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晶晶
摘 要:主要介紹了小學英語的有效備課方法,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從理論到實踐、從固有教材到開放課程等,旨在發現有效的備課方式,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備課方法
教師備課是其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主要方式就是按照學科的特點,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搜集相關教學內容,然后按照一定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考驗的是教師對教學大綱的理解程度、對教材的認知程度以及對學生接受能力的了解程度。所以,探索有效的備課方法有利于教師的教學過程,特別是英語這門學科,學生完全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的,對小學英語的教學備課更應該得到重視。
一、把握和建構教材,實現有效備課的可行性
1.準確把握教材
準確把握教材是實現有效備課的前提。除去外力影響,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間溝通的橋梁,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實物載體就是教材,也就是常說的書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把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將教材里的知識點、難點、易混淆的點理解透徹,從而能夠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有主有次,思緒清晰。
如何準確把握教材,需做到以下幾點:(1)弄清楚教材的章節,以及各個章節之間的關系,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點,分清主次;(2)結合教學大綱,將章節進行細分,突出教學重點;(3)盡可能地找尋新知識點與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做到教學一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2.靈活建構教材
靈活建構教材是教師的專業技術。俗話說:“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比绻處焹H僅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必然會有所局限。所以,教師要學會靈活構建教材,個性化的分析教材內容。例如,針對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多層次拆分,構建階梯式知識點,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理解,由于英語是語言教學,重在聽說讀寫,所以,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要添加課外實踐,做到知識點的延伸。
二、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實現有效備課的方向性
教師進行有效備課的目的就是為了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目標方面,教師要進行合理的設置,使得備課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是“聽”和“說”,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讓其領略到英語的魅力,通過多聽英語小短文,多聽教師的朗讀尋找語感,然后慢慢地學習教師朗讀的語氣和內容,大膽地說出來;其次,是主要知識點學習階段,這時候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也就是不斷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教學。最后,實踐訓練方面,也就是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與人交流中。為了設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著重關注教學目標的以下幾個特性。
1.整體性和發展性
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和發展性是其最根本的兩大特性。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是指每一個小的教學目標的制訂都不得違背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大綱,且所有的小的教學目標的整合就是教學目標大綱,需做到整體和部分的明確關系,同時,各個小目標之間還需做到相互滲透和融合;教學目標的發展性是指后一教學目標是在前一教學目標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是前一教學目標的發展和完善,體現出的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然后,有時候在一節課程中,難以明確教學目標,或是這一課程與前后兩個教學目標都有所牽連,那么,教師就可以將這一課程歸為兩個目標的連接或是過渡課程。
2.激勵性和層次性
教學目標的制訂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所以為了促進目標較快的實現,需具有一定的激勵性。教學目標的激勵性是指在確保學生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中內容的基礎上,設定一些“學生發展區”,激勵學生勇于追求和學習,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感。教學目標的層次感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一個班的學生成績有好有壞,接受能力有強有弱,所以不能以單一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也就是教學目標的制訂要具有層次感,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和課后作業,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3.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目標的設定不在于過高過難,而在于可操作,可完成,也就是說,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只要不出現過大的教學失誤就能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可檢測性是指制訂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可以進行檢測,而不是說沒有標準的胡亂認定。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的有效備課方法多種多樣,主要還是要抓住教材和目標兩大點,只有對教材有足夠的理解,對目標有明確的規定,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所以,對于語言類學科英語而言,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曹進.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英語的有效備課[J].學周刊,201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