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體態(tài)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態(tài)語言教學模式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助于形成師生之間的和諧、融洽關系,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結合體態(tài)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提出合理運用體態(tài)語言的方法及對策。
關鍵詞:體態(tài)語言;使用原則;具體運用
一、在單詞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教師恰當應用體態(tài)語言教學模式,將抽象的單詞具體、形象、直觀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尤其一些英語單詞都是可以由肢體語言操作引出意思,動詞如walk,fly,sleep等,名詞如monkey,bird,duck等,形容詞如fat,thin,big等。對以上這些單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體態(tài)語言引導學生學習單詞,進而促使學生快速掌握單詞含義,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單詞復習的時候,也要注意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用高低音讀單詞,讓學生進行跟讀訓練,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學生以觀察教師的高低手勢進行高低音區(qū)分,教師將手臂抬高,則意味著高音讀法;教師將手臂放低,則意味著低音讀法;教師將手臂放平,則意味著正常讀法。學生被這種教學模式深深吸引,也間接鍛煉了學生對改單詞的理解和運用。
二、面部表情在語音教學中的運用
語音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可是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對語音教學感到頭疼尤其是音標的教學。確實,不停讀、背誦那48個國際音標是一個單調(diào)枯燥的循環(huán)過程,再加上每個因素之間發(fā)音的相似性使得孩子們難于辨別和區(qū)分。如果我們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反復機械地朗讀,孩子們會顯得十分被動,甚至放棄。這時候生動的面部表情成了教師的好幫手。比如教師在讀元音[ɑu]時,可以揚著頭模仿獅子吼叫的發(fā)音“嗷,嗷”。又如,在讀前元音[?覸]時,應該減慢語速,盡量張開嘴巴,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嘴形。面部表情讓語音教學更加直觀,孩子們易學易懂。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對語音教學倍感擔憂,尤其是對音標的教學。同時,音標的教學又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過程。如果只是單純的硬性背誦48個國際音標,這是給小學生增加了一定困難。所以,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采用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簡化教學流暢。體態(tài)語言中的面部表情為教師所利用。例如,在教讀音[?覸]時,教師盡量張開嘴巴,通過讓孩子們觀察嘴形,進行模仿教學,使得學生很快掌握讀音方法。所以,體態(tài)語言中的面部表情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對枯燥內(nèi)容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培養(yǎng)。通過朗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從而增強對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朗讀訓練時,教師可以運用面部表情來引導學生如何朗讀。比如,應該升調(diào)的疑問句部分,教師可以揚起眉毛做出疑問的表情,讓學生通過表情來讀取教師的意思表示。又如,讀到感嘆句的時候,教師可以表情深邃,來傳達意思表示。通過教師的面部表情傳達信息,學生讀取語音語調(diào)的信息,輕松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言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教師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鄧術新.課堂中教師體態(tài)用語綜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