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西克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的培養是學生進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動力,也是決定學生是否喜歡我的數學課堂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數學不比其他學科,沒有語文的直觀情境;沒有音樂的優美動人;也沒有美術的生動形象;更沒有體育的朝氣蓬勃;而數學有的就只是理論抽象難懂、數字枯燥無趣。所以,要想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該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要給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我的數學課進行論述。
首先,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也是能夠讓學生喜歡上數學的方法之一。那么,我們應該組織哪些數學活動來讓學生喜歡我的數學課呢?
以生活情境的創設為例。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數學。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樹立起應用意識,進而,為學生喜歡上數學課,為課堂的高效率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24小時計時法》時,我借助了表盤,首先,我向學生創設了下面幾個情境:①我9點鐘到家;②6點起床;③7點吃飯。引導學生思考:我是因為晚上有事情,早上9點剛到家呢?還是因為加班,我晚上9點才回家呢?另外兩種也是這種問法,引導學生結合表盤,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上述的問題給予解答,并順勢將24小時計時法引入課堂活動之中。可見,生活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走進數學課堂,喜歡上數學課堂。
其次,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和諧的環境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能夠逐步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感,能夠推動學生參加課堂活動。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多樣化的評價活動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身上的優點,保持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在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中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也使我的學生愿意在我創造的和諧環境中尋找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認識到興趣的價值,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要創造和諧的環境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促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郭雪梅.試論怎樣讓小學生喜歡上數學課[J].讀與寫:上旬,2013(14).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