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玲
摘 要:幼兒園教育是學生進入小學前的基礎教育,具有過渡承接作用,因此,幼小銜接這一過渡期,對于幼兒來說是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幼兒在小學能健康、快樂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基礎。家長、學校和社會需要共同關注,承擔起這份責任,使處在幼兒時期的學生能有一個平穩的幼小銜接過渡期。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互補;銜接
為了使孩子能得到有益的發展和高效的學習能力,幼小過渡這一教育的相互銜接要做好,倘若忽視了這一銜接,可能會影響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那么,怎樣根據幼兒自身的身心特點,有效地幫助他們熟悉小學生活,完成幼小銜接這一轉變呢?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家庭協作,幫助孩子平穩過渡
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喜好,進而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接受小學教育這一過渡期。有些孩子通過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已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環境,對于小學的學習或環境沒有很好的準備,在此情況下,家長要做好引領的作用,比如,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有關小學的生活,小學的作息時間,小學生之間的游戲,小學可以佩戴非常漂亮的紅領巾,成績優異,品德好的學生還可以被評選為三好學生等等,讓孩子了解小學的生活,進而可以幫助他們對小學生活產生期待,心里有一個大概的準備。
二、社會實踐,提高孩子獨立意識
我們知道,六七歲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強,在家中,一直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在幼兒園,每天都有老師幫忙,遇到困難,教師會第一時間出來幫助,有些孩子甚至連穿衣服、吃飯還需要別人幫忙,這類孩子上小學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因為他們的獨立能力差,自信心勢必也會下降,長此以往,甚至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長或者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參加社會的一些實踐活動,通過群體實踐活動,讓他們學會表達、互助,最主要的是增強他們的獨立意識。
人生的轉折點有很多,我們所要做的是有充足的準備來面對這些轉折點,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一階段是人生轉折點的起點,無論是家長、教師,需為孩子做好準備,因為對這些處在懵懂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能理解的實在太少太少,他們不知道小學意味著學習知識的正式開始、獨立成長的正式起步,所以,為了使幼兒能獨立、自信愉快地接受小學生活,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名優秀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朱慕菊.“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研究”研究報告[J].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