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明
摘要: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需要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機械設備管理成本。只有搞好了機械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本文主要是對工程機械使用性能的影響因素,工程機械管理與保養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做好管理與維護工作進行分析論述,希望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工程機械;管理;維護
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工程機械也迅猛發展,工程機械的廣泛使用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力水平,這對于加快施工進度和提高施工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工程機械的過程中,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工程機械的使用性能得不到正常發揮。做好施工機械的管理與維護,確保機械的良好運營,充分發揮其功效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所以,加強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護,及時處理管理與維護中遇到的問題,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工程機械使用性能的影響因素
1.走合
一般工程機械的走合運轉時間需100多個小時,但有些單位對走合不夠重視,表現在不走合就投產;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造成發動機拉缸抱瓦;長時間高速運轉,造成噴油器霧化不良、抱瓦、活塞燒頂、粘環,甚至不能啟動;操作時不看儀表,機油溫度和冷卻溫度過高時,仍然工作;走合期內,不檢查機油平面和其他油面。
2.潤滑油
潤滑油質量和數量關乎著工程機械的運轉情況。但當前潤滑油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第一,只要是潤滑油就拿來使用,不分牌號,這容易造成變質、結膠、發動機燒壞、變速箱齒輪嚴重磨損;第二,未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潤滑油,不分季節、不按要求更換和使用潤滑油,都能造成潤滑油老化變質,加速機械磨損;第三,使用質量不好或放置時間過長的潤滑油,在機件內不能形成油膜,起不到潤滑的作用。
3.封存
由于任務變化和條件影響而必須停機封存時,必須妥善管理,嚴防風吹、日曬、雨淋,造成銹蝕和損壞。但封存后容易出現兩個問題:一是,金屬銹蝕;二是橡膠制品老化變質。
二、工程機械管理與維護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企業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機械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但當前,許多施工企業仍缺乏完整、嚴格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在生產過程中,企業普遍存在著管理班子不全,人員力量薄弱等現象。由于他們錯誤地認識,導致盲目地精簡機構、壓縮甚至取消設備管理機構及管理人員,所以,必然會出現管理層與操作層之間上下脫節。同時,設備管理工作也很難實施。
2.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護不到位
很多操作人員只會操作,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不是很明白,特別是臨時工,對于機械的正確使用方法與條件不予重視,只會一味的使用,不會考慮機械是否超負荷、是否需要維護等情況,甚至還會出現一些違規操作的不良現象,這就加快了機械的老化與磨損查程度。另外,在建設項目完成后,還沒來得及對機械進行保養、維護和大修,就開始在新的項目上使用,常出現故障就在所難免了,這不斷影響工期,同時花費的維修費還比較高。
3.機械設備保養工作得不到重視
重使用輕保養是施工企業在設備管理與使用中最常出現的問題,雖然規定必須實行定人定機的制度,但是在機械設備保養中,保養工作并沒有落實到個人。工程機械操作人員只使用,輕視出現的問題;此外,工程機械有故障出現時,不少維修人員缺乏責任心,草草應付,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機械故障,而且導致設備故障的不斷發展與擴大,為以后的使用埋下隱患。當問題出現時,維修與操作就會互相推卸責任,問題還是難以解決。這對工期與施工質量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降低機械設備壽命與安全的同時還增加了機械的使用費用。
4.不重視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
企業不重視設備的保養工作,常常了出現問題才進行設備的維修。同時不能及時發現、預防、修理設備的故障和老化現象,最終導致了不必要的影響及浪費。并且,有個別維修人員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為了貪圖方便,對一些仍有很大修復價值的舊件不加以修復利用,任憑其隨意地報廢,更有嚴重者,不考慮其它設備的整體性能,得過且過,只要機械能動就交差了事,結果也只會嚴重影響了工程機械的正常工作,導致工程收益大大降低,最后也影響了整個企業的發展。
三、完善工程機械管理與維護的措施
當前,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機械的正常運行,最終影響經濟發展,因此,必須針對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工程機械的有效運行。下文將對如何加強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護進行論述。
1.建立健全機械設備的管理體制
企業要想做好工程機械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機械設備管理體制,并且實施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進行綜合全面的管理。同時,建立健全工程機械的統計制度,對機械設備進行統一的管理,并建立詳細的機械技術檔案,并定期開展檢查工作,安排專人負責保管技術檔案;此外,實行績效制度,這樣有利于提高工程機械管理、操作、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實現他們的價值。最后,在實際的施工中,一定要將定機、定人、定崗位、包維護的“三定一包”制度落實到位。執行好“三定一包”制度對于施工企業的工作效率、工程機械的完好程度與施工安全的提高有著直接影響。
2.提高人員的技術素質
操作人員不僅要懂得工程機械的結構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還要有工程機械的故障快速診斷和維修能力。操作人員良好的技術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機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工程機械的損壞,縮短了工程機械的維修時間和維修周期,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3.建立機械設備保養制度
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需要建立保養制度。首先,提高認識,明確強保養的原則。讓廣大設備管理者明白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保養工作的好壞。然后,要建立健全保養制度并合理確定維護保養周期,并按各級保養規程執行,低級保養由操作人員進行,高級保養由維修人員會同機械操作上進行。只有保養做好了,機械出現故障的幾率才會下降,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最后,強化機械設備保養的技術管理。嚴格落實機械設備保養制度,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機械設備管理人員要按照機械保養使用說明書制定切實有效的保養計劃。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促進企業利益。
4.做好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
工程機械的更新換代影響著企業的施工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所以,企業必須嚴格落實機械報廢制度,切實做好工程機械的更新換代工作。嚴格按照更新換代的原則對工程機械進行處理,對機械定期進行科學檢測,將構件磨損嚴重、性能不好、高耗能、低效率、高維修費用,已不能滿足使用與安全要求的機械給予及時的更新,保證施工的安全與質量。此外,為了避免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對于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機械,不能以各種借口繼續使用,必須給以及時報廢。確保機械設備的良好運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同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提高工程機械的管理與維護水平,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工程人員必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岳波.淺談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3).
[2] 鮑淑華.工程機械技術狀況的考核及維修制度之建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