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一次體育課教學組織得好與否,是與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與能力、綜合素質密不可分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存在著各年齡階段、身體條件、體育基礎、思想覺悟、心理素質、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明顯差異。針對這些差異,作為一名有經驗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糾正,加以引導。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立足體育教學目的,面對全體學生,研究教學藝術。本文將從課堂導入、游戲運用、教師語言藝術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討。
一、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導入重視起來,因為我們面對的學生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體育課,或者并不是所有項目學生都會喜歡。如果我們在上課前多花點心思,那么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面對一、二年級這些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小朋友,他們對課堂紀律沒有概念,對體育課的認識只有“玩”這么一個字。所以,教師應通過講故事、模擬情境等形式的導入讓學生進入課堂。故事導入,是需要教師根據課的內容設計一個相關故事,上課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描繪,把學生帶入故事情節,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充當故事中的演員,做故事中的事,在故事中學習動作技能。例如,在《30米快速跑》的教學中,課的開始,我是這樣通過故事引入的:秋天到了,兔子播種的果實成熟了,兔寶寶邀請我們一起跟他們去農場收果實,大家愿意嗎?但我們一起去農場可是有要求的:先學會本領才能去幫忙,要學會快速跑才能收獲更多果實……這樣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樂意就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境導入,即通過一些小道具來輔助教學,模擬小動物的走、跑、跳。在學習前滾翻時,教師可以做一些熊貓的頭飾,讓學生模擬熊貓,學會團身滾動。但我們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的教學內容、當時的天氣情況等因素靈活安排,不能一成不變。
二、游戲運用
體育游戲具有鍛煉身體的價值,這是體育游戲不同于智力游戲的地方,體育游戲是一種全面鍛煉身體的有效手段。現在的學生在體育課中喜歡輕松的活動,喜歡游戲,喜歡有器材的活動,抵觸跑步。體育游戲之所以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也就是因為它的娛樂性和趣味性。游戲趣味性主要表現在競爭因素、動作難度、故事情節等方面。如“唐老鴨運球”游戲,不僅名稱有趣,而且內容的趣味性強,常常引得學生捧腹大笑。就是同一游戲采取不同形式進行,趣味性也會提高。
在運用體育游戲時,教師應從如下幾個方面的運用進行考慮:突出體育游戲中教育作用、體育游戲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游戲教學中競爭性的運用、游戲教學的趣味性運用、注意游戲教學的實效性、室內課的運用。
三、教師語言要恰當
語言是師生之間交流信息的最重要工具,是師生溝通的重要手段,是聯系師生情感的重要紐帶。體育教師提高語言藝術要做到:簡練、準確、生動形象、具有教育性和啟發性、要有明確的節奏感、鼓動性、針對性、科學性以及趣味性;同時,在情感教育方面,要用合適的語言去激勵、評價或懲戒學生,以求能夠將學生的思想感情引入到課堂中,以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尤其是在學生評價方面,教師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體育學困生大多是因為自身的身體體質等因素導致對體育課有一種畏難情緒,對這部分學生教師一定要多關心,愛護鼓勵并耐心教學,對他們學習的效果也一定要注重提高過程,使這部分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不服輸、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讓他們在玩中學,玩中練,在玩的過程中也就有了收獲,這樣的體育課學生會不喜歡嗎?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樹立學生是課堂學習主人的觀念。所以,只要我們在課程設計中多多動腦筋,選用適合不同年齡特征學生的教學方法,那還有學生會不喜歡上體育課嗎?
參考文獻:
[1]關穎.我國大城市少年兒童體育活動狀況及影響因素探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03).
[2]朱寶民.體育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少年體育訓練,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