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喜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各個省份都在開展綠化建設,有大量的綠化樹需要進行移植栽培。綠化樹移植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綠化樹移植和養護技術直接關系到綠化工程的質量和水平,因此,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越來越收到重視,結合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實踐)經驗,總結關鍵的技術要點,本文從綠化樹的規劃設計、測量、開坑、綠化樹選擇和移植時間、運輸、防護幾個方面,對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進行深層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綠化樹;移植技術;栽培技術
目前,我國各個省份,各個城市都在大力的開展綠化建設,提高我國的綠化水平和質量,構造一個綠化生態的國家。因此,我國致力于綠化建設,對綠化移植栽培技術也給予相應的重視,從而保證綠化建設可以快速達到綠化、美化城市的要求。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水資源短缺,沙漠化嚴重,導致城市的綠化建設在我國整體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為我國的綠化建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此,加強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可以最大化的保證綠化樹的移植成功率,從而更加快速的達到綠化城市的要求,也能降低綠化建設的成本。
一、綠化樹移植栽培的準備
(一)樹種的規劃選擇
在選擇最佳的綠化樹的時候,最好選擇符合本地鄉土的樹種,外來引進的樹種存活率不高,移植成功率低,所以最佳的方案就是選擇本土的樹種,可以保證樹木能健康生長,綠化效果明顯,同時要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1]。
(二)現場地形處理和測量放線
對綠化樹栽種的地形進行勘察后,設計好栽培方式,然后按照設計要求對現場栽種地形進行處理,注意要保證栽種的地區與周邊的道路和設施合理的規劃和連接,排水系統要設計好,清楚栽種周圍的建筑垃圾以及其他雜物,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測量放線。
(三)栽種現場開挖坑穴的處理
根據樹木的種類,設計樹木開坑的大小和深淺,還要根據樹木的大小和種類規劃土層的厚薄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土壤的性質[2]。一般,開大一點的坑可以促進樹木的生長發育,但是也要根據樹木的具體情況而定。
二、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
(一)樹木選擇和移植時間以及斷根的處理
1、移植樹木的選擇和移植時間。每一顆樹木都有其自身獨特的生長方式,因此,在移植前要先用鉛油在向陽的部位進行標記,從而保證每一顆樹木都能按照自身特點健康的生長,同時還要選擇健康,生長發育健全的樹木,不要選擇病種。移植樹木的移植時間,一般最好的時機就是春季萌動和秋季落葉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進行移植是最好的時間,成活率非常高。
2、移植前的斷根處理。樹木移植前的斷根,就是在移植前對樹木進行挖掘,斷根,回填原土養護的工程,對樹木進行斷根,可以促進大樹的新根生長,提高移植后的存活率。而在對樹木進行斷根的時候要注意幾個要點。第一,斷根的時間。常綠喬木的斷根時間一般在要進行移植前的20天-25天的時候。落葉喬木的斷根時間一般要在進行移植前的30天進行。同時還要根據樹木的年齡大小,斷根的時間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樹木斷根的時間的影響因素包括當地的天氣、季節等因素,因此,所有的樹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斷根時間,要結合地區和樹木自身的情況進行斷根處理。第二,移植樹木的修剪和整形。在移植樹木進行斷根以前,要先對移植樹木進行修剪,減去枯枝和弱枝,按照移植栽培的設計要求進行截干,確定樹木的高度和樹冠的直徑大小,從而保證每株(株)樹木形體更加優美。第三,斷根移植。在進行開挖斷根以前,要先對開挖的直徑進行規劃和設計,一般落葉喬木的開挖直徑為喬木樹干直徑的3-5倍之間最佳,常綠喬木的開挖直徑為喬木樹干直徑的6-8倍之間最佳。而經過一系列的實踐結果表明,冬季入凍前20天左右,就要以移植樹木的為中心,以樹胸徑10厘米為直徑進行挖槽,挖槽深度要在60厘米左右,然后回填土層,等到土壤被凍住以后,在開挖進行斷根處理,被斷根的大樹,如果在陽光比較強烈和溫度比較高的天氣中需要及時的進行噴水保濕的護理[3]。
(二)移植樹木的挖掘、包扎、運輸和栽植
經過斷根的樹木,要保證不傷害到樹木的根皮和須根,保留住原土,最好使用濕的草袋對樹木斷根進行包扎然后進行運輸。大樹在運輸過程中要最大限度的縮短運輸裝車和卸車的時間,對移植樹木進行適當的修建和調整,裝車和卸車的時候動作要輕緩,用支墊進行固定,要保證樹木的濕度,隨時進行噴水養護。在對移植樹木進行栽植以前,要確定樹木的生長習慣,按照樹木的習慣確定栽植的位置,選用良好的土壤。在栽植過程中,保證移植樹木垂直向下,按照移植樹木的生長方向栽種,要注意方向的準確,移植的時候大樹栽植的深度要跟移植前的深度一致,移植樹木移栽好后,后期的護理也非常重要,新栽種的綠化樹木要保證水分充足,在樹木的基底部位培土堆,保證樹木的水分,灌凍水就是在冬季上凍以前對樹木進行澆水,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樹木的抗凍能力,春水是指開春的時候澆的第一次水,這樣的方法有利于樹木的復蘇和成活幾率。
(三)移植樹木栽植后其他養護方法
剛剛移植的樹木,抵抗力低,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害蟲的影響,還有人為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樹木的存活率,從而保證移植的成功率,還要注意幾點要求。第一,樹木再被移植后,要用支撐的物件進行固定,三角形的支撐形狀是最牢固的。第二,對于害蟲,要以預防為主,要對新移植的樹木進行嚴密的檢查,發現害蟲就要立即對癥下藥,進行防治措施。第三,對樹木進行施肥,可以促進樹木的成長發育,但是,樹木剛被移植的初期,樹木的樹根吸收養分的能力較低,所以,對于剛移植的樹木進行施肥的時候,最佳的方式就是在樹根外進行施肥,不易太頻繁,大約每隔半個月施肥一次,等到樹木適應環境,樹根生長健壯以后,可以進行土壤施肥,但是施肥的量不宜過大,否則會傷害到樹根。
結語
隨著我國對綠化建設越來越重視,綠化樹木移植的情況越來越多,綠化樹移植栽培的技術得到廣泛的利用,掌握綠化樹木移植和栽培的技術可以促進樹木移植的成功率和樹木存活率。
參考文獻:
[1]王鋒琴.關于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的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1):481-481.
[2]潘志剛,呂燕君.關于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的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
[3]何平.園林綠化用樹的移植及管護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