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泓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斷開創與進步,賦予了小學語文教師更多的內涵: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生活的導師,又是道德的領路人。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也要從單一的、嚴密的、封閉的、主觀的線性程式走向多維的、靈活的、開放的、客觀的板塊式程式。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作為一位多民族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師,針對特殊的學生群體,在新形勢下我們應如何給自己定位,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達到教師角色的轉變呢?
一、做一名反思型、科研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社會不斷進步,更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才能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肯定會有疏漏的地方,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找出不足,及時整改。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孩子們接觸的各類知識也很豐富,這同時也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學會轉換角色,以盡快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
教師的教學如果脫離了一定的理論指導,沒有以研究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復舊經驗的模式中。我們不能把以往傳統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再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自己成為一個研究者,邊教學邊學習邊研究,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認真反思,對再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使自己從“教書匠”成為“教育學者”。
二、改變以往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個性差異,向個性化教學模式轉變,實行有差異的教學
民漢合校的老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做到“量體裁衣”“因材施教”,例如,在我們新疆伊犁地區,近一半以上都是民漢合校,由于受到民族習俗、家庭環境等影響,學生的個體差異很明顯,班級年齡差異也很大,很多少數民族學生因為家庭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耽誤了孩子的正常上學年齡。在我教的五年級(1)班,學生正常入五年級上學年齡段應該是10~12歲之間,但卻出現了16、17歲的學生,剛接這個班第一學期,由于教學模式單一,班級語文期末考試成績整體有所下滑,面對這種特殊的學生群體,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地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并分析原因: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整體上的一致性,卻忽略了少數學生群體的關注。在教學中為了調動大齡孩子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情境創設過程中,我大膽啟用這些孩子,讓他們從參與者變為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他們對活潑的兒童啟發式教學可能不會太感興趣,我則轉換方式,創建適合他們同時也適合其他同學的教學模式。我是活動的組織者,“大孩子”們成為活動的第二組織者,而其他孩子則真正的活動參與者。在各種教學活動中讓他們找準自己的位置,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一名快樂的學生。
三、做新時代的新型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輔助教學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樹立發展的眼光,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而信息技術正以獨特的方式帶動著現代化教學不斷前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語言內容以動畫、影像、音樂等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的平臺搜集大量資料,幫助教學。現代信息技術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合理利用還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的健康發展。例如,課后,師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對話交流,這種交流方式更輕松,更自在,學生可以在QQ上、個人空間上暢所欲言,教師的角色由老師變為時尚的朋友,此時,學生更愿意與之交流。有時,我會鼓勵和教會一些平時不善于言談的學生開通個人空間,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個人空間設計的很漂亮或者很個性,發表自己的個人觀點,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同學們的關注,在此時我則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交流的同時還不忘教育他們如何正確、科學使用電腦,發表健康的言論,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不僅使師生更容易溝通,還促進了學生的電腦操作水平及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作為新疆民漢合校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不應再機械地重復和照搬原有的教學模式,而是不斷地自主選擇和創新,不斷進行反思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加強學習,開闊視野,勇于改革和探索,善于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善于發掘自身的創新潛能,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創造性地處理和使用教材,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和交流,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
參考文獻:
[1]尤江斌.教育理論與實踐[M].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02.
[2]王從良,張亮.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小學語文)[M].新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