來越濃厚的獨立看法,常常會因教師的教學方法或性格特點而產(chǎn)生喜愛或反感。因此,班主任要與科任老師多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其課堂上的表現(xiàn),并將所了解到的學生特點反饋給科任老師,讓他們在因材施教上有所依據(jù)。此外,在班級管理中,要多多向學生宣揚其他教師的優(yōu)點,拉近學生與其他教師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專心聽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核心,要想較好地完成教學工作,處理好班級內部工作,離不開溝通,包括與學生的溝通、與家長的溝通以及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因此,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靈活掌握溝通藝術,在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促進班集體健康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薛永慧,丁海濤.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技巧[J].科學中國人,2015(0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