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璐++邵陽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需要閱讀的信息越來越多,比如:人們的工作量越來越大,生活中的導視系統和注意事項越來越多,促銷廣告滿天飛等……這些信息都充斥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將這么多的信息進行有效地傳達成為了當代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信息圖表設計的出現能夠使這些問題得到緩解。然而對信息圖表設計的定義還不明確,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被公認的定義,而每個專家的理解也不盡相同。1976年,美國著名學者、圖表信息設計家理查德·烏爾曼首次提出“視覺信息圖表”的概念,他將視覺信息圖表設計看作是一種構造信息架構的方式,認為信息架構設計師的根本任務是對信息的表達,即信息架構師應該能夠提取復雜環境和信息中的內核并將其以清晰、美觀的方式呈現給受眾。呂敬人老師在清華美院講課時曾提到:信息圖表設計是將數據、文本、圖像按參數化設計構建出信息建筑,并以特定的視覺法則進行表達的信息視覺設計。也就是依照文本尋找數據,分析,找到圖像,進行參數化設計,再用視覺法則來架構一個信息。
[關鍵詞]信息圖表 有效性 信息傳達 參與感
信息時代的到來,大量的信息出現,如何將信息傳達的更清晰、更快速和更生動成為全世界研究的重點,而這也是信息圖表設計的目的。要想真正了解信息圖表設計,就要首先了解信息圖表設計的歷史,才能更好的促進信息圖表設計的發展,下面是信息圖表設計歷史上幾個重要的革新以及給社會和設計實踐帶來的影響:
公元前3000年前,出現了洞穴壁畫和原始巖刻,這些符號都有其象征意義,這種洞穴壁畫和原始巖刻的出現改變了人類交流思想,宗教信仰和生活經驗的方式;18世紀末,在《The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Atlas》一書中威廉普萊費爾第一次運用了大量的統計圖表來說明當時英國的經濟情況,作者使數據可視化,使數據信息可以更普及,同時人們可以輕松地比較各數據集;ISOTYPE是國家圖畫文字教育體系,設計者:奧拓.紐拉特,他對符號制定了規則,定了顏色,定位,加注文字以及其他元素的使用,有了統一的規則,后來被廣泛應用在機場、博物館這些公共場合。由于對很多符號的概念有統一的規定,所以在理解上更容易使人們達成共識,大大增強了信息傳達的有效性。
一、信息圖表設計的目的
1.有效的信息傳達
要研究有效的信息傳達,必須先清楚明白“有效”的定義,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漢語詞典》里將“有效”解釋為:能實現預期的目標,達到預期的目的;有效用、有效果。
信息圖表設計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達,其中“有效”包括了準確、清晰、易理解、快速、生動等。使用戶在閱讀信息圖表的過程中,可以準確、清晰的理解信息,使信息可以快速、生動有趣的傳達給人們。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傳達就是信息圖表設計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
2.指導行動
信息圖表是對真實已有現象的呈現,已有的信息成為了將來趨勢的預測器,給個人或企業提供了有用性指導。
信息圖表設計使人們通過泛讀理解信息圖表所表達的大致內容,通過精讀來完成對信息細致全面的閱讀和理解,使受眾準確的理解信息,幫人們消除疑惑。信息圖表設計為信息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解說和絢麗的呈現,使用明確易懂的視覺元素來表述信息,一方面可以進行準確的視覺傳達,另一方面可以使人們通過理解信息后指導行動,比如:北京服裝學院第六屆“科學·藝術·時尚”節開幕日活動行程圖,該信息圖表告訴人們時間、地點和事件主題,人們在閱讀行程圖表后指導下一步行動。
3.情感溝通
(1)直觀的傳達情感信息
與文字不同,信息圖表是使用視覺元素表達信息的內容,通過顏色、圖形等可以直觀的傳達出正面或負面情感,例如:紅色是危險、停止的象征,藍色是沉穩、獨立的象征。如關于暴力事件的信息圖表,紅色覆蓋在黑色的文字上,給用戶的視覺沖擊力極強,給用戶帶來一股緊張的氣氛。因此,在情感溝通方面,信息圖表占有絕對的優勢,它可以快速的影響用戶的情感變化。
(2)增加用戶興趣
信息圖表將枯燥的信息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處理,為受眾提供了美的享受。在表達意義的同時也增添了美感,實現了形式與功能的結合,增加用戶的興趣,使被動閱讀轉為主動閱讀,從而提高用戶的閱讀效率。比如:在Tuneglue網站上,查找任意歌手的相關資料,輸入歌手名字,點擊查找后,呈現在屏幕上的不再是幾十頁或上百頁枯燥羅列的文字介紹,而是表達信息準確、邏輯清晰和色彩繽紛的信息圖表,人們可以迅速找到他們想查找的目標,不再需要用戶一頁頁的進行信息的查找,在人們感覺到心曠神怡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3)增強用戶參與感
隨著對信息圖表設計研究的深化,不同專業背景的人開始在一起合作設計,從平面到立體、從靜態到動態,目的是將信息圖表設計運用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讓用戶參與進來親自體會并接受信息。例如:對《世界人權宣言》的重新詮釋上,枯燥的《世界人權宣言》要想讓兒童一頁頁的閱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會讓他們打瞌睡,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兒童教育,針對兒童天性愛玩的特點,專門制作了可以轉動的圓盤,在兒童玩耍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二、信息圖表的設計原則
1.認知原則
認知是指人們認識活動的過程,即對信息接收和加工處理的過程。“任何信息設計的目的都是用清晰、平易近人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受眾傳達特定的信息”,那么如果想達到這一目不得不去猜測受眾會如何對視覺語言做出反應或他們能否理解這一視覺語言,也就是在信息圖表設計的時候必須符合用戶的認知原則,研究用戶的認知離不開對認知過程的研究。例如:紅燈停,綠燈行;聽到“喵喵”就知道是貓叫,聽到“旺旺”就知道是狗叫等。
2.交流原則
交流是彼此間的相互溝通,是一種信息的互換,人人都是接受者,人人也都是發送者。在信息圖表設計中,用戶既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而設計師用設計的手段將信息呈現出來與用戶進行更有效的交流,所以要想很好的與用戶交流,對用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用戶的需求、文化素養和生活環境等等來指導信息圖表設計,確保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3.美學原則
“設計美學包括功能之美、科學之美和技術之美。功能不僅是實用功能,也包括人們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在上面兩個認知原則和交流原則的基礎上,視覺設計可以增強美的體驗,在不影響信息傳達的基礎上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信息不那么枯燥,增強人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