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飛
摘要:工程質量不僅是建筑項目的生命,更是企業能夠持續和長期發展的基礎。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必須牢固樹立質量至上的管理理念,并通過不斷優化施工質量管理水平,實施全員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以確保工程質量的順利實現。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的特點及應遵循的原則出發,并就如何優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建筑項目;施工管理;工程質量;優化
近年來,我國建筑事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建筑項目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建筑項目的日益增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正日益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所在。由于建筑施工中,存在著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量大、施工工藝復雜等特點,都使得工程質量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對建筑施工管理不斷優化與改良,以切實提高工程項目質量。
一、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特點及應遵循的原則
1、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特點
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具有周期性長、流動性大、露天作業多等特點,都使得建筑產品的質量相比普通工業產業質量更難于控制與管理,這也形成了建筑質量管理的特點:
一是影響因素眾多,人員、材料、設備、施工方法、環境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工程質量;二是質量波動性大,建筑產品的單一性和流動性都使得施工過程缺乏穩定化的生產環境和規范化的生產工藝,工程質量容易受到波動;三是質量隱蔽性大,由于建筑項目施工工序多、中間產品多、隱蔽工程多,且下一道工序多數需要將上一道工序覆蓋,極易將不合格產品視為合格產品;四是質量檢查的局限性大,由于工程質量在檢查時無法進行拆卸或解體,使得質量檢查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2、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應重點遵循的原則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即是為了保障合同與規范中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控措施以及管理控制措施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項目質量管理應重點遵循以下的原則:
(1)質量第一原則
建筑產品作為一種使用年限較長的特殊商品,其工程質量狀況不僅關系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與持續發展,更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緊密相關。為此,我們應始終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將質量作為工程項目管理首要控制的要素,以實現建筑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
(2)以人為本原則
員工作為建筑項目的直接管理者與操作者,施工質量管理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從根本上提升項目施工質量水平,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通過員工工作質量的提升,來有效帶動工程質量的提升。
(3)預防為主原則
由于質量問題普遍存在著隱蔽性大,以及質量檢驗局限性大的特點,因此對施工質量控制應以預防為主,即是將施工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積極轉向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并針對較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制定出預先控制的方案;各施工工序作為質量控制的要點,要求各工序的工藝流程均應當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按照工程設計要求進行規范化施工。
二、優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眾多,但歸結起來主要是人員、材料、機械、方法這四個方面的要素。要實現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切實提高,必須從這四個要素入手進行優化管理。
1、人員的優化管理
員工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的直接操作者和管理者,員工的政治思想素質、技術水平以及質量觀念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質量。據相關資料統計,80%以上的質量事故均是由于人員的失誤所導致的。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優化人員的管理,以帶動整個工程項目質量的提升。
(1)應結合工程項目特點,建立覆蓋整個工程范圍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以規范操作人員的作業技術活動以及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一方面,應認真落實質量責任制度,使質量責任能具體落實到每個施工項目和每個施工班組手中;另一方面,還應積極做好激勵與溝通工作,通過不斷完善獎勵和處罰機制,,使工程質量與各級人員的經濟利益相掛鉤。以充分激發出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潛能。
(1)以項目經理的管理目標與管理職責為中心,合理組建項目管理機構,配置足夠且稱職的管理人員;對分包單位實施嚴格的資質審查工作,以保證分包單位具備足夠的整體素質,包括了管理素質、員工隊伍素質、技術素質等等。
(2)在人員的優化與管理中,應充分考慮到員工的綜合素質,包括了其心理行為、技術水平、生理狀況以及錯誤行為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從保障工程質量的基本點出發,本著量才適用的基本原則來控制人員的使用。
(3)堅持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尤其是對于高處作業、重要技術工種和特殊工種的作業員工,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加強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紀律教育、質量意識教育,在員工中真正樹立起“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加強員工的職業教育與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員工的技術水平與綜合素質。
2、材料的優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種類與規格非常繁多,材料質量作為工程項目實體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做好對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管理。
(1)把好材料采購關卡。對建設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大宗材料應統一計劃、統一采購和統一調度。另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定期儲存管理的方法,即以規定的采購周期為界限,并以此為根據進行材料的采購計劃與采購組織,以按時、保質、保量的為施工生產提供高質量的建筑材料。
(2)做好材料的進場驗收。為了把好材料使用中的質量關卡和數量關卡,在材料進場前必須根據進料計劃、送料憑證、質量保證書以及產品合格證,對材料的數量與質量進行嚴格的驗收工作。對于不符合計劃要求或質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予以進場。
(3)加強施工中材料的選用工作。如材料的選擇與使用不當,很可能嚴重影響到工程項目質量并甚至引發質量事故。因此,必須結合實際工程特點,根據材料的質量標準、工作性能、適用范圍以及施工要求進行綜合性考慮,以慎重的選擇和使用材料。
3、機械設備的優化管理
(1)做好對機械設備的合理選擇與調度。一方面,機械設備在選擇時,應根據施工工藝、施工現場條件以及施工進度要求等方面進行綜合選擇,從保證工程質量的角度出發,選擇經濟合理、使用維護方便的設備;另一方面,應根據工程計劃做好機械設備的合理調度,通過加強各類設備的進場時間與退場時間的控制,以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
(2)加強機械設備的合理使用。首先,建筑施工中應實行嚴格的機械使用和保養的責任制度,使設備的使用效益與個人經濟利益相掛鉤,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與使用壽命;其次,應嚴格執行操作證制度,要求專業機械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與統一的考核,取得相應資質后方能持證上崗;最后,還應做好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并對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測與校正,以避免誤操作行為的發生。
4、施工方案的優化管理
施工方案是工程項目組織的核心,它主要包括施工方法、機械設備使用流向、施工程序及順序的確定。因此,施工方案的好壞,將是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進度的關鍵因素。
為此,我們應切實做好施工方案的優化管理與選擇。在詳細了解施工圖紙、明確工程任務以及充分研究施工條件的基礎上,從經濟性、技術性和組織性等方面對施工方案綜合分析考慮,并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從多個方案中選擇出最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施工方案。
總結
本文從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的特點及應遵循的原則出發,并就如何優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方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應牢固樹立質量至上的管理理念,通過人員、材料、機械、方法等各方面質量要素的優化管理,以切實保證工程質量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舒曉明.淺談房地產項目的施工管理[J].時代報告,2012(4).
[2]李滿糧.論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2012(15).
[3]趙霞.小議房地產開發施工管理中的有效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