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它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密切相關。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對會計起重要或決定性影響,而另一方面,會計對社會經濟環境有也一定的反作用。會計能否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決定著會計能否在企業中成功運行。本文就會計發展與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會計發展;社會經濟環境相互作用
一、引言
在經濟管理中,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對于各個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也進一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建設。伴隨著當今社會環境的變化,會計的發展也應該及時做出相應性和適應性的調整。這不僅是因為,會計必須在適應環境的時候才能發展,更是因為會計能夠直接影響正常的經濟秩序,對世界的經濟環境做出重大影響。只有在會計環境的宏觀視野內研究會計的一些科學問題,才能更準確的把握會計發生與發展的規律,進而更好的認識和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學者對于此問題的探討分別從經濟、科技、法律、文化等因素進行,我則主要是對經濟因素進行討論。
二、社會經濟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經濟體制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會計的發展極大一部分受到經濟體制的影響,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會產生不同的會計體制和理論,會計模式必須與其所處的社會經濟體制相適應。例如,對于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決定了占主導地位的必須是會計的計劃性,企業會計主要是為上級管理部門和國家計劃服務;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服務的對象擴大為與企業相關的所有利害人,這是因為在當今市場開放的格局下,會計主體擁有相對來說極大的自主權,實時清楚和細致的披露企業的會計信息給企業的債權人和投資者就顯得至關重要。而和資本主義經濟相比,則相差更大。
會計的發展需要適應經濟體制的變革:從微觀方面來看,需要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的經營和管理制度,建立發展觀,進一步提升面對困難和危機的抗壓能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會計的良好穩定發展,提供一個可靠的環境;從宏觀方面來看,則需要政府和市場的共同調節,建立一個穩定的以各種市場為主體的經濟環境,以使會計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2.經濟發展水平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等影響很大。從整個會計發展史來看,經濟發展的水平與會計實務的復雜程度成正相關,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關系越復雜,會使得其會計實務的復雜程度更高,會計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更廣泛,會計的發展更科學,會計各方面的工作更完善。
3.知識經濟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為主的經濟,是以知識投入為導向的經濟。在知識經濟體系中,這種無形資產相對于有形資產會發揮無可比擬的作用,經濟的發展也由資源依賴型向知識依賴型轉變。作為可以保持長期持續發展的知識經濟,它的發展,必會導致產業結構發生重大的調整,促使產品成本迅速降低,加快產品更新速度,縮短產品的生命周期,網絡與信息技術在經濟活動中會扮演重要角色。這就要求財會的重心應及時的向無形資產傾斜,衡量生產效率的標準也應從以勞動生產率為標準過渡到以知識生產率為標準,并且應將企業的無形資產放在企業財務報告的顯要位置,詳盡地予以披露,恰當的反映企業資產的實際情況和價值,突出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下的地位。
4.經濟全球化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當今世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經濟貿易發展和資金技術流動的加快,各國的經濟市場進一步緊密聯系,并且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也逐漸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這在客觀上會將本國的經濟機制與財政政策擴展到全球范圍內。因此,就要求各國在對經濟環境的認識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行動上要有積極的措施,使本國的會計理論和準則與國際接軌。這樣,才能以一種主動的姿態使會計與經濟環境融為一體,使會計這項經濟管理活動在新的環境里有著全面的發展。
5.企業組織形式及規模的變化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企業的組織形式決定著會計核算的方法。因為企業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等呈現著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同的組織形式通常會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這是因為它們的所有者權益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對于獨資企業來說,業主獨資出資并承擔無限責任,所以業主權益無需分類;而對于合伙企業,由于是合伙人共同出資,其權益分配就應該按照合伙企業的規定進行。并且,企業規模的不同也會導致會計核算方法的不同。例如,同樣是對于一筆宣傳廣告的費用,在一個大公司里,可能會直接被作為當期費用,但是對于一個小公司來說,這筆費用可能相對來說占了公司支出的絕大部分,這時,在小公司中,則可能會采用遞延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會計發展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
1.會計對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社會效益好的企業會吸引會計信息流向本企業。理論上,如果每個經濟主體都做出了對社會而言最合理正確的經濟決策,就意味著全社會做出了最合理正確的經濟決策,就可以使宏觀經濟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并且,通過運用會計手段,政府有關部門不僅可以正確評價宏觀經濟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和結果,還可以監督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問題,發揮預警作用,以便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調整,避免限制、阻礙國民經濟運行的情況,有效促進經濟發展。
2.會計對微觀經濟管理的影響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結構復雜,替代品多,價格波動大,僅僅憑借和依靠個人的管理經驗或直覺已經很難及時有效的制定出科學的經濟決策。所以這決定了企業管理者必須要采用科學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決策,明確企業主體經濟活動中不同方面的經濟關系和經濟責任,使得企業既能滿足市場需求,也能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但是,不合理的使用會計信息系統,會使得生產環節日益增多,生產過程也越來越復雜,因此要想合理降低自身生產成本,就要依靠管理者將生產的各個環節所發生的成本進行科學的計算與記錄,使得企業內部能夠積極有效地執行經濟活動,促進微觀經濟的健康發展。
3.會計對經濟秩序的影響
在新時期下,會計發展的重要職能就是對經濟秩序的維護。市場經濟在一步步地建立、完善和發展,在這整個過程中,正常并且穩定的經濟秩序是一道重要保障。當然,有時候會不可避免的發生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這就要通過會計職能的發揮,盡最大可能減少市場混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傮w而言,經濟秩序的混亂總會反映在會計活動中,無論是在票據管理還是收入管理,會計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總之,會計發展與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在不斷進行,社會經濟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并且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對會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會計在維持和創新自己強勢的同時,針對劣勢采取對策,積極探索改變劣勢的方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對于政府來說,政府應制定完善的會計準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會計模式,營造良好的會計法制環境,對于會計行業來說,應該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擴大對外交流,在會計國際化中做到“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
如何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如何更好地發揮會計管理經濟活動的功能,如何盡快實現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更好地融入國際慣例,將成為我們今后要致力解決的問題,此路任重道遠,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正剛.淺析會計與經濟環境[J].當代經濟,2008,(2).
[2]禇小麗.現代會計發展與經濟環境的關系[J].現代商業,2000,(3).
[3]劉永祥,劉曉春,楊秀蘭.論會計與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06).
[4]汪小英.會計與知識經濟的適應性分析[J].財務與會計,2000.
[5]姜亞南.會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互作用的探討[J].財會天地,2013.
[6]李靜江.企業環境會計與環境報告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王琳(1995.10- ),女,漢族,籍貫:山東威海,本科,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