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該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現代公民。”可見,美術教育對學生健全地發展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鑒賞、自主繪畫的過程中審美情趣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進行概述,以期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
一、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鑒賞
鑒賞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總認為小學生缺少鑒賞的能力,所以,基本上是不給學生留下自主鑒賞的時間的,導致學生嚴重缺乏主動學習能力。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要給學生搭建自主鑒賞的平臺,鼓勵學生對相關的作品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也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愛護古建筑》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古建筑的特點,學會保護古建筑,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我國的一些古建筑,比如,萬里長城、太和門廣場、萬壽山佛香閣、布達拉宮等等,引導學生在多媒體直觀的展示中去自主鑒賞,發表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而且對學生自主鑒賞習慣的養成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設計
自主設計活動的開展一是為了凸顯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二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和設計能力。所以,在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并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性評價。例如,在教學《我設計的服裝》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也為了讓學生體會自主設計服裝帶來的樂趣,在教學時,我選擇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服裝設計的知識,而且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總之,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培養美術素養,而且自主性的培養對美術學科魅力的展示以及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作為美術教師的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要從行動上確保學生真正成為美術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高學才.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主動性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8(1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