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 要:針對幼兒生活能力薄弱的現實問題,通過“五分鐘微課”學習、“碎片化時間”練習、“模擬小場景”體驗等微處入手,快樂生活,達成生活領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五分鐘微課;碎片化時間;模擬小場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一日生活皆是課程”,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對幼兒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有影響,對其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將幼兒生活教育研究的基點定位在發展的理念上,指向于幼兒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培養幼兒掌握生活技能,也把目光投向未來,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能力,達成生活領域專項能力培養。“微處入手,快樂生活,我是生活小達人”。
一、“五分鐘微課”學習
1.微觀放大與慢放特寫并行的“教學點睛”
信息技術的鏡頭定格、慢放、放大功能能有效突破生活教育的重、難點。比如感受細菌是怎么進入人體的,通過童話般的微觀世界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一些行為的必要性。同時,有些生活技能是復雜的,通過鏡頭特寫、鏡頭慢放可以反復學習掌握技能。
2.多樣呈現與自主選擇并存的“自主快餐”
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掌握不同生活技能。以安全內容為例,有認識插座的“會咬人的洞洞”,還有預防拐騙的“狐貍和烏鴉”等。同一內容也可有不同選擇,如“寶寶愛刷牙”微課版本多,孩子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或特別需要的內容。
二、“碎片化時間”練習
1.學而有法——每天學一招
充分利用晨間談話、飯后活動、離園活動及盥洗空隙、課前休息、午睡起床等時間碎片。教師示范,幼兒學習,如周一學習系鞋帶、周二學習如何給植物澆水、周三了解肥皂的小常識、周四學習餐桌禮儀、周五學習如何看食品包裝等。
2.玩而有效——每日練一會
每天安排一定的區域練習時間,幼兒有一張記錄表格,選擇1~2項內容,每次自行記錄成績。有一名幼兒自理能力較差,拿筷子進餐很不靈活,他選擇了夾彈珠,第一次一分鐘只能夾8個,經常鍛煉后,數量從8變到9、10、13,后來最多一分鐘夾了25個,隨著鍛煉拿筷子也越來越熟練。
3.碰而有得——每周防一點
生活技能與能力除了正面學習,還需要防止觸碰負面的危險。飯后,兩位幼兒帶剪報和老師一起讀新聞《看電視太多,眼睛得了病》后說:不能長時間看電視;不能在床上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不玩危險玩具,要不小心碰傷眼睛。假如我的眼睛看不見了過馬路就會很危險;看不到爸爸媽媽,我會很傷心……通過每周防一點提高幼兒的自護能力。
4.展而有成——每月露一手
露一手是一種亮相式的評價,一個月學習和練習下來,孩子認為自己有進步的都可以提出要求,也可以由教師根據幼兒特長安排展示。圍繞五個微型專項組織幼兒秀一秀,強調幼兒自身的進步,重視對幼兒的鼓勵以及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努力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讓每位幼兒都有展現的機會,給予小天使勛章等。
5.賽而有果——每季比一場
(1)生活小博士挑戰賽。小博士挑戰的內容是以生活認知和常識的介紹、推薦、比賽為主,穿上洋氣的“博士服”,小觀眾都很愛聽、很愛看。挑戰賽以知識講述、論壇、圖標配對、繪畫比賽等形式進行。最后評選出“智慧生活小博士”“人氣生活小博士”“友好生活小博士”等,孩子們滿載而歸。
(2)領域小達人挑戰賽。小達人挑戰的內容是圍繞五個微型專題的生活技能和能力的展示、比賽為主。參加挑戰賽的孩子都勤加練習,如為了提高自理能力舉行的小班折毯子、中班扣紐扣、大班整理書包等,挑戰賽不僅展示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樹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勞動意識,又增強了“我能干”的自信心,體驗了自我服務的樂趣和成功感。
三、“模擬小場景”體驗
1.零碎技能走向完整經驗——戶外游戲模擬策略
大班情景性運動拓展是一個情景主題貫穿,整合幼兒多種動作和體能的練習,具有野趣性、挑戰性和全面性,有我是小小兵、挑戰王中王、小動物訓練營等項目。中班童趣農莊借鑒農莊的環境、內容、情節,選擇適當的活動材料,以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戶外活動,有野炊、自駕、清潔、燒烤等項目。小班玩轉勞作營造戶外的生活勞作體驗場,讓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摩登小花農、中華小當家、互助抱抱團、快樂小天使四大項目。
2.宣傳說教走向感悟體驗——生活館體驗策略
安全館內創設救護站、消防局、交警隊、安全屋四一個區域。家居館包括客廳、臥室、衛生間。餐點館包括茶藝房、中餐館、西餐廳,基本每學期中餐、西餐、茶藝各進行一次。游戲化的“體驗館”學習環境,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角色、自主分工、同伴游戲、互相評價,通過親身體驗與感受,積累能力和技能,獲得成功喜悅。
3.教育展示走向實戰演練——安全活動演練策略
分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的預案型演練;在老師和幼兒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突擊型演練;依靠社會力量,借助消防中隊的逃生包等道具,在有真實煙霧與相對封閉的環境下進行逃生實戰型演練三種,雖然演練持續的時間很短,但切實提高了孩子的能力。
總之,生活微課程是一種自主性學習,為生活錦上添花的教育。實現了生成支點,針對性與實效性“并存”的生活實踐教育模式;開發基點,微課程與體驗館“互動”的特色課程資源平臺;凝聚亮點,微課程與樂生活“雙贏”的校園特色品牌文化。
參考文獻:
[1]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夏力.回歸生活:幼兒園教育活動案例及評析[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