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應從關注少數的優等生向關注全體學生轉變;從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從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由重單一評價向重多元多維評價轉變;由重強記知識向重培養創新精神轉變……總的說是突出“全體”和“發展”。現本人經學習大量教學理論后,從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了構建“突出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一些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三維”目標并重,重視教給方法
教師在落實教學目標時,非常容易做到關注知識,但關注過程與方法卻容易被忽視。因此有必要特別地提出重視教給方法。
1.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教師要預留時間讓學生先自學,讓學生試著提出問題,學生質疑有困難時教師再示范引導,如,教學生從課文題目質疑、從人物語言質疑、從人物動作上質疑、從人物外表描寫上質疑、從細節描寫處質疑、從環境描寫中質疑、從特殊符號質疑、從對比中質疑、從結論中質疑等。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上的教學流程可以是:(1)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問題;(2)教師示范,引導學生提問題;(3)師生共同小結提問題的方法;(4)學生根據小結出的方法再實踐。
2.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語文課要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法、聯系生活實際法、動作解詞解句法、圖示法、換詞法等;要教給閱讀的方法,如提問法、品析符號法、表演法、展開想象法、刪加法等;還要教給寫作的方法,如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大量閱讀積累語言素材、細致閱讀學習表達技巧等。課堂上的教學流程可以是:(1)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分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解決;(2)肯定學生的努力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的方向;(3)引導學生小結解決問題的方法;(4)激勵學生遷移運用方法。
3.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
教師應引導學生先肯定同伴的優點,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鉆研的精神等,再提出改進的建議,讓同伴有信心與勇氣“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4.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
合作學習不但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更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能力。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教給學生逐步掌握與人合作的方法,形成合作的能力。如:(1)傾聽別人的意見;(2)以誠懇的態度對他人觀點質疑;(3)補充更正別人的結論;(4)求大同存小異,欣賞同伴。
二、教與學的時間安排:教與學的時間應前少后多,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教育家魏書生就提倡做一個“懶惰的老師”,教出“勤奮的學生”。作為教師在課堂上少講一點,學生就能多講一點;教師少做一點,學生就能多做一點。教師把機會讓給學生,學生能力就提高快一點。教師在課堂上時間的安排要考慮到這幾個方面:學生自學質疑的時間、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教師講解點撥的時間、學生反饋后師生小結的時間、習得知識與方法后遷移運用的時間。總的原則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為了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思考、交流、實踐,可考慮將師生活動時間、活動量的分配為教師占三分之一以下,學生占三分之二以上。
三、課堂教學的方式:“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促進全體學生發展
“點”是教師引領個別學生在全體學生面前做示范,“面”是教師組織全體學生模仿“點”的學習形式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在“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利用各種手段向全體學生提出相關要求,讓全體學生在課堂上時時有事可做,最后人人會做事。例如,習作課《我的小伙伴》,老師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當模特兒,再請他的好朋友描述模特的外貌、性格特征、興趣愛好,講述體現模特性格、愛好的事件等,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學生說得更生動、形象、具體。在學生說之前教師就先對其他學生提出聽、想、說、做的要求。此環節是點的教學,但教師也要采取各種手段讓“面”上的學生全部參與教學活動。此學生說完其他學生補充或提建議,師生小結方法后全班同學依照方法進行同桌間的交流,這是“面”的教學,通過“點”教學的示范,引導“面”上的學生學到技能與方法。
四、課堂學習的方式:自主學習與合作互助相結合
“為學生提供充分思考、充分交流、充分實踐的機會”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現重點談合作互助學習的模式。(1)互相給生字詞正音、互改生字詞;(2)互讀課文,共同提高朗讀水平;(3)互相提問題、解決問題;(4)互練口語交際;(5)互改習作,互提建議;(6)互相評價學習效果;(7)合作小結學習方法等。每節課都保證既有師生互動方式,又有生生互動方式,用互動來達到人人參與學習,人人得以發展的目的。
五、練習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練習,分層評價
為了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課的學習中都能有成功的體驗,我們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訓練:一是學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的訓練;二是學到知識后應達到的基本技能的訓練;三是知識與技能最大統一的拓展訓練。學困生做第一層練習,中等生做第一、二層練習,優等生做第二、三層的練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采用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使每一個學生都達到適合自己的目標,都嘗到成功的體驗。
六、課堂評價的模式:實現多元評價,多角度評價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協調者,要積極構建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元多維評價,以達到促進學生深層發展的目的。所以評價可以這樣構建:(1)教師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作出價值判斷,要激勵和引導學生向前發展,使評價不成為活動的終結,而是深入活動的開始。(2)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發現優點,正視不足。(3)生生互評。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相互評價,多向交流,使集體智慧得到升華。(4)多角度評價。如評價學習方法、思考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的結果、合作方式等。將評價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能力、樹立學生信心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通過評價“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