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蔣云
繪本,即畫出來的故事書,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已經有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在我國大陸,繪本的實踐才剛剛起步。1999年至今,繪本美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廣闊而美麗的圖畫王國,點燃了無數的大小讀者,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中國原創的繪本創作還處于學習與起步階段,而由小學生自創的繪本更是屈指可數。與此同時,我國的水墨畫教育逐漸缺失,成為無足輕重的保留地。有許多學校淺嘗輒止;學校紛紛轉向新式材料的繪畫方式,如紙藝、泥工、版畫、書法等。因此,基于以上現狀,我們組織開展了“小學開展繪本美術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并希望讓繪本美術與水墨畫教學聯姻,為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增添新活力,為學生表現生活、傳承傳統文化提供新的媒介,更為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進行一次實驗。
近年來,我們開展水墨畫繪本的教學,既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自創繪本的難題,又能借方寸之地展現水墨的趣味,使學生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用武之地,充分享受“獨樂樂”與“眾樂樂”的成果。以下探討原創繪本教學與簡筆水墨教學的各自教學流程與融合方式。
一、小學生原創繪本的方法
繪本的創作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故事的選定及總的構思、風格的確定、角色設定、環境與場景的設定。除此之外,還有畫面、文字,各自在整個頁面中占的比例;繪畫是否有藝術性、原創性;畫面是否前后呼應,情節流暢;畫與文字是否互動協調;而且書籍還要有封面、封底、扉頁等。這些繁雜的程序均是加在學生筆尖上的石頭,會使他們知難而退,失去最鮮活的原創動力。
二、課堂繪本教學的要點
要上好原創繪本的美術課程,一定要將這些枷鎖去除。老師選擇的故事文字應意圖清晰,意境與情調都要適合小學生,可以從語文課文入手尋找題材,或從學生自己的作文中找到靈感。選擇簡潔可愛的畫面風格、以線條表現為主的卡通形象,較之寫實風格、抽象風格等更貼近學生。所有故事角色要提供正面、側面素材,才能使“團隊”有章可循。對于環境與場景不必強求,留一方天地任孩童馳騁。而老師為之付出的前期工作量是巨大的,為了“團隊”協作能出成績,“總導演”美術老師要找到合適的故事,將之斷句;找到適合的形象,制作好空白的冊頁或者卷軸,編好頁碼順序,再把這些資料一一發給小畫家們,只待鈴聲一響,就靜候孩子們妙筆生花,信手涂鴉,最后的組合卻能各自精彩,而渾然天成。
三、倡導簡筆水墨融入繪本教學
水墨這塊心病,在遇到繪本后卻解了不少。因為畫得小,畫面簡潔,時間、空間都可以允許它存在下去。就在課堂上,就在教室中,鋪張半尺見方的厚宣紙(如三層的夾宣,它本身就是生宣,既厚實美觀,又有水墨韻味,省去鋪毛氈的麻煩),調上半碟淡墨,拈起一支毛筆,就可以開工了。只見那可愛呆萌的簡筆水墨形象,在授課老師的示范下變得無比簡單,只需老師用中鋒、側鋒輕輕點、壓、涂,一個動物(人物、物品)的影子就躍然紙上,略干之后,濃墨小筆上陣,把眼、耳、手、腳(細節)等一一點上去,一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人物、物品)呼之欲出,任誰見了都喜歡,都覺得容易。學生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由于是自己腦袋中構思的故事畫面,所以學生們的繪本效果也盡顯天然稚拙,而這樣的水墨作品才有神韻,才有情趣。畫畢,用小楷或者水筆題寫故事文字,既裝飾畫面,又將繪本情節表達出來,頗具中國畫的形式美。在不動聲色中,完成了水墨教學中繪畫題材、作畫方式的難題。
這樣的結合與嘗試,應該說是創新的、成功的,也是拋磚引玉的做法。畢竟繪本教學與水墨教學是兩條不同的路,可以走得更寬、更遠,偶爾地并肩前進,互相借勢,也只是證明了美術的無限可能性中的一種。在這個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水墨、實驗水墨、都市水墨、抽象水墨、動畫水墨等等,對兒童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自信心及審美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而繪本鮮明有趣的形象,創意獨特的視角,引領孩子釋放心靈,體悟文字與畫面的內涵……在美術老師的三尺講臺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以此文與同行們共勉。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