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潔 張峰
摘要:在地下室施工中,防水工程是整個地下室施工的關鍵。本文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從前期準備:包括施工圖紙審查、方案的制定、原材的選取等,施工過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檢查等方面,從監理的角度進度總結,以便加強對防水工程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地下室;防水;滲漏;施工質量;監理要點
1 地下室工程滲漏水的原因
(1)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平面尺寸通常比較大,在設計中一般都不設置沉降縫和伸縮縫,而是采用設置后澆帶的方法來解決混凝土的早期干縮和結構不同部位的沉降差問題。而后澆帶的混凝土屬于二期混凝土,在后澆帶的二期混凝上與一期混凝土交接處,是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抗滲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引起滲漏;而地下室的底板與外壁的混凝土澆筑,難免要分成二次施工,故必然有施工縫的存在,這些施工縫與后澆帶一樣,也容易引起滲漏。
(2)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通常是大體積混凝土,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必須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有效控制。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水泥的水化熱和混凝土的內外約束產生的溫度應力,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而底板結構中的裂縫將會成為滲水通道,影響地下室的抗滲能力。
(3)高層建筑的各種設備用房通常都布置在地下室,這些設備都有許多管道要從地下室引出,這些管道就不可避免地要從地下室外墻穿過,這些管道穿墻的地方也是地下室防水結構的薄弱部位。
(4)地下室的外壁是混凝土墻,混凝土墻支模定位時要使用對拉螺栓,對拉螺栓的止水片處理不當,也會形成滲漏通道,造成地下室外壁滲漏。
以上滲漏的原因有設計方面的疏漏,也有施工方面的質量問題。因此在監理過程中應采取全面的監控措施,并重在預防,即事前控制。
2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監理要點
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個環節,但重點應放在工程前期階段。只有做好事前預控、事中監督、事后核驗,監理工作才能主動,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
2.1 事前控制
2.1.1 圖紙會審工作
高層建筑使用功能復雜,電氣、動力、給排水、通風空調等各種設備都布置在地下室,因此需要會同各專業人員對圖紙進行審查。對于設計中關于防水的有關問題要重點留意,如: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防水等級、防水混凝土的品種及強度、采用何種防水方案,或是僅以結構自防水為主,或是剛性防水與柔性防水相結合,或是采用多道設防、對于柔性防水,具體防水材料品種的選擇、各種防水構造做法、后澆帶的位置是否合適等等,這些問題都必須認真審查,予以明確。
2.1.2 審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地下室防水工程屬于專項施工,很多施工單位沒有根據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專項的施工方案,仍按一般結構工程組織施工,這將可能使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達不到應有的防水效果,因此必須針對地下室防水功能的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審查的主要內容是:防水施工工藝措施及操作方法、混凝土的澆筑方案、防水施工程序等。
2.1.3 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
防水材料是防水工程質最的可靠保障,防水材料的選定必須慎重。監理工程師在施工前應該廣泛收集各種防水材料的資料,并結合已有的工程實例中應用防水材料的成功經驗,認真進行比較分析。防水材料進場前,監理工程師必須檢查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出廠合格證及準用證,現場見證取樣、送試合格后方可使用。對水泥、外加劑和粗細骨料要執行材料報驗制度。由于地下室所用的混凝土是防水混凝土,因此在對它的配合比進行審查的時候,除了對它的強度試驗進行審查外,還必須對其抗滲試驗進行審查,即要檢查其是否有相應的抗滲實驗記錄單、是否能達到相應的抗滲標號。
對混凝土的骨料級配和坍落度也要認真選擇,地下室結構配筋量大、鋼筋較密,所以粗骨料的粒徑不宜過大。而混凝土的澆筑一般采用泵送,則混凝土的坍落度應適宜。太小,容易堵塞泵管,影響澆筑;太大,會產生泌水現象,對混凝土的強度產生不利影響。
2.1.4 施工單位的審查與選擇
防水工程質量是通過第一線施工操作人員來實現的,因此,監理工程師要嚴格審查施工單位的資質、業績、人員組成、質保體系、施工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信譽等,選擇一支技術水平高、素質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隊伍,按程序精心施工。
2.2 事中監督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必須進行嚴格而有力的監控,才能保證地下室的防水質量。要求監理人員必須跟蹤進行工序質量監控,并要求施工方派專人進行工序把關驗收,每道工序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
2.2.1 重視混凝土澆搗的旁站監理
采取主動控制、動態管理與旁站相結合的方法,嚴格按經過計算后確定的方案進行混凝土澆搗,避免產生冷縫所造成的滲水通道。防水混凝土是靠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來達到其防水目的的,因此它的澆筑質量是保證防水混凝土防水質量的關鍵,務必做好。
2.2.2 監控施工機具的選用和操作
為保證防水混凝土的密實度,澆筑時必須重視混凝土的振搗環節。應使用機器振搗,保證一個澆筑頭(面)有一個振搗器,嚴格按混凝土由后往前澆,而振搗則由前往后振的順序施工作業,防止漏振、欠振,以確保混凝土振搗密實。
2.2.3 注重防水構造施工的質量監控
底板和墻的交接處嚴禁留設施工縫,如需留,則一定要留設在墻身距地板的500 mm 左右處,而且最好留置企口縫;設金屬止水板時,金屬板應鍍鋅處理,板寬、厚度要符合規范要求并要焊接接頭且閉合;變形縫處的橡膠止水帶,一定要使兩邊的拉鐵絲固定在鋼筋上,澆注混凝土時嚴防從一側傾裂,振搗時兩邊均勻插振,以確保止水帶的準確位置;穿墻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屬止水環,并預埋準確;支模用的穿墻螺栓也要在中間焊接金屬止水環,拆模后抹灰前要貼墻割斷,并用油漆防腐;預埋大管徑的套管或面積較大的金屬板時,應在其底部開設澆注振搗孔,以利排氣和振搗。
2.2.4 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工作
防水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極大,特別是早期濕潤養護更為重要。因為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多,產生的收縮大,如果養護不良或時間不夠,則使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而導致抗滲能力減低,且防水混凝土的抗滲強度發展較慢,其養護時間要比普通混凝土長。因此,在常溫下,混凝土初凝以后,就應澆水養護,并使其表面保持濕潤狀態,其持續時間不少于14 晝夜。地下混凝土結構模板不宜拆除過早,否則極易造成混凝土結構內傷,形成意想不到的滲水通道,影響抗滲能力。
3 事后核驗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完畢,要按驗收規范要求進行驗收。檢查防水混凝土的密實、平整情況;水泥砂漿防水層質量;卷材接縫質量;涂層質量;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等防水情況。驗收時發現滲漏,應仔細分析原因,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防水工程驗收后,應填寫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隨同工程驗收的文件和記錄交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存檔。
4 結束語
實踐證明,對地下室防水工程選擇合理的設計,采用合格的防水材料,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特別是防水混凝土、細部構造及防水卷材的施工質量控制,才能有效保證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地下室防水如果長期滲漏,不僅會嚴重影響其正常使用,而且會影響整個工程的使用壽命。因此,工程監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現行規范規程要求,抓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質量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下室工程防水性能,確保結構工程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楊守清.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控制監理要點淺析[J].山西建筑,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