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淼
摘要: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住宅區項目被推向了市場,人民對居住環境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居住區綠化質量愈來愈來受到廣泛關注。環境優美,百姓滿意的住宅區景觀綠化,需要科學的綠化施工。本文對城市住宅區綠化工程施工工序和養護管理工作進行詳細介紹,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綠化工程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居住區綠化施工;綠化種植;養護管理
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住宅區項目被推向了市場,人民對居住環境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居住區綠化質量愈來愈來受到廣泛關注。居民區綠化水平是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區綠化水平也應相應提高,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質量的要求。環境優美,百姓滿意的住宅區景觀綠化,需要科學的綠化施工。
居住區綠化工程施工是按園林綠化設計要求,進行綠化種植,并使其成活,盡早發揮綠化美化環境的效果。綠化施工可分為種植和養護管理兩部分。種植屬于短期施工工程,養護管理屬長期、周期性工程。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技術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圖紙及相關文件,掌握設計意圖,進行工程前期準備。首先踏查施工現場,充分熟悉現場條件,了解水源、土質等條件,分析施工條件給綠化施工工作所帶來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擬訂解決的初步方案,落實好管理和施工人員的生活設施。成立由精干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的項目管理部,做好各工序的具體分工,制定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監督、檢查制度。同時根據標準落實苗源、入力、工具和材料、機械等,根據工程量及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切實的施工組織設計。分析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使施工人員對工程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安排工程任務完成時間,做好進度計劃、用工數量、機械及車輛使用計劃、制定有關制度和要求、制定確保完成任務的技術和安全措施。
2、土方工程
(1)土方造型
地形的處理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會直接影響到景觀的設計效果以及排水等具體問題。土方造型采用人工與部分機械相結合的方法,主要以人工為主。人工調整地形,使地形自然、流暢。然后對地形進行澆水沉降,一是檢查地形的排水情況,二是保證地形種植時不變形。
(2)土壤改良
城市居住區內的土壤都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及雜物,必須局部或全部換土??屯翍褂檬杷煞饰值耐寥?,防止幾年后土壤板結。在種植土內摻和營養土。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滲水性,減少土壤粘性,有利于植物根系深入;營養土含有養分和微生物,能提高土壤理化性狀。換土前應先依據地形、周圍建筑物、道路等確定綠地標高。對于喬木和喜酸植物種植區域(香樟、桂花等)采用山泥和珍珠巖混合做種植的回填土壤,加快植物的恢復生長,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地被草坪種植區域對表層土壤進行改良,采用礱糠、醋渣與原表土按照一定比例相拌合,鋪設在表土層內。醋渣為酸性物質,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的養分含量,礱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氣,防止表土層的板結,增大地被的成活率。礱糠、醋渣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止水分過度蒸發造成脫水現象。
3、放樣
放樣是對設計意圖的充分體現,因此放樣不僅要按照施工圖紙嚴格準確,更要領會設計意圖,以景傳神。放樣一定要講究藝術,體現園藝水平。
4、種植穴、槽的挖掘
種植穴、槽的挖掘視苗木根系、土球直徑、土壤情況來要求,尤其是土質較差的種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進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創造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小環境。
5、把好苗木質量關
對苗木的品種、株形、冠幅、高度、干徑、土球大小、根系發育情況等嚴格把關,選擇符合設計要求、生長健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優良苗木。
6、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應對苗木根系、樹冠進行修剪,拆除帶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爛的包裝物;帶土球的喬木栽植時,種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種植穴底部要將土填成錐形;填土時要分層壓實,最好用鋤把搗實,不留空隙;注意觀賞面的朝向。
7、澆定根水
栽植后24小時內必須澆定根水,且要澆透。
8、固定支撐
對于5厘米以上的喬木應設支柱固定,以確保苗木在栽植后不倒伏,影響成活率和美觀。固定物應整齊養觀。
9、施工中的養護
要在施工中保證苗木成活并一次成型,光靠種植技術是不夠的,種植過程中的養護措施也是關鍵之一。
我們采取間歇噴霧的方法,對喬木、灌木、地被草坪增濕。噴霧所造成的水分蒸騰減少苗木葉面的水分蒸發,可防止水份過多對苗木根系生長的影響。間歇噴霧保證了苗木的水份代謝平衡,營養液噴霧保證了苗木的養分代謝平衡,這就保證了綠化效果的一次成型。
喬木、灌木的根系入土較深,地被草坪則淺,受氣溫影響也較大,因此除對土壤進行改良外,保濕也成為保證成活的重要任務。種植后定時進行灌溉,使土層始終保持一定濕度,以便保證苗木成活率。
綠化養護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景觀效果的重要手段,俗語說“三分種七分養”就是對養護重要性的貼切評價。本階段的養護主要為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一年交付給業主后的養護,有區別于工程施工中的養護。工程竣工一年后的養護苗木成活率已經不是主要問題,更重要的如何在養護期內讓綠化達到最佳景觀效果。綠化具體養護措施為:
松土、鋤草。春秋季節各進行一次,夏季每月進行一次,松土深度為5-10厘米,對危害樹木嚴重的各類藤蔓,一旦發現,立即根除。
修剪、整形。新種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促進苗木恢復生長和提高觀賞性。喬木、花灌木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綠籬、球類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修剪在秋季苗木進入休眠期進行,整形在春季苗木萌發前進行。對草坪進行定期修剪,草高控制在5-6厘米,超過高度用割草機軋平,草坪邊緣每月一次切邊保持線條清晰。
施肥、澆水。灌溉時間視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氣溫變化進行控制,施工后每天早、晚噴霧2小時,每次澆水必須澆透,使水分真正到達植物的根系,對植株整體也需要噴淋。施肥須等植物根系損傷恢復并開始生長后才能進行,即苗木種植約半年后。
病蟲害防治。重點是喬木和建筑物陰面的苗木。因喬木經過移植,根系、樹枝等都受到嚴重傷害,恢復期較長,抗病蟲害功能隨之下降;建筑物陰面的苗木由于接受陽光散射光的光強不足,植株生物抗性降低,因此必須密切注意觀察,一旦出現病蟲害癥狀,立即對癥下藥,嚴防病蟲害蔓延。
苗木補缺。對死亡苗木進行清除,并在原有位置補栽新的植株;對缺空處進行補種,使綠化面貌飽滿整齊。
綁扎、扶正、培土。臺風、梅雨季節來臨前,以防為主,對固定綁扎等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加固,遇到連續下雨或暴風雪等災害性天氣,加強巡檢。如發生樹木倒伏影響交通或景觀的,突擊搶救,在暴風雨過后全面檢查,樹木歪斜的扶正培土,重新支撐,傷殘枝剪除。在施工養護期間,如發現歪斜、傾倒苗木,立即進行重新扶正、加固,并對植株根部進行培土。
為確保綠化養護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檢查制度,制定養護考核評分表,根據養護要求定期抽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居住的環境要求也將越來越高,環境的好與壞;綠化率的高與低,將直接關系到小區的居住率,因此,小區綠化的規劃、布局產生著重要作用。然而,從筆者多年從事綠化施工的經歷中可以這樣肯定的說,合理的規劃、布局、設計是基礎,但綠化施工卻是一個重要的保證環節,因為施工是直接、直觀的向人們展示。一個好的施工隊伍、施工人員不但要牢牢把握施工質量、安全,而且能夠在具體的施工中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處理、解決問題的設想和建議,通過改進后的施工把整體的美景最直接的直觀的反映給人們,使小區的入住者融入到綠蔭叢叢花香鳥語小橋流水的美好環境中,盡情地享受美好環境所帶來的愉悅。
參考文獻:
[1]何桂果.淺談園林工程的施工控制與管理[J].大眾科技,2007,(3).
[2]李曉紅.園林種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淺議[J].中國園林,2003,(2).
[3]羅瑞彩.淺談園林綠化工程質量與管理控制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建材與裝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