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芳 伍祥林
[摘要]本文通過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存在問題進行闡述并分析原因,最后得出優化建議:通過轉變觀念、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構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合理實施考核評價和運用考評結果等六個方面,用于加強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監督機制,規范作風行為,做到持續改進。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考核體系
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無論是何種社會形態,腐敗都是固有的丑惡現象。在中國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在行政機制和市場機制交織的混亂中自發地形成了一種新秩序,各式各樣的腐敗路徑和運作方式作為正式運行機制的替代物和填充物,不斷蔓延的腐敗問題成為中國所面臨的十分突出的社會和政治問題[1]。由于中國的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各方面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違法違紀行為趨于隱蔽化、智能化、復雜化,反腐敗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繁重。
基于上述形勢,本文基于如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體系為主要內容,緊密結合如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的綜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措施。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體系的必要性
研究建立科學統一的廉政評價體系,構建完善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實施模式,對有效懲治和預防腐敗,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有利于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體制,遏制腐敗現象進一步擴散,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有利于破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現實難題,創新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機制是破解當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考核評價難題的重要途徑之一[2];有利于加強反腐倡廉社會參與機制,激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評價活動,促進體制內和體制外反腐敗要素的有機結合,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實際效果;有助于推動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實現從源頭治理腐敗,提供直接的決策參考[3]。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北歐國家是行政監督較為完善,行政效能較高的國家,也是在反腐敗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和取得了一些經驗的國家,北歐國家一直被列為最清廉的國家[4],北歐國家的廉政建設取得較好成績,原因在于各國普遍擁有整套全民參與、他律與自律有機結合、完善有效的廉政措施。先進的做法有健全的反腐敗立法、有效的權力制約、完善的反腐敗監督、系統的反腐敗教育、嚴格的廉政考評[5]。
在國內,廉政評價理論研究方面,主要有宏觀體系研究和微觀建設研究,宏觀體系研究指側重研究廉政制度評價體系的整個系統塑造完善的問題,它分為構建論和改革論;微觀建設研究是指側重于研究廉政制度評價體系內部的具體運作發展問題,它分為問題論和基礎論[6]。在廉政評價實踐方面,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也在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進行積極研究與探索,期望能夠制定出一套科學、客觀、實用、具有可操作性的黨風廉政建設評價體系,也有不少省市已制定出各自的評價方案。
3、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3.1、存在問題
雖然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國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但與新修訂規定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現將問題總結如下:
A、考核評價制度存在缺陷[7],包括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健全,考核評價指標設計不全面;考核方式不夠科學規范;考核評價主體單一;考核評價機構設立不科學;被考核評價對象設置不當等。
B、重年終考核,輕日常監督與管理,主要表現在考核主管和評價部門沒有建立相應的日常監督管理機制;被考核單位對自身工作的日常管理也不夠重視。
C、考核評價實施過程及結果確定的合理性方面有待進一步探討,各考核評價方法受考核人員主觀影響較大,考評結果缺乏權威性。
D、考核評價結果運用方面有所欠缺,即考評結果獎懲不客觀。
3.2、原因分析
縱觀國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廉政評價工作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出現上述問題既有觀念認識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制度機制不健全的原因,更有人員配備及監督工作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觀念和認識不到位。個別領導干部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評價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考核評價對落實責任制情況以及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看作是“軟指標”,看成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事,在確定考核評價機構時,只簡單的將工作交給紀委獨立承擔,造成考核機構設置不合理。其次,考核評價工作主體沒有認識到社會評價和群眾監督的重要作用,使得考核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其三,各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具體工作人員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不重視,日常工作不到位,年終利用突擊補資料的方式應付考核。
B、制度不完善。現行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的缺陷制約了責任制檢查考核結果運用的有效性;制度的不健全,機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考核評價的標準、指標體系、內容、方法和程序等環節沒有可以參照的具體標準和規范,也就造成了當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不完整、方法不科學、程序主觀隨意性強等諸多問題。
C、考核評價隊伍建設與實際工作需要尚有差距。目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廉政評價實施的考核人員缺乏統一的培訓,在從事考評工作時多按自己對工作的理解去處理問題,導致考核工作隨意性強,造成考核結果科學性、嚴謹性受到影響。
D、考核評價與黨外監督在一定程度上有脫節現象。反對和預防腐敗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只有建立起黨內與黨外相結合、組織與群眾相結合、上級監督與下級監督相結合、部門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廉政評估機制才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目前人大機關、新聞媒體以及公眾代表的監督結合很少,特別是在指標體系的制定過程中,缺少社會評價項目,也直接導致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考評結果不全面、不科學。
4、優化建議
4.1、轉變觀念
通過教育、示范和工作創新帶動觀念轉變。以教育培訓提升普遍認識,利用中心組學習、黨課、民主生活會、遠程教育等多載體進行培訓;以示范點建設帶動整體觀念轉變,以先進帶動后進,以點帶面地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觀念;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創新,多角度、多方面地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創新方法。
4.2、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
考評制度是否嚴謹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廉政評價工作能否開展好的重要保障,需明確以下內容:明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為考核評價主管部門;明確紀檢監察機關與組織人事部門為考核評價實施機構;明確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為考核評價實施對象;明確動靜結合的考核評價方法;明確統一的考核評價標準;加強考核評價人員隊伍建設;明確考核評價結果的公開和運用等方面內容等。
4.3構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
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是考核評價的核心內容,它將提供考核評價的標準,是考評結果量化的基礎,因此,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是考核評價工作是否科學有效的關鍵。考評指標的構建必須堅持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相結合,投入指標、過程指標與產出指標相結合,肯定性指標與否定性指標相結合,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相結合的原則。依據這些原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要包括黨政機關內部評價指標和社會評價指標。內部評價指標包括領導班子考評和領導干部考評兩個部分;社會評價指標包括干部作風、依法行政、廉潔從政、廉政效能四個維度。
4.4強化日常監督管理
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需要:A、加強考核機構對被考核單位的日常監管,建立考核評價工作臺賬制度;建立日常抽查、督促檢查和巡視工作機制。B、加強被考核單位自查自糾,對能夠切實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年終考評予以一定傾斜,對工作不力的在年終考評中相應予以減分處置。C、加強社會監督,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紀委網站、黨務公開網站等平臺,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及時予以公開。
4.5、合理實施考核評價
制定考核評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包括考核評價實施機構組成、考核對象名單及分類、考核方法、考核內容、考核程序、考核結果賦分及計算方式、考核結果如何公開與運用、其他需要明確的內容。考評后考評結果需要確定、反饋及歸檔。
4.6、考評結果運用
考評結果能否被科學合理地使用,關系到考核評價本身的意義和價值,考核結果的使用應是考核工作的歸宿和落腳點。需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運用:實行考評結果一票否決制;公開考評結果;領導班子的嘉獎與誡勉;領導干部的考評結果運用,作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等。
5、結語
本文通過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評價體系的綜述,得出以下關注點:加強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關鍵之一;必須綜合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全面考核評價;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考核評價標準,合理設置考核評價指標的權重分配;必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和評價,并對結果進行反饋和運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細致的、艱巨的、復雜的過程,必須從長遠戰略著想,從宏觀控制和整體要求出發,強化監督機制,規范作風行為,做到持續改進。
[注釋]
[1]畢立夫.完善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評體系的幾點思考[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l).
[2]張賢明.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的比較分析[J].政治學研究,2005(1).
[3]王建華.論黨委的主體責任——兼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完善[J].探索,2014(06):56-61.
[4]王敦琴,高建林.黨風廉政建設30年歷程及思考[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9(01):140-143.
[5]王松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州學刊,2014(08):36-40.
[6]張偉斌.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時期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與實踐[J].浙江學刊,2015(01):5-13.
[7]陳金波,魯興啟.廉政治理與黨風廉政評價指標體系建構研究[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