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霞
素質教育下的小學音樂課堂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音樂技能,還要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所以,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構建出精彩而又有效的音樂課堂,以確保音樂價值得以最大化實現,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意識,以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精彩的小學音樂課堂進行論述,以期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音樂學科的價值。
一、組織歌配畫音樂活動
所謂的歌配畫,是指將音樂和繪畫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能夠加強學科之間的結合,能夠為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二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走進音樂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結合音樂鑒賞,自主動手進行場景繪畫,進而在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的同時,也為學生繪畫能力的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愛星滿天》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也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之中,更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了鑒賞和想象,即:“這是多么美麗的天空,白云飄飄飛著快樂的風箏,這是多么美麗的天空,月兒彎彎搖出迷人的甜夢……”引導學生對歌曲展開想象,并將自己想象到的畫面用筆畫下來,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組織直觀的教學活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抽象意識較差,直觀的表演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地走進音樂課堂,同時,還有助于音樂課堂效率的高質量實現。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觀的展現相關的情境,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嘎達梅林》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也為了將歌曲中的情境直觀地展現出來,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相關的影視片段,這樣不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嘎達梅林的音樂形象更加蒼勁和悲壯,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改變以往簡單的“歌唱”的模式,進而促使學生在高效的音樂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張曉.試論構建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方法的多樣性[J].大舞臺,2011(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