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鶯
“老師,張×又指示劉×沖散了我們的游戲隊伍!”話音剛落,低年級老師便找上門來,還沒來得及解決,又有幾位同學來找了。“他又隨便拿別人東西,還動手打人,出口罵值日生……”
一接上這個班,張×和劉×率先在我大腦里注了冊,他倆是班上乃至學校“聞名”的后進生,光顧電子游戲廳、錄像廳,結對成雙出出進進,遲到、不交作業已是習以為常的事,只要老師不在,教室里就被他倆搞得亂哄哄,同學們都叫他們“老油”。
開學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老油”的厲害。我與班上同學正談心時,張×突然站起來,指著我的頭發大聲說:“呀!老師,您頭上有幾根白頭發,我幫您拿掉。”全班同學先是一陣哄笑,繼而又是一陣竊竊私語……一次我正在講課,一架紙飛機飛到我的講桌前。無奈之下,我只好將紙飛機撿起來,繼續上課……課后,我并沒有因此而大為惱火,而是下決心引導他們認錯。我首先通過同學、家訪等形式了解他們,由此得知:劉×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其父母離婚,他從小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在媽媽眼里,他是個聽話的孩子,整天悶聲不語,對于媽媽百依百順,從不會為自己爭取多做或少做一點,母子二人也從不溝通,然而在家里性格內向的他,在同學眼里卻是霸道、蠻橫的。當同學圍在一起游戲時,他就會去轟散他們;當同學無意中擋住他的路時,他就會不問青紅皂白拳腳相加……總之,他用自己的言行盡力維護高高在上的虛榮心。
張×的父親是搞裝潢材料的,對惟一的兒子,父母疼愛有加,手中的零花錢源源不斷,每天變著花樣買學具、玩具、零食,這些新鮮的玩意使他周圍出現了一群仰慕者,供他指使,這讓張×更加沾沾自喜,更加傾心于那些學習以外的作為,打游戲、進錄像廳,有時還帶劉×一同光顧。父親知道后,總會結結實實地揍他一頓。在這種家庭教育下,孩子變得更加執拗、更加任性。
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在父母面前唯唯諾諾、言聽計從的孩子,在“哥兒”們之間卻無拘無束,盡情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和壓抑,他們互相支持,互相隱瞞,互相幫助,久而久之,形成了恣意妄為、我行我素的心態。
針對以上情況,我爭取更多時間與家長聯系,與家長談心分析孩子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達成共識以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讓他們的父母盡可能騰出時間照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多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或不理想的成績時應該平心靜氣地詢問、引導,避免責打。劉×的媽媽開始很難接受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但在多次了解和接觸中,他逐漸相信了兒子的所作所為,并決心多交流溝通,活躍家庭氣氛,給孩子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張×的父母也表示,一定配合老師引導孩子的行為,培養良好習慣。
其次,我作為班主任,常與他們交心,贏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談自己近期的表現:為個人、為班級、為同學做了些什么,爭得了什么榮譽。一次、兩次……隨著談話次數的增多,我對這兩個孩子有了更多了解,他們也被我的寬容、耐心所打動,慢慢地向我敞開了心扉,傾吐自己的內心世界:怕父母、怕考試、怕競爭、喜歡玩電子游戲、進網吧……我抓住契機,借此進行一番表揚。試一試,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借他倆聽講不大專注的神態表揚了他倆,這時正好下課鈴響了,我帶著全班同學的瞠目結舌,帶著“老油”臉上通紅的惶恐走出了教室。幾天后,竟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竟將講臺周圍收拾得一干二凈,有條不紊。當問起為什么這樣做時,劉×先開了口:“那天,我上課不專心,你不但沒有批評,還說我能認真聽講,你從我的眼神中看出我很尊敬老師,以前他們都是訓我,要么罰我站著聽講……”說著,他倆都流下了眼淚。隨后,我見機又在做人、生活、學習等方面跟他們談,并提出新要求,他倆都能愉快接受。雖多次反復,但我時刻關注他們,和他們一同讀書,買文具圖書給他們,幫他們輔導功課……
在與他們交流溝通的同時,還安排同學多與他們接觸,給他們調座位,把他們編排在自己喜歡的學習小組內,并規定每天有一名組員輔導督促他們的學習,讓他們在點點滴滴中感受同學的關心愛護、心靈的溝通、熱情的幫助,使他們重新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另外,我還注重與任課老師共同挖掘他們的優點。劉×的卡通畫畫得真棒,張×的手工制作驚人,我就建議他們發揮特長,還讓他們參加了學校興趣活動小組。同時,還和任課老師商討,課堂上予以關注,多提問、多鼓勵,讓他們感受老師的關懷,提高自信。并通過補課讓他們認識自我、承認自我,發給“小紅星”“智慧的小鑰匙”,還在作業本上“開心點擊”,使他們在競爭中有了進取心和學習欲望。
愛是需要恒久的,只要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去做,用“關愛與信任”這把金鑰匙開啟孩子的心靈,就能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有效環境。我相信:只有播種春天的人,才能收獲春天。因為:再落后的孩子也有閃光點,也有上進心。他們也有思想和自尊,發揮他們的主動權,隨時聆聽孩子的心聲,少“數過”、多“贊賞”,就會使師生雙方在心與心的碰撞中彼此接納,我們的教育方可有的放矢,收到更好的效果。
讓我們用愛心打開一把把“心鎖”,教育何談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