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軍鋒
摘要:本文主要對LNG儲罐頂部裝置防雷及接地設置進行簡要分析,以供業內參考。
關鍵詞:LNG儲罐;防雷;設置
1 儲罐頂部設置避雷針
設置避雷針時,采用滾球法對避雷針進行了保護范圍計算。以 hr為半徑的一個球體,沿需要防直擊雷的部位滾動,當球體只觸及接閃器(包括被利用作為接閃器的金屬物)或接閃器和地面(包括與大地接觸能承受雷擊的金屬物)而不觸及需要保護的部位時,該部分就是接閃器的保護范圍。
LNG罐按第二類防雷構筑物設計。第二類防雷構筑物的滾球半徑hr為45 m,放空閥高度1m,距放空閥 5m處設置一支 h為10m 高的避雷針。避雷針保護范圍的具體確定方法如下(如圖1所示):
圖1 避雷針保護范圍
(1)距地面hr處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線;
(2)以針尖為圓心,hr為半徑,作弧線交于平行線的 A、B兩點;
(3)以 A、B為圓心,hr為半徑作弧線,該弧線與針尖相交并與地面相切,從該弧線起到地面止就是保護范圍。保護范圍是一個對稱的錐體。從圖1中可以看出,放空閥安裝點距避雷針的距 離接近5m,而放空閥的高度只有1m,所以圖1避雷針保護范圍放空閥完全在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內。避雷針采用鋼管制作,頂部是實心鋼棒,并用3條鋼絞線固定在儲罐頂部。
2 儲罐頂部設置避雷網
LNG罐按第二類防雷構筑物設計。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第4.3.1 條規定,第二類防雷構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裝設在構筑物上的避雷網、避雷帶,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 的網格,接閃器之間應互相連接。LNG 罐頂平面直徑80.6 m,分為5個圓周,半徑分別為R1= 5.75(m)、R2= 14(m)、R3= 23(m)、R4= 32(m)、R5= 40(m)。其中,R1圓周內區域已由避雷針覆蓋,該區域不再設置避雷網,其他4個圓周內設置避雷網。儲罐防雷接地結構如圖2所示。
(a)俯視圖 (b)側視圖
圖2 儲罐防雷接地結構
4 個圓周長分別為:L2= 2π×R2= 87.96(m)、L3= 144.51(m)、L4= 201.06(m)、L5=256.35(m)。每一圓周內相鄰兩個避雷帶之間的距離設計為5 m,分別需要避雷帶網格的個數是:N2= L2/5 =17.6≈18(個)、N3= 28.9≈29(個)、N4=40.2≈41(個)、N5= 51.3≈52(個)。
避雷帶采用12×4鍍鋅扁鋼制作。按照上述方法組成如圖2所示的罐頂避雷網,每一個區域面積符合防雷要求。
3 防雷引下線設置
GB 50057—2010 第4.3.3條規定,建(構)筑物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于18m。
儲罐圓周L5= 256.35(m),引下線數量 N =L5/18 = 14.24(根),取15根引下線采用12×4鍍鋅扁鋼,在高度1m處設斷接卡,如圖2(b)所示。要測量每一個接地點的接地電阻,需拆開斷接卡,分別測量 15個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引下線在地面下700mm 處通過120mm2的絕緣銅芯導線連接成一個接地干線網,并與接地極連接。
4 接地極設置
GB 50057—2010 第4.3.10條規定,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當其高度小于或等于60m、罐頂壁厚不小于4mm時,或其高度大于60m、罐頂壁厚和側壁壁厚均不小于4mm時,可不裝設接閃器,但應接地,且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兩接地點間距離不宜大于30m。
LNG儲罐地面基礎直徑D為85m,儲罐接地干線網與接地極連接點數量為N = D×π/30 = 8.89(個)。為保證儲罐有更加良好的接地效果,取N為12。
LNG儲罐位于填海區域,沙石電阻率較大,故選用電解離子接地極。
電解離子接地極由先進的陶瓷合金化合物組成,電極外表為紫銅合金,以確保最高導電性能及較長使用壽命,并配以內外兩大種類填充劑。實驗證明,土壤電阻率過高的直接原因是因為缺乏自由離子的輔助導電作用。接地導體外部的回填料以具有強吸水力、強吸附力和陽離子交換性能高的材料為主體,配以長效、降阻、防腐功能強、膨脹系數高、不受溫度變化影響、耐高電壓沖擊的多種化學材料為輔料,具有保濕、離子緩釋、潛深接地、長效降阻的功效和特點。電解離子接地極結構如圖 3 所示。
圖3 電解離子接地極
電解離子接地極長 3 m,不適合垂直安裝。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將接地極平放于溝槽中,具體施工過程如下(見圖 4)。
圖4 電解離子接地極安裝圖
(1)在儲罐基礎1.5 m處挖—深60cm、長330cm、寬20cm的溝槽。
(2)用干布將接地極擦拭干凈,不能有油污;在接地極上部、中部、下部的離子釋放孔處注入清水。
(3)將 GAF 粉末狀接地改良劑加水攪拌,放置于溝底。
(4)將接地極保持一定傾斜度放置于溝底,上部用改良劑覆蓋。
(5)用絕緣膠帶將接地極引線包好,采用熱熔焊方式與接地干線連接。
5 靜電接地設置
當 LNG 注入儲罐時,液體流發生電荷分離,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靜電放電。由于靜電放電是在納秒級的時間內完成的,其峰值電流可達幾十安,所以瞬間的功率十分巨大,靜電放電具有嚴重的破壞力避免靜電危害的方法:一是限制可燃液體流動的速度,大大減少靜電的產生和積聚;二是做好靜電接地。靜電接地就是用接地的辦法提供一條靜電荷釋放的通道。接地回路必須連接可靠,否則會在接觸不良處產生火花放電。具體做法是:在儲罐內壁焊接接地螺栓,通過 70 mm2絕緣銅芯導線連接至外壁金屬體,以釋放靜電。靜電接地連接如圖 5所示。
圖 5 靜電接地連接
6 接地檢測結果
GB50057—2010第 4.3.10條還規定,每處接地點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應 大 于30Ω。GB12158—2006《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第 6.1.2條規定,要使靜電荷盡快地消散在靜電危險場所,所有屬于靜電導體的物體必須接地,每組專設的靜電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一般不應大于100Ω,在山區等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區,其接地電阻值也不應大于 1000Ω。防雷接地工程結束后,實測接地電阻值為0.8Ω,各接地引下線與接地干線連接良好,滿足防雷接地要求。
7 防雷裝置的維護與運行
保證儲罐的防雷裝置在雷擊事故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對防雷裝置進行安全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儲罐防雷裝置安全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接地電阻應符合要求,應該用專用接地沖擊電阻測試儀進行接地電阻的測量;
(2)接閃器與引下線應采用焊接法連接;
(3)引下線的材料與尺寸應滿足規定要求;
(4)斷接卡應該無銹蝕;
(5)定期進行防雷設施的防腐處理。
在日常維護和運行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接地電阻的年度檢測不能用政府部門的年度抽檢代替。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測試方法,前者能夠保證每個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和接地系統是完好的,而后者只能保證整個接地系統符合要求。當雷擊發生時,必須將雷電流迅速傳導到地下,前提就是每個接地點都是完好的。所以,接地電阻年度檢測是必須進行的,不能用政府抽檢代替。
(2)電解離子接地極與儲罐基礎鋼結構的電池腐蝕問題。鐵和銅在海水中的電偶序分別是-0.5V、-0.1V,兩種金屬之間存在電位差,當通過導體連接在一起時,就組成了原電池,作為陽極的鐵被腐蝕,保護了陰極的銅。埋地電纜的鋼鎧被腐蝕也是這種現象,必須經常檢查腐蝕的速度和程度。
(3)儲罐陰極保護與接地裝置的設置。儲罐安裝陰極保護裝置時,如果設置不當,將近99%的陰極保護電流會通過接地裝置流入儲罐,只有不到1%的陰極保護電流通過土壤流入儲罐底板,使儲罐底板幾乎沒有陰極保護效果。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測評估,采取正確的安裝方法,使防雷接地和陰極保護兩種保護系統合理存在,各自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