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嘉興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德育作為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該只是作為一種知識體系在傳授,更應該形成一種準則和信念,從而具體表現在行為、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就體育學科而言,其作為學校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作用,而且還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切身提高德育滲透的思想意識和教學技能,轉變觀念,結合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體育自身優勢,更好地保障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一、在體育教學內容中滲透
小學體育教材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這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例如,團體協作類的體育運動,籃球、足球、接力賽等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培養,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和集體榮譽感。還如一些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爬山、跳高、羽毛球等,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再如一些律動性的運動項目,體操、舞蹈等等,不僅能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的教育,而且還能陶冶學生美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二、在體育教學常規中滲透
“無規矩不成方圓”,體育教學常規包含課堂紀律、考勤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三個方面,體育教學常規的建立,是保證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組織紀律教育,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適應和遵守教學常規,“在方圓中找自由”。例如,體育是一項集體活動,在授課之初,應該注重隊列練習,要求學生心系集體,隊列整齊,口號洪亮,精神抖擻。倘若其間有一個學生做錯,就會影響整個集體的容貌和精神。這樣,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對于學生嚴格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意義重大。
三、在教師言傳身教中滲透
“身教重于言傳”,教師作為對學生進行知識和德育滲透的直接人,作為學生的直接接觸者,榜樣和楷模,應該不斷地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和素質,行為舉止,端莊大方,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尤其是“身教”,教學中,教師應嚴于律己,通過自身的正確示范,組織和親身參與而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自身的儀表、言行、修養、道德、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最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學手段。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