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金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城集團)科協積極開展各類“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組織開展“會員工程”、QC項目、各類主題科普宣傳月、讀書月等特色活動,進行多學科多領域專業講座和技術交流活動,打造專業三維設計系列大賽,每年都組織科技論文、科技成果等評選活動,積極參與省市各類科普咨詢活動,通過各類特色活動助推集團科技創新工作有效開展。
在集團科協開展的各項“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中總有一個沖在最前沿的年輕設計主管,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職責。六年光陰,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技術員,逐步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整車設計項目主管。他始終如一堅守著一個信念:那就是用“止于至善”的標準要求自己,勉勵自己,把每項設計工作都做到最好。他就是金城集團摩托產業的年輕設計員許晨杰。
破難題,解決技術關鍵
企業的科技進步是通過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解決一個個棘手問題來實現的,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夠加快產品設計速度,這也正是許晨杰一直追求的目標。別看他是個85后,但他敢于挑重擔,接受挑戰和磨練,他共擔任三款整車項目JC125-26、SJ125-B、JC125-28整車主管設計工作,還先后參與了JC125T-26、JC125T-27、JC150-AV等整車項目的科研工作,其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創新性突出,為企業的科技進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2010年承接并完成金城摩托“國三”系統的設計,許晨杰利用三維仿真技術獨立完成16款整車的油箱燃油蒸發系統設計和優化、出圖紙及零部件的技術協調及試驗工作;編制技術文件《油箱設計技術報告》11篇,為2011年公司摩托車順利全面切換國三排放打下堅實基礎。面對從來沒有設計過的SJ125-D油箱工裝設計任務,許晨杰毫不退縮,放棄多個休息日,在10天時間應用全數字化設計技術設計出油箱工裝定位夾緊裝置,成功在一個總成平臺上實現所有零部件的精確焊接。
金城集團科協定期開展QC項目和合理化提案等多項形式活動來助推產業的技術改進改善,許晨杰總能在這些活動中大展拳腳。2013年QC課題“JC125-28質量提升”,他作為負責人帶領跨部門的11名項目組成員圓滿完成39項質量整改及優化工作,大大提升了JC125-28整車質量穩定性,該項目獲得公司QC課題一等獎。2012年獲得“2012年度質量合理化建議及改善提案工作先進個人第一名”;2013年他還獲得“公司2012—2013年度優秀質量個人”、“總經理指令性課題A類成果獎”。
敢挑戰,勇于技術創新
2012年,許晨杰走上金城研發中心項目主管的崗位,他不負眾望、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勇于挑戰,為金城的科技進步和生產經營工作開創了全新局面。2012年獲得金城集團摩托事業部“突出貢獻獎”,2013年獲得金城集團“突出貢獻獎”。
作為整車項目主管,在研制中他大膽嘗試并行設計方法,從基礎數據平臺搭建,并行系統設計、關鍵節點數據確認等方面,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他就完成了整車全三維化數據建立,并通過全數字三維模擬仿真方法對每個零部件進行檢查,通過先進的CAD、CAE技術,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整車設計任務。在最關鍵的試制階段,他的母親突遭車禍在醫院急救,一邊是責任心,一邊是孝心,為了不影響研制節點進度,在匆匆趕回南通處理好母親的事情后,他強忍苦痛,立即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創造效益就會為企業發展帶來原動力。新品研發的成功關系企業的發展趨勢,一個車型的成功雖不能是一己之功,但許晨杰的貢獻確實舉足輕重。他主持完成的重點型號產品“戰梟”JC125-28的新品一舉拔得頭酬,一經上市就獲得市場青睞與認可,2013年年銷量近萬臺,成為近五年來摩托新品研發最成功的項目,為公司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協作,打造協作團隊
“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金城集團的科技發展需要更多的許晨杰們的奉獻。許晨杰作為“戰梟”項目設計主管,在項目進展中不斷地去培養自己的科技團隊成員,讓更多的設計人員能夠承擔重任。他經常和團隊一起研究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研制方案,利用頭腦風暴和群策群力,發揮團隊的力量。在“JC150-28掛JCF發動機”項目中,他帶著4名項目組成員完成了13項專用件設計出圖及技術協調工作,比預定計劃提前5天完成設計工作,完成整車試制3臺,并順利通過評審。
在集團科協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中,許晨杰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影響和激勵了團隊其他年輕成員,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承擔各項研發任務。2013年,許晨杰的“戰梟”項目獲得金城集團科技成果一等獎,他帶領的創新團隊獲得金城集團科技創新團隊稱號。他善于思考和總結,經常做工作筆記,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2010年,他完成的《摩托車油箱燃油蒸發控制系統仿真設計》獲得集團科協科技征文二等獎,在集團科協舉辦的“UG數字化設計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同時完成了授權4項實用新型專利,填補了公司在摩托車“國三”系統技術和制造方面的空白。他作為集團培訓中心的客串講師,為集團年輕設計人員進行“UG三維設計”基礎培訓;他還經常在設計部門內部為摩托車設計員進行技術專題講座,他積極通過分享經驗和心得,促進了本部門年輕設計人員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有效推動了集團科協營造“比、學、趕、超”活動的進行,激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為集團創造寶貴精神財富的動力。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見人生。許晨杰一直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在摩托車設計的舞臺上,他以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向人生目標邁進,把自己的才智轉化成企業的財富,在平凡設計崗位上真正體現了一名科技人員的價值。2014年,他被評為2013—2014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創新標兵。
責編/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