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往往在于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課堂學習方法的探究,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現階段,隨著教材編制工作的日益完善以及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同樣也可以做到科學規劃、有效探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背景下,對如何實現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進行分析,為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激發興趣;豐富內容;探究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組織同樣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重點內容,低年級基礎文化知識的積累對于日后的語文課程學習有著顯著的影響。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文化基礎知識還處于積累的起步階段,加之學生學習的自律性不強,學習方法的不成熟,小學低年級高效課堂的組織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困難。因此,在現階段,一線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方式的探究,對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有著顯著的意義。
一、根據課程內容安排,設立有效的主題情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學習的自律性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如果課程內容過于枯燥或者是教學內容過于模糊化,學生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懈怠感,進而語文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整個課堂的有效性也無法凸顯出來。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并在備課時進行有效的思考,根據教材內容來為課程設立必要的主題情景,以情景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小鹿的玫瑰花》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的寓意來為學生設立“探尋心中的玫瑰花”這一主題。在主題情景的幫助下,學生對于心中的玫瑰花產生了疑問,進而逐漸產生了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的欲望。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再借助兒童寓言故事形式的課文,結合主題情景講授知識。主題探究的欲望與課程內容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課文學習的興趣逐漸被激發出來,進而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二、以生活素材結合互聯網資源的幫助,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
隨著互聯網資源的不斷豐富以及小學多媒體教學工具配備工作的完成,一線語文教師在實際備課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與網絡中的教學素材相結合,進而作為課程教學的補充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這種有效的素材搜集使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樣變得豐富化,學生在實際的課堂學習中由于知識呈現方式的多樣化、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知識的拓展性,其課堂參與程度以及聽課效率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丑小鴨》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常識并在網絡中搜集天鵝成長的紀錄片,進而在語文課堂組織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課文中的描述,強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印象。這種教學資源的配備一方面使得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的充實;另一方面,教師也改變了傳統語文知識傳授的方式,使得學生在不同的途徑下獲得知識的補充,進而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再一次的保障。
三、設立課堂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
除了在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方式方面的探究,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積極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思考。低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學習耐心、解決困難的毅力都非常欠缺,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不能認真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其對于語文知識的探究也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實際課堂的組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文內容準備充分的小問題,一方面,在課堂上以提問的形式隨時督促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認真聽課;另一方面,也以課堂提問的方式來逐步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究,進而在低年級階段就逐步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拓展性。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有效開展對于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方法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學生本身自律性的欠缺加之教學內容的單一化,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還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對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組織工作做探究,首先,根據課程內容安排,設立有效的主題情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其次,以生活素材結合互聯網資源的幫助,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最后,在課堂中設立課堂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進而在多方面措施的推動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的有效性得以保障,整個語文教學效果也能夠得到合理的
提升。
參考文獻:
[1]洪興.淺析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高中版,2014(03):95.
[2]康志斌.小學低年級段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4(1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