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英
(黃河科技學院,鄭州 450006)
職業教育亦稱職業技術教育,是指為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技能或職業知識、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滿足從事一定社會生產勞動的需要而開展的一種教育活動。職業教育是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塊之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具有偏技能、動手能力強的特征。職業教育的教學更具有明顯的優勢。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向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正如教育部前部長周濟所說:“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為促進就業作出了貢獻,為社會和諧作出了貢獻?!弊ズ寐殬I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戰略性問題,又是重大的經濟和民生問題,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戰略突破口和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支點,推動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黨和國家高度職業教育,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把職業教育當做今后教育的工作重點來抓。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在“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稕Q定》提出,要“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溫家寶總理講,“沒有這樣一支高技能、專業化的勞動大軍,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機器設備也很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苯?,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接見會議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劉延東副總理、馬凱副總理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一系列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供了行動指南。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培養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發展仍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而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必須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水平是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雖然我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當前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仍然有一系列問題亟須解決,如何提升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水平就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和培養要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或公用經費標準,改善職業院?;巨k學條件。地方教育附加費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經費統籌力度,發揮好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以及就業經費、扶貧和移民安置資金等各類資金在職業培訓中的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h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職業教育經費績效評價制度、審計監督公告制度、預決算公開制度。
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教育,拓寬辦學籌資渠道。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向職業院校進行捐贈的,其捐贈按照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稅前扣除。完善財政貼息貸款等政策,健全民辦職業院校融資機制。企業要依法履行職工教育培訓和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責任。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能要求高、實訓耗材多、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比例不低于60%。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不按規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訓經費并拒不改正的企業,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統籌用于本地區的職業教育。探索利用國(境)外資金發展職業教育的途徑和機制。
分類制定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標準,到2020年實現基本達標。在整合現有項目的基礎上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推動各地建立完善以促進改革和提高績效為導向的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引導高等職業院校深化辦學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重點支持中等職業學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開發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建立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中等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工作機制。繼續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項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地方人民政府、相關行業部門和大型企業要切實加強所辦職業院?;A能力建設,支持一批職業院校爭創國際先進水平。
進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規范高效的職業教育國家資助政策。逐步建立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和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對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專業學生的助學力度。有計劃地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內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初中畢業生到省(區、市)內外經濟較發達地區接受職業教育。完善面向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職職工、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資助補貼政策,積極推行以直補個人為主的支付辦法。有關部門和職業院校要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嚴查“雙重學籍”、“虛假學籍”等問題,確保資助資金有效使用。
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建立公益性農民培養培訓制度,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在人口集中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貧困地區建好一批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制定獎補政策,支持東部地區職業院校擴大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規模,深化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共享、學校管理等合作。加強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改善民族地區職業院校辦學條件,繼續辦好內地西藏、新疆中職班,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專業點。
認真執行就業準入制度,對從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殊工種的勞動者,必須從取得相應學歷證書或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并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支持在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設立職業技能鑒定所(站),完善職業院校合格畢業生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辦法。各級人民政府要創造平等就業環境,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歧視職業院校畢業生;要結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進企業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勵企業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職務津貼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
[1]李定仁,馬正學.關于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2,(9).
[2]鄒曉春,李佑成.中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比較[EB/OL].中國教育先鋒網,2005.
[3]黃杰東.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之思考[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0).
[4]李林會,李琳.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問題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5]李國強,金環.我國中職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