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顏武 陳月
摘要:加強托管鎮村級黨員干部監督是促進托管鎮村級黨員干部堅持好標準、保持好狀態、弘揚好作風的有效途徑。監督意識,是實施托管鎮村級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的思想基礎。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意識是開展好黨內監督工作的前提條件。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必須在理順監督體系上狠下功夫,發揮各方面的監督優勢,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形成合力,提高監督的整體效能。
關鍵詞:黨員干部監督;監督意識;整體效能
一、基層違紀違法問題
總結出基層違紀違法問題主要有四種類型:
1.經濟類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村級干部在村建工程、處置集體資產和資源過程中不公開招標,低價出租出售村集體資產;有的巧立名目,侵吞、挪用占地補償款,故意隱瞞甚至任意截留、坐收坐支、肆意揮霍救災等專項資金;有的設賬外賬或“小金庫”,任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揮霍等。
2.失職、瀆職類問題。主要表現為有的村級干部辦事不公開,搞“一言堂”,不按組織程序發展黨員;有的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補償安置房不公平;有的處理村級事務不按照議事程序辦理,未經集體討論,私自借貸發放巨額福利、誤工補貼;有的任期離任后會計賬目不交接等問題,影響當地社會穩定。
3.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類問題。主要表現在個別村級干部利字當頭,利用職權采取非法手段強攬工程,違法占地采砂、非法占地、違規建房,在群眾中產生惡劣影響。
4.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類問題。主要表現為個別村級黨員干部拉幫結派、打架斗毆、拉票賄選、參與賭博等問題,與村級黨員干部形象嚴重不符。
二、原因分析
1.自身素質不高,政治覺悟低下。
(1)自身底子薄。少數村干部文化素質低,工作隨意性強,缺乏大局觀念,很容易造成兩委班子不團結。有的辦事能力低,對于出現的矛盾束手無策,缺乏解決復雜矛盾和棘手問題的能力。
(2)學習不到位。有的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甚至常年不開會、不組織學習、不過組織生活,致使農村黨員干部在教育管理上出現了真空,接受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機會更少。
(3)“三觀”出偏差。有的村干部競選目的不純,不是為了干事業,而是為了謀求私利。上任后,不是將全部身心放到工作上,而是不擇手段去撈取錢財。
(4)家族觀念嚴重。農村地域的特殊性,決定了以宗族為核心的利益小團體在一定范圍內依然存在,宗族勢力成為影響農村發展與穩定的一大隱患。有的村書記、主任各執一派,長期對立,影響工作,影響穩定。
2.制度不完善,監督機制難以落實。
(1)村自身監督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村民監督小組、理財小組、村民代表及成員多與村干部有裙帶關系,再加上理財小組每年的報酬還要由村里發放,沒有發揮應有監督作用,存在不想、不愿、不敢監督的現象。
(2)制度落實不到位。“四議兩公開”等議事制度監督不力、落實不到位,監督機制停留在紙上,沒有能夠很好地解決“不敢腐敗”問題,村務公開存在著公開不到位、透明度不夠的問題。
(3)缺少規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約手段。在村級財務的處置、重大工程的發包、土地轉讓款的使用等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上,缺少規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約手段,從而造成了村內部財、物管理比較混亂的情況,給一部分人鉆了空子。
3.懲處力度不夠,尚未形成高壓態勢。
(1)托管鎮黨風廉政建設落實主體責任認識不到位。個別領導認為懲處了所在地村級黨員干部,影響全鎮形象,對鎮紀委工作特別是辦案工作不夠重視、不夠支持;有的把查案和穩定對立起來,怕查了案子亂了班子,怕查了案子傷了感情,影響工作積極性,于是能拖則拖。
(2)基層紀檢監察人員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鎮紀委書記分管工作較多較雜,難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紀檢監察工作的主業上來;鎮紀委委員基本上都是兼職,對紀檢監察工作業務不熟悉,難以發揮作用。
三、對策建議
1.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鎮黨委要不斷強化“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瀆職”的意識,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與鎮域經濟社會發展同安排、同部署,切實加強對農村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黨紀法規教育,從根本上筑牢據腐防變的思想防線,防止和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
2.盡快探索建立新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1)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就是要以“資產變股權、農民當股東”為改革基本方向,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構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借鑒北京、石家莊、邢臺等地就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先進經驗,設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或公司,依法代表全體成員行使集體資產所有權,享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探索由原來的共同共有變成按份共有,把資產量化為股權,村民變股民,通過成立組織機構、清產核資、股份配置及股權量化、工商凳記注冊等方式完成現代企業改制,使村民變股民,形成政經合一,農民入城的良性循環,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2)探索成立區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從建設有形的農村產權交易流轉平臺入手,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經濟組織持有的股權及實物資產、農村重大經濟事項等提供流轉交易平臺。要規范農村集體資源的開發利用,對農村資源的轉讓、出租實行公開招標制度,并加強對農村資源開發合同的監管,全面推行合同鑒證制度。
3.全面完善落實監督機制。
(1)強化托管鎮對村干部的監督。托管鎮黨委和紀委要加強對村級班子和村干部的監督和考核力度,深入開展“百姓評議村干部”和述職、述廉等活動。各鎮農經站要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檢查、審查,避免村干部直接管錢管物,杜絕貪污、挪用及不合理開支。
(2)規范村級事務管理。結合高新區托管鎮實際,制定高新區村級民主議事決策程序和辦法,促進村級重大事務規范化運行。對群眾關注的財務收支、宅基地發放、計劃生育等涉及群眾切實利益的問題要定期、及時、真實地予以公開,消除群眾疑惑。
(3)完善以村級事務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決策制度。實行決策、執行、監督三分離。要在完善村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規范村兩委會工作程序,細化村級事務一事一議操作辦法的同時,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對村務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創新。
(4)加大懲處力度。配齊托管鎮紀委書記和專職紀檢干事,加大培訓力度,使得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能查案、會查案。托管鎮紀檢監察組織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注重研究監督檢查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對新農村建設中可能出現的村干部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問題的查處力度,特別要把征地拆遷和各類專項資金等領域作為預防、打擊的重點。
結束語
切實做好對托管鎮村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規范化監督工作,不僅是提高托管鎮村級黨員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也是促進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更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促進黨風好轉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加強干部監督管理.2014年2期.
[2]關于加強對黨員干部監督規范化建設的探討.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