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進禮
摘 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新課改讓小學語文課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讓小學語文課堂光滿四射:新課改和諧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新課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課堂;主體地位
如今我們身處一個美好的時代,這個時代是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的時代,因此,我們倍感幸福,在幸運的同時,我們更覺得是對我們的挑戰?;叵胍酝男W語文教學,我們沿用的多是“一言堂”“滿堂灌”等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越來越覺得“一本書、一塊黑板”的傳統方式行不通了,語文教學要改革、要發展,在這樣的召喚下,新課改終于誕生了。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由“教師為主”轉變為“學生為主”,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人,只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課堂的真正主人是學生,課堂上,我們聽到的是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妙語連珠的話語。新課改真正轟轟烈烈地登場了,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光芒四射。
一、新課改和諧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和諧是新時代的要求,新課改積極倡導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是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中我們大部分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教書而忽視育人。其實,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使得很多老師職業倦怠,甚至厭教,這樣就導致了師生之間情感冷漠,缺乏溝通。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改不僅給我們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給我們的師生關系帶來了很大變化,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的最基本人際關系,時時刻刻都對教育的過程與結果有著很大影響,我們只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從不以長者自居,從不居高臨下,從不搞特殊,而是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交流,與學生一起探索知識。例如,在學習《爺爺和小樹》《小公雞和小鴨子》《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等課時,我徹底放下教師架子,積極走入學生中間,做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與他們共同解決問題,教學相長。這樣,學生的心扉敞開了,他們也愿意和老師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就平等、和諧了。
二、新課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積極倡導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關鍵是我們教師能否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能否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責任不是教學生,而是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教學中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創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小學生因為年齡小,他們的注意力和控制力較差,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通過講故事、表演課本劇、做游戲等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時,我組織學生表演課本劇,孩子們熱情高漲,有的編劇本,有的準備道具,有的背臺詞,忙得不亦樂乎,在表演中,他們根據課文內容適當加上了語言、動作,把人物演繹得栩栩如生。正是新課改理念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形式,孩子們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中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體現了他們的主體地位。
三、新課改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們大家知道,傳統教學模式陳舊、單一,靠的是教師的說教,學什么老師說了算,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主宰著整個課堂,學生毫無自己的見解與主張,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形式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抑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還要重要,因為想象力是無限的,知識卻是有限的”,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通過設置具體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文本內涵,彰顯學生個性,例如,在學習《窮人》一課時,文章最后寫道:桑娜拉開簾子,說:“你瞧,他們在這兒了”,大有意猶未盡之意,于是,我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漁夫一家的生活會怎樣呢?孩子們想象豐富,有的寫道:“漁夫的兩個大兒子也跟著他父親去打魚,生活條件略有改善?!庇械膶懙溃骸捌渌迕窦娂娔贸鲎约业臇|西幫助漁夫?!庇械膶懙溃骸吧D确蚱奚罡悠D苦,他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剩下口糧給西蒙的兩個孩子?!睂W生正是在豐富的想象中具有創新意識,開闊了思維。
總之,新課改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語文教師,應該徹底轉變陳舊教學觀念,積極改進傳統教學模式,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我相信,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定會充滿活力,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定會在新課改精神的感召下光芒四射。
參考文獻:
[1]王敏.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吉林教育,2010(01).
[2]姜穎.開放式的課堂放飛的個性:談新課程改革標準下的好課堂.中國科技信息,2005(13).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