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
摘 要 水資源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的政策狀況,行業的周期性和地域性,我國目前該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上下游行業情況以及行業內的競爭情況。
關鍵詞 水資源;機械制造;污水處理
中圖分類號 TV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5)09-0056-01
1 我國水資源狀況
2014年全國各省市內用水消耗總量3222億m3,耗水率(消耗總量占用水總量的百分比)53%。各類不同用戶耗水率差別較大,比如,農業為65%;工業為23%;生活為43%;生態環境補水為81%。(數據來源:2014年中國水資源公報)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廢水排放總量不斷增大,其中主要系生活廢水排放量不斷攀升。由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制造市場評估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中指出,2004年,全國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61.3億噸,而到2013年,生活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99.6億噸,較2004年增加了77.08%。
我國水環境的污染問題相當突出。監察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我國每年的水污染事故均在2000起左右。據測算,當前水污染總體數量必須要減少30%-50%,水的整體環境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由上述數據可知,發展污水處理和水循環設備及工程業務是有必要的。
2 行業政策推動
2011年我國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污水處理業務列為鼓勵類項目。2011年4月,環保部下發《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推進環境服務體系建設,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和危險廢物處置場地等設施運營服務中全面引入市場機制,推進環境基礎設施服務的社會化運營和特許經營。
2011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里面提出直到2015年,全國范圍內新增城鎮污水管網總計約16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4200萬噸,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的能力。
201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里面提到要對部分已建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對主要污染物的減少能力,“十二五”期間我國目標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規模達到4,569萬立方米/日。
根據投資估算,“十二五”期間,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總體投資近4300億元,其中,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投資達到每個月1040億元,升級改造城鎮污水處理管網建設投資137億元。上述規劃目標的實施,將為污水處理行業帶來遼闊的市場空間和上升空間。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部設市的城市和縣城里面已經具備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無害化的處理能力,城鎮污水處理規模可以達到2億立方米/日以上,采取政府實施管網建設、企業負責建設廠等方式,鼓勵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市場化建設以及運營。
2013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對污水處理行業市場管理及運營體制進行全面規范。這些產業政策的推出及落實,極大地促進了污水處理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3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污水處理總量規模較大,但出水水質標準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社會輿論和公眾對水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漸提高,我國還存在有大批的污水處理廠必須進行升級以及改造,如增加脫氮除磷的功能、按二級標準設計的污水處理廠需要提升到一級A或一級B排放標準、部分按一級B標準設計的污水處理廠需要提升到一級A標準等。上述提標改造進程,也將為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2015年3月31日,政府提出了規模超過4880億的水利項目工程,以提振國內需求。
可以預期,各地蓬勃開展的水利建設,對于水工機械及農田水利施工機械、疏浚技術及設備、防汛抗旱機械設備、環境保護及水處理設備將直接形成大規模的拉動作用。
3.1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上下游情況概覽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上下游,水處理行業的收入和利潤分布,自上游的設備,到中游的工程施工,再到下游的運營服務,呈現金字塔形,并且競爭激烈程度逐漸緩和。在過去三年,收入方面,水處理設備、工程施工、運營服務三方面所占比重分別為53%、37%、10%,銷售利潤所占比重分別為41%、45%、14%。自上游到下游,收入占比不斷減少,可是利潤率水平不斷升高。上游行業毛利率最低。這種結構預示了在水污染治理需求增加的情境下,全產業鏈將步入快速整合。
3.2 我國污水處理設備制造現狀
水處理設備制造處于行業上游,主要表現出兩個特點。1)產品種類繁多,造成市場分割;2)競爭較激烈,利潤率相對較低。水處理設備市場涉及種類繁多的設備類型,包括管道、閥門、污泥處理、消毒、膜、儀表等幾大門類,以及上千種具體設備。根據《中國環保產業》的統計,樣本企業產品數量總計在2500種左右,水處理藥劑、材料、監測儀器的種類都在100余種,每種產品對應的收入不過兩百萬元,利潤更是不到一百萬元。不過目前國內的技術水平以及不斷提高,日處理能力達到5t、10t、25t、50t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大部分設備都可以實現國產化、本土化。其中,國內生產的曝氣鼓風機、高強度曝氣機、帶式壓濾機、各種格柵除污機、刮砂機、刮泥機、曝氣轉刷、微孔曝氣器、大型污水泵、潛水電泵等都已經能夠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很多產品出口到國外。
4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主要周期性、區域性及季節性
4.1 行業周期性
水處理行業與經濟周期的緊密相關,受到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以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波動的影響。不同時期,國家的宏觀政策會有所調整,將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水處理行業的發展。
作為水處理行業中的各個應用子行業,可能會受經濟周期影響,但是隨著我國水資源的日益緊缺,水處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于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以及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將迎來快速時期。
4.2 行業季節性和區域性
從整個行業來看,并無明顯的季節性變化。但是從其中的一個子行業,電力行業水處理來看會體現出一定的行業特征。一般各電力集團會在每年第一季度制定當年的投資計劃,隨后安排資金并實施投資計劃。因此,電力企業主要在一、二季度通過招標簽訂供貨合同,三、四季度進入設計、制造和調試階段,年底前交付使用,取得銷售收入。
就整個水處理行業而言,并無明顯的區域性,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差異較大,東部地區經濟發達,需求較多,西部地區在政策的指引下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 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5.1 市場競爭趨于激烈
由于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吸引了大批的水處理跨國企業,從而加大了行業的競爭力度。另外,國內中小污水處理企業魚龍混雜,導致競標時的技術方案和價格差異較大,容易引發價格戰。
5.2 廢污水處理設備制造業市場化程度較低
在廢污水處理領域,其行業保護、地方保護長期存在,整個水處理市場的規范化程度依然不足,水處理機械設備制造企業之間經常發生惡性競爭、不斷壓縮行業的利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