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琴
摘 要:掌握了線描畫技巧的學生,在漢字書寫中能夠將掌握線條輕重變化等各項技能應用到漢字書寫過程中,加快了學生書寫規范漢字的速度。對已經掌握了線描畫繪畫技能對規范漢字書寫產生的積極影響稱為正遷移,已經掌握的技能對規范漢字書寫產生的消極影響稱為負遷移。論述了遷移存在的模式,并論述了如何防止和減少負遷移的現象出現,應該從技能遷移發生生理機制和原因的視角出發。
關鍵詞:線描畫;規范書寫漢字;動作遷移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改革倡導美術課堂應對中小學生規范漢字的書寫起到積極作用。把適合低年級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兒童線描裝飾畫作為對象,研究美術教學對規范漢字書寫的積極影響。線描畫的練習對書寫規范漢字既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有阻礙作用。充分利用遷移規律,可增加正遷移的發生,縮短學習和掌握技能的時間,快速提高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的速度和水平。因此,在教學和訓練實踐中要更多地開發、研究、運用遷移規律,提高美術教學在規范漢字書寫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線描繪畫與漢字書寫效益的最大化。
二、動作技能遷移的生理機制
在學生操作性識記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把表象的功能與新的動作技能進行比較,學生原有的動作技能的記憶從大腦儲存區被提取,通過這種遷移,學生的技能學習過程就能加速完成,他們的運動技能也能迅速地被學習者所掌握。
三、動作技能遷移發生的原因
心理學家伍德沃斯和桑代克認為,遷移現象一定會出現在先學知識和后學知識情景具有共同要素或相同成分的過程中,能否對遷移知識和經驗現象進行“感悟”,這一切均取決于擔當教學工作的教師能否對遷移現象具有敏銳性和感悟性。在共同要素或相同成分中,學生或運動員能否對原有知識和經驗進行概括。
四、遷移現象
1.正遷移現象
已經掌握的線描畫技能對規范漢字書寫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稱之為正遷移。在語文教師系統歸納總結了線描畫中掌握線條技能與漢字書寫技能間的本質關系后,學生可以將在線描畫中掌握的技能應用到漢字書寫中。具體表現在:
(1)漢字書寫的流暢性
何為流暢性?即在書寫的過程中,沒有出現斷筆、抹筆現象,每筆從開始到結束,一氣呵成,流暢。
(2)在田字格中漢字的書寫結構更加規范
低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業本中,本本可見在田字格中歪歪扭扭的字跡,偏上、偏下,偏左、偏右,更甚者有在田字格外邊的。通過線描畫訓練,學生可以很自如地掌握線條長短,自然筆畫的長短掌握也就得心應手,通過觀察田字格中的漢字,能準確地表現在自己的本子上。
(3)漢字筆畫的輕重變化
線描畫要求學生掌握黑、白、灰色調的差異,通過控制運筆力度畫出不同色調的線條。學生在書寫漢字過程中,應將控制線條筆畫力度此種技能應用到書寫漢字中,使低年級學生的書寫漢字充分體現出中華漢字的韻律之美。
2.負遷移現象
獲得的已有知識技能對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起到的阻礙作用,這種現象稱之為負遷移現象。線描畫線條技能的掌握使書寫漢字的運筆力度出現了錯誤。這類現象需要教師重新確立概念,以保證學生在理論知識上改正,才會保證實踐的正確。
3.減少和防止運動技能負遷移的發生
防止負遷移,可使美術教學和練習事半功倍,同時又能使漢字書寫和練習事倍功半,是運動技能遷移的“雙刃劍”。是否對遷移現象具有敏銳性和感悟性,對遷移知識和經驗現象進行“感悟”,這一切均取決于擔當教學工作的教師及參與學習的學生。目前,動作技能的負遷移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1)工具相似
線描繪畫和書寫漢字工具基本相同的兩種運動由于有著相當差異的動作技術,從而使初學者出現運動技能的負遷移,在線描畫和寫字中,前者對手、肘、腕間的協調動作要求很高,而后者更注重、強調手指、手腕的整體動作。
(2)速度方向
線描畫和寫字兩種運動技能結構相似,而速度方向相反,這種新學運動技能導致初學者知覺、表象等都出現差錯,從而使負遷移發生。為了減少和防止運動技能負遷移的發生,首先,必須要求教與學雙方都能充分注重遷移理論和遷移現象,有備才能無患。其次,書寫漢字時,只要對結構相似且順序相同的不同運動技能予以關注,已有的運動條件反射就不會立即被調取和應用。簡而言之,教學者如能適時地提醒學習者在學習新運動技能可能與原擁有運動技能的相似處和注意點,那么,負遷移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得到避免或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