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當班主任必須得有威信。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具有讓學生感到信服的感召力量,可以理解為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
威信并不是通過高壓來讓學生害怕、屈服,而是讓學生敬重而信服。古人云:“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備威信?!币虼?,“威信”與“威嚴”不同,威信使人親而近之,威嚴使人敬而遠之。正如德國哲學家和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說:“絕對必要的是教師要有極大的威信,除了這種威信外,學生不再重視其他任何意見?!睂嵺`證明,有威信的班主任,學生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勸導,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反之,結果相反。因此,我們所用的一切方法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
一、既統一要求又區別對待
當今世界,“快”是制勝法寶。出門有“高速”,就餐有盒飯,打開電腦,幾分鐘之內便“網盡天下”。于是乎,“快”成了我們的口頭禪?!翱禳c起床”“快點做作業”“快點吃飯”“快點睡覺”……聲聲催促讓我們變得焦躁不安,也讓我們這種高效率學校的學生充滿了焦躁。班上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個性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顯著。學生成長快慢參差不齊,怎么辦?班主任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學生既統一要求,又區別對待。比如,班上有一個叫明明(化名)的學生,他無論是個人衛生、文明禮儀,還是生活習慣,都與很多學生格格不入,對班上的要求(發言舉手、禮貌待人、按時交作業……)根本無法做到,但是,他很喜歡看課外書,發言很積極(雖然川音很濃,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想好)。于是,當班干部在夕會課總結中提到他的作業沒完成,減分;說臟話,減分;把腿伸到過道上,減分;在教室奔跑,減分……看著學生沮喪的臉,我有些無奈,還有些“怒其不爭”。在我總結時,我表揚他看的課外書有深度、有廣度,要額外加分;發言積極,加分。課外,我跟班干部說:“每個人都有發展個性……在總結中,多提他的優點……”六年級了,有一周,他的操行分進了前十名,并領到了期盼已久的獎品……牽著蝸牛去散步,我們才能聞到空氣中淡雅的花香,才能感受到夜風的溫柔,才能聆聽到蟲鳴鳥啼的婉轉,才能欣賞到滿天星斗的亮麗。
二、既打成一片又保持一定距離
可能有的老師會覺得這太離譜了,可能有的老師會覺得老師就應該有老師的樣子,但是我卻堅信,我這樣做是對的!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只有讓學生先喜歡上你這個老師,才有可能喜歡你這門課,這樣對他們的學習才算真正有幫助。剛接這個班級的時候,因為班級人數較少,才三十幾個,所以這也就更加有利于我逐個去了解他們。
起初,為了跟他們搞好關系,我一有空就泡在班級里。這一方面,有利于監督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跟他們待在一起。而此時的自己,就應該放下老師的架子,與他們混在一起,看書、下棋、跳繩……這樣一來,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而且他們還會覺得你就像他們的好朋友一樣,就會愿意親近你了。但是,在學校,除了學習是主要的外,再有就是課外活動。班主任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就必須走入學生的圈子,適可而止地參與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去。我喜歡打乒乓球,也會跳繩,對籃球也略知一二。我會選擇適合的機會參與其中,增加一份神秘感(班上學生在三年級時愛上了打乒乓球和跳繩,我就在那時參與進去),讓學生成為我的體育粉絲。隨著年級的升高,我不再參與,哪怕學生邀請,我也會耍賴不去。(現在他們已經五年級,我哪玩得過?)可學生在習作中反映,他們很留戀那樣的日子,希望我再次參與其中……
三、以情感人,以“心”暖“心”
你用心來愛學生,學生就會用心來愛你。有這份愛的維系,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這份愛,也是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基礎。還記得三年級時,玥玥(化名)當時是班上最可愛的學生之一,無論是學習,還是在老師的小助手方面,她堪稱學生的楷模。那時,我試著把“班級日志”給她填寫。說實話,這項工作對于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是對學生成長的挑戰。最初幾天,我只是問問她填寫沒,她都說:“寫了。”因為她一貫的表現,我也就只是問問,可有一天,我忍不住要檢查一下究竟填寫怎么樣。結果,在我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為“教學日志”沒能持續填寫。怎么辦?我當然有些生氣。責備學生嗎?他們那么小,責備有用嗎?可是怎么彌補?我來補嗎?可這也是一次教育的契機呀。于是,我等學生午餐過后,把她叫到教室,先給她講了幾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學生很難受,并熱淚盈眶了。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我和她一起拿出書,坐在教室里,共同回憶上課內容……在她日后的習作中,多次提到那件事,尤其是在《如果,讓我再做回一次小學生》和《給老師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填著填著,眼睛涌出了淚水,淚水浸透了她的心。她就那么不動聲色,徘徊著,監督著……下午,我裝著若無其事地去了辦公室,我看到了一個微笑,一個犯錯孩子巨大能量的微笑,一個充滿愛的微笑……”“教學日志書寫著您的責任,心語本的評語中釋放著您的關愛,給人力量的微笑中充滿您的鼓勵……”
四、巧用操行分的評比
班主任不要吝嗇那句淺淺的表揚,不要忽視那小小的獎品的鼓勵,也不要輕視操行分的力量。要知道,學生非常在意那枚鮮艷的但是在我們眼里卻毫無用處的獎章。我班學生從二年級起到現在,一直很在乎這一枚小小的象征著老師對他們所作所為的肯定和鼓勵的獎章。有一位成績很優秀、表現也很乖巧,但非常好靜的學生在一次命題為“其實,我不想 ? ? ”的習作中,她把題目命名為“其實,我不想不舉手回答問題”。乍看題目,我的心怦怦直跳,它激發了我往下讀的欲望。文章的一段話“看到同桌課本上那一枚枚鮮艷的獎章,看到黑板上那一個個受表揚的同學名單,
看到每周操行評定前十名上臺領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舉手!老師,相信我,我會做到的”既讓我心疼,又讓我欣慰。同樣,也因為操行分,學生下課在曬“我加了3分”“我加了2.5分”“我今晚還要默寫古詩”……每周,在周三就開始關注自己是否負分或者在班上排名第幾……
當然,樹立威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方式方法舉不勝舉,需要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思考和摸索。但愿,我們都能盡早樹立自己的威信,合理地輻射和放大這種威信,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定的執行力和飽滿的內驅力,為夢想騰飛插上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