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綜合考慮與自主學習有關的內在學習動機成分,進行干預,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與自主學習有關的內在學習動機的成分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目標意識、內歸因傾向和興趣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這些動機因素,并視學生具體情況有重點地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因素進行干預,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樂學了,學習就不是負擔。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使學生很快進入愉悅的學習情境,激起他們飽滿的學習情緒,自我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教學《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利用資源包內的資源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創設了情境,欣賞導入,使學生從歌曲中就了解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概況,然后教師適時設疑:你從歌曲中了解了哪些信息?學生這時會踴躍發言,并且緊扣主題,這時教師抓住學生的話題,適時導入新課,效果極佳。
二、自主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在課堂上,老師要想辦法多設計一些讓學生自主活動的環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如,《我們的生命》一課,教師在課上不用多講什么,而是讓學生一邊呵護生雞蛋一邊做游戲,然后交流,體驗并感受媽媽把自己生下來不容易,把自己撫養大的辛苦,從中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人的愛,它不僅僅屬于自己,我們應該珍惜生命,回報母親,雖然現在自己會做的只是一些小事,但為爸爸媽媽、為家庭做的每一件事加起來,會讓家庭變得更可愛、更幸福。
三、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學《生活處處有規則》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在課間自由活動十分鐘,喜歡活動什么就活動什么,盡量活動得開心?;顒咏Y束后,老師隨機采訪:“你進行了什么活動?活動得開心嗎?為什么?(說出自己感到不如意的地方)你愿意以后一直這樣活動嗎?”通過活動學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為標準。活動后,教師點評:沒有規則,我們連一個小小的游戲都無法進行,那么,我們身邊的其他規則在哪兒呢?接下來,老師領大家去找找……
四、適當開展競賽,激發學生對成功的滿足動機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異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較為穩定,學生對學習就有了興趣。如,我在教學《生活處處有規則》這一課時,當學生知道規則的重要后,我讓學生先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找規則,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匯總,最后各個小組以競賽形式在班上匯報,既面向了全體學生,激發了學習動機,又使各組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教學落到了實處。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然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培養學習興趣為核心,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