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會穎
摘 要:識字是學生學習語文必須完成的任務,是實用性的基礎,是工具的工具,漢字的實用性使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特殊地位。集中識字法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特點之一,通過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學生基本上已認識常用字,讀書看報很少有生字的障礙,說話也很有條理,并能流暢書寫一兩段話。實際教學有力地說明集中識字法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堅實的平臺,讓他們比同齡的小伙伴無論從知識水平還是從能力的提高上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詞:集中識字法;感知識字;自主識字;玩中識字;鞏固識記;自覺識字
一、識字教學五步法
1.結合語境,感知識字
漢字是抽象的表意符號,語言環境是提供孩子思維記憶的一個背景、靠山,離開了語境就很難理解一個字所表示的具體意義。因此,教學中可結合多媒體呈現圖片及視頻資料、人物對話、兒歌等語境,引導學生聽范讀、看圖說話,有感情朗讀、自練讀,從而體會語境,感知字的音、形、義。
2.展開想象,自主識字
世界真奇妙!在孩子的腦海中充滿了認識世界的渴望。當他們只會用眼睛去探索時,生硬的方塊字也許激不起他們的興趣。如果識字教學中把孩子心中想象的翅膀展開,將會點燃孩子眼底熾熱的求知欲,啟發學生動腦、想象識字是有效途徑。
如,“坐”結合字形想象“兩個小孩‘人和人在土堆‘土上玩耍”。
3.游戲活動,玩中識字
將識字的難點分解在活動中,采取猜字謎找朋友,拼字游戲,編兒歌、順口溜等活動,令學生在愉快歡樂的情境中輕松掌握漢字。
如,以“直”為基本字,加上偏旁部首拼出“植、值、置、殖”等。
讓孩子動起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效果倍增。
4.識寫結合,鞏固識記
小學生要掌握的漢字多達2500個,其中形近而音義各異,音同而形義各異的字很多,還有些字形復雜,很難寫對。因此,識字教學中必須把識字與寫字訓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現在,有的教師把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用于識字和閱讀等活
動,學生當堂書寫時間太少,大量書寫練習被擠到課后進行。這樣離開教師的指導,學生雖能完成字量,但可能寫得不端正、不美觀,甚至錯誤。結果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效果不佳。此舉危害很大,故教師要在教學識字的同時,指導學生把字寫對、寫好。
此外,還要安排適當的時間,訓練學生抄寫生字、讀寫詞語、寫話等,鞏固識字效果,提高寫字能力和運用能力。
5.課外閱讀,自覺識字
課堂上識的字畢竟太少,要想多識字,應把重點放在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要體現學生的自學,使其在閱讀中自覺進行識字,增加識字量。同時,教師進行必要指導,教給學生一些讀書識字的方法。如,用“遮讀法”識字(先讀拼音,再音和字并讀,最后遮住拼音進行純漢字閱讀),邊讀邊寫生字等。此外,還要訓練學生勤翻字典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讀書識字的能力,更好地在閱讀中自覺識字。
二、結合識字教學指導學生積累詞語
1.詞句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長期以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低年級教師只注重識字教學,對詞語訓練兼顧不到。高年級教師則偏重文章結構的分析,而把詞語教學只視為掃除障礙,訓練的力度也非常不夠。所以,師生理解、積累詞語的意識都比較淡薄,因而產生的直接后果是學生說話寫話時詞匯貧乏,語言干癟,缺乏形象性。所以,小學階段要強化詞句訓練和積累,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詞句訓練是篇章訓練的基礎,因此,小學的閱讀教學應在讓一般性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基礎上,著重讓他們進行品詞學句訓練。
2.學習詞語的目的性
學習詞語的目的主要是消化運用,運用詞語離不開積累詞語。因為只要詞語庫存豐富,說話時才能隨口而出,左右逢源。要積累眾多的詞語,只靠機械地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必須深刻理解和有意識記,才能記得快、記得牢。學習理解—識記積累—熟練運用,是我們學習運用詞語的三部曲。
3.如何確定重點詞
加強詞語訓練并非逢詞都練,而是要抓住重要的詞進行重點訓練。要進行重點訓練,必須要抓住重點詞。如何確定重點詞,要從四個方面考慮:(1)學生沒有學過或雖然接觸過,但理解不正確,容易弄錯的詞語;(2)能突出表現文章中心的關鍵詞語;(3)運用得特別確切,富于表現力的詞語;(4)多義詞、近義詞、成語、帶有文言色彩的詞。
4.積累詞語的方法
積累詞語的方式往往與背誦精彩的語段聯系在一起。這些語段之所以精彩,往往是其詞華語美。背誦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方式,因而我們要增強背誦意識,加強背誦的訓練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為今后學習語文打下扎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在今后的聽說讀寫時,才能用語豐富,妙語連珠。
我們常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同時也不能忽略詞句的教學,以字帶詞,加強對字詞的意義理解和運用,真正發揮語文教材的特點,更好地為孩子們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