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梅
摘 要:新課改在小學教育中的不斷深入,使得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認識到了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主動參與度,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小學數學和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習興趣,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來分析如何將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主要就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巧妙地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將課程的結構和資源實現最大化地利用,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對信息的加工能力。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從教學的方式出發,力求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創設情境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進行實物演示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實物演示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認識到所要教授的知識點,更加全面、清晰地發現其中隱藏的問題,并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和改進自身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來投放三角形的面積圖,引出問題:“為什么三角形的穩定性比其他圖形大呢?”而后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所能見到的三角形,在學生進行問題思考的時候,教師就是在進行學生的積極性調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七巧板來自己動手制作圖案,通過制作三角形和正方形來認識哪個穩定性更強,最后教師再深化教學內容,進一步進行三角形知識點的講解,并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將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生活虛擬化場景
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實際的生活場景,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將生活實際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自主學習,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有效資源來構建學習框架。而利用信息技術就是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聯系生活,通過生活與課堂學習的聯系,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的道理。例如,在教授相遇問題這節內容時,教師首先就要考慮到實際生活中我們會如何遇到這樣的問題,而后再進行課件設計,將重難點知識劃分出來,用多媒體將知識點中較為抽象的部分通過動畫展現出來,也就是將場景生活化、虛擬化,通過動畫中兩個人物的運動來表示他們的前進狀態,更加直觀和形象化,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的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要不斷創新思維,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需求。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有效地將小學數學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才能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對抽象的知識進行理解,并且將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摒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會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從而加入到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熱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