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理工學院 遼寧錦州121000)
目前,遼寧理工學院開設的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課程,其教學內容重點是會計核算,即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教學過程由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開始,到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對賬結賬、編制財務報表,最后到“證-賬-表”互相核對。實訓項目主要涉及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而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收、金融等實務項目基本沒有。在實訓過程中,僅涉及到會計記錄,而忽視了確認交易或事項,忽視建賬、查賬、使用賬簿及憑證審核,忽視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被定格在記賬、算賬、報賬這種傳統模式上,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擴展。
第一,實訓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生產型企業為例,以這樣類型的企業為主體進行模擬實訓,可以使學生對供產銷的核算、對成本的計算與核算有一個整體認知和把握。但是,每個行業的會計制度有差異,核算要求也不一致,僅以生產型企業為例進行模擬實操,容易使學生們的視野狹窄。學生畢業后,將來從事的不一定是生產型企業,有可能從事金融業、飲食業、服務業、房地產業以及會計咨詢審計等工作,可見,如果會計實訓教材全部選用生產型企業的業務,對于培養適用型的會計人才極為不利。
第二,該課程選用的實訓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憑證真實感較差,無法完全模擬真實票據的紙質、大小、樣式、印章及聯次。這樣一來,學生一進入企業,看到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各種原始憑證,就會有一種陌生感,無從下手。
第三,教材缺乏時效性,該課程目前選用的企業業務資料較陳舊,反映不出財經法規及會計準則的最新變動,從而導致學生實操內容與企業真實會計處理不一致,最終使得該課程未達到理想的實訓效果。
目前,遼寧理工學院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課程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按照賬務處理流程進行,每個學生都是按照“期初建賬、賬簿初始化—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這樣一個 “單人流程式”模式進行,最后保證 “人手一套賬”,期末教師檢查相關憑證及賬簿,根據完成情況進行成績評定。而在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各個步驟沒有嚴格執行,每一環節又缺乏有效的檢查手段,評定學生成績也沒能采用規范性及操作性較強的評判標準。這樣的教學模式,與企業現實的會計工作流程相脫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計工作操作是分崗位進行的,財務人員依據自身的崗位職責進行相關會計業務的處理,而該課程現行的“一人包干”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真正體驗到企業真實的會計工作情況及憑證傳遞過程,對課程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對學生專業知識拓展以及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最終導致實訓教學效果不太顯著。
遼寧理工學院的現實情況不容樂觀,由于受管理和考核體制的制約,目前,該學院承擔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師,均由理論課教師直接擔任,且絕大多數為青年教師,從高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會計教學工作,沒有經歷“理論-實踐,實踐-理論“的鍛煉,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就是從本本到本本。雖然會計理論知識豐厚,但缺乏到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經歷,因而,在指導實訓過程中缺乏實踐經驗。
第一,關于教學內容的拓展。不應再局限于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課程的手工模擬實訓演練,要把學生所學的其他相關專業課程,如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法等都納入手工模擬實訓課程中,將手工模擬實訓與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和審計等實訓教學環節相結合,使每個實訓環節在整個實訓教學內容中分別占有一定的比例,從而保證實訓教學內容可以滿足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需求。
第二,關于教學重心的分散。在帶領學生完成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任務的同時,還要轉變學生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會計就是“憑證-賬簿-報表”。改變過去傳統教學重心高度集中在賬務處理上這種狀況,要重視建賬、賬簿使用、查賬、憑證審核分析、交易事項的確認及報表分析這樣的環節,讓學生清晰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大循環的每個環節,并能夠演練充分,從而提升學生綜合動手應用能力。
第三,關于教學內容的安排。會計實務手工模擬課程實訓教學,可以分為兩個模塊進行,模塊一為單項實訓,模塊二為綜合實訓。單項實訓內容主要是單元實操,結合所學習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的內容設置單元實操項目,訓練學生的單項實操技能,驗證與鞏固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綜合實訓以一個涵蓋幾個行業的企業集團為例,其子公司涉及工業、商業、房地產等幾個行業,分別模擬子公司實操業務,再給出部分母公司的會計業務,這樣一來,使學生的操作訓練更加系統、全面,畢業后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各行業、各層次的會計人員技能需求。
第一,選用的教材不應再只包括生產型企業的會計實訓。在該課程的實訓內容選擇方面,應該根據學生們未來的就業特點,分行業、有針對性地選擇商品流通企業會計、飲食服務業會計、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金融企業會計、旅游企業會計等內容進行實訓,讓學生了解特定行業會計處理的特征并能熟練操作,畢業后能夠勝任不同行業的會計崗位。另外,選用的實訓教材還應包括會計人員基礎工作規范,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法規等,能夠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第二,教材中使用的原始憑證應具真實感,不論是顏色、規格還是聯次等方面,均使用與企業實際業務需要相吻合的原始憑證,這樣做不但能夠給予學生模擬實操的真實感,而且能夠使學生畢業后到工作崗位上很快實現過渡,不再產生陌生感。
第三,加大建設專業實習基地的力度,與企業密切合作辦學,力爭在該課程的實訓教材中引進企業的經濟業務賬套,從而實現實訓中的全真會計處理,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為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教材建設方面。遼寧理工學院應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組織人員編寫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課教材,并要隨著會計準則和稅收法規的變化,及時進行修訂,及時更新知識,保證教材的時效性。
遼寧理工學院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課程應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會計實務手工模擬實訓中,引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PBGS模式”。PBG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 翻譯為中文即“基于項目的團隊學習”,是一種完全體現能力本位思想的能力教育模式,以項目為載體,以團隊協作方式來進行教學安排與課程設計,致力于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于會計實務手工模擬課程,其核心思想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力爭使該課程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整個會計核算的流程,又能了解會計實務工作的方式和憑證傳遞順序,達到理論與實務密切配合。總體來說,就是“單人流程式+角色扮演式”,具體操作思路是:把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教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習會計業務核算流程及各個環節的具體操作內容和關鍵點,這部分實訓以單人流程模式進行。另一部分是模擬實務操作過程。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人,根據企業實務中會計工作崗位,分別安排不同的角色,比如制單、出納、記賬、復核、主管,每個人均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每個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從填制憑證到登記賬簿、最后編制報表整個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在完成一個完整的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后,要進行崗位輪換,再次進行模擬實操,這樣一來,能夠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在不同的崗位上操作一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但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調動,而且更加接近企業會計實務,使學生明晰憑證傳遞的全過程和加蓋印章的流程。
第一,對于理論課教師,要積極引導其走“雙師型”教師道路,對于理論課任課教師,鼓勵其在完成教學與科研任務的同時,參加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內部審計師等社會執業資格考試,拓展其實踐知識內容,成為“雙師型”教師,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以及適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密切與實習基地相關企業的伙伴合作關系,利用寒暑假時間,有計劃地安排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到實習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從企業會計人員那里學習豐富的實踐經驗,拓寬視野,不斷提升實踐指導教師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
第三,增加與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的交流溝通,從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聘請財務總監、注冊會計師到學校親自指導會計實踐教學工作,以彌補在校會計教師實踐知識的不足,從整體上提升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