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慶寶
[摘要]影視表演來源于戲劇表演,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影視表演的包容性更強而和戲劇表演有著很大的區別,在語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但是總的來講,影視語言和戲劇語言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關鍵詞]戲劇 影視 語言 異同點
在模仿戲劇表演后產生的影視表演,從誕生之初,就和戲劇一脈相承;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電影分離成一種獨立的藝術,展示自己獨特的特點,但是要想讓電影和戲劇繁榮的發展下去,那么兩者之間少不了學習和借鑒。筆者在本文中對影視語言和喜劇語言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期達到豐富戲劇表演各影視的目的。
一、概念分析
1、戲劇語言。它是指由劇作家寫出形象不同的各種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下,和特定的對象為了特定的目的,根據人物的所見所聞、感覺、想象等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戲劇語言是以生活語言為基礎,是經過再加工、再創作的藝術語言。
2、影視語言。這里論述的影視語言和視聽語言不同,筆者僅僅對影視作品中的語言因素進行分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臺詞。演員在演電影的時候所說的語言要具有生活氛圍,同時要投入進去很自然的說出,不能有太多的夸張和做作,有的時候比生活更甚。影視語言也有很多類別如對話、獨白、敘述等,其作用類似于戲劇中的對話、獨白和旁白。
二、兩種語言的相同點
1、語言的制約性。雖然影視表演、戲劇表演都是來源于生活,但是也不能對生活進行一成不變的復制,要對生活進行精煉和濃縮,因此,生活語言和影視語言以及戲劇語言不可同日而語,它們必須建立在一個預先寫好的簡明扼要的劇本中。對于戲劇和影視來講要想正常的開展,就必須有劇本的統領,導演、舞蹈、攝影、音樂、演員等都不能例外的服從于劇本的“調遣”。也就意味著,導演和演員是在劇本創作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原始的劇本對導演、演員的二次創作具有較強的約束性。因此,無論是電影語言還是戲劇語言不能沒有約束,不可以讓演員不顧一切的胡說、瞎說。不可否認,現實中常常因為演員和劇作家之間或文學整體的偏差而沒能很好的對其進行把握,沒能對加進去的語言進行很好的審核,給影視作品或者戲劇的整體風格帶來麻煩,這對人物形象的準確塑造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不是專業的、負責任的做法。
2、語言的行動性。就影視、戲劇來講都屬于行動藝術,其核心的表演就是一連串設定好的動作。缺少了動作,就無法進行表演,無法鋪開故事情節,因此,兩者需要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快速的展開人物的行動,制造尖銳的矛盾和沖突,這樣才能對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等進行解釋。在影視作品或戲劇中,語言的行動性起到的作用是血脈的關系,它在故事情節發展的推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每個劇本都會給角色設定不同的沖突,成為人物性格表現的突破口,對矛盾的態度和反應,能把他心理的刻畫、人物的性格等充分地展示出來,用這種方式可以讓角色之間的關系、情節等不斷地推進。
3、語言生活自然。刨除某些特殊主題、體裁、風格的戲劇和影視作品外,在表現現代生活的影視作品和話劇表演所使用的語言都是一樣的,使觀眾明確和清楚地了解劇情、對人物進行深刻的理解,從而對自身有一定的思考和啟示,出于這樣的目的,就要求語言簡單、容易理解,來源于生活,可以自然的表露,在某些時候可以口語化。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部影視作品和戲劇的語言都必須生活化、自然化、口語化,如古希臘悲劇詩意的語言和一些先鋒戲劇、古典戲劇等,其語言風格要根據劇本、題材、風格、導演來決定。這是一種例外,但是并不代表在語言上他們就可以任意表現,藝術源于真實,真實有時又來源于藝術,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達生活。所以筆者認為對展現現代生活的影視作品、戲劇中的語言口語化,可以讓他們充滿生活的氣息,同時還可以讓觀眾有一種自然的親切感。民間語言,如成語、諺語、俚語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要進行適當的處理,這樣才能發揮口語化的作用。同時,我們還需要要重視語言的標準性和純潔性,注重對生活語言進行提煉,然后再次加工,這樣才既不失生動的藝術風格,且又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三、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
1、聲音的達遠性。不管是戲劇還是話劇都是舞臺表演的一種,他們對語言的要求更高,不僅需要響亮,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這樣才能保證在劇院最后一排的觀眾也能清楚地聽到,也就是說戲劇語言需要一個良好的達遠性。影視語言卻不是這樣,對影視語言音量大小進行控制的是錄音師,因此,演員在表演的時候并不需要用太大的聲音說話,對他的要求只是清楚、自然。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一些設備可以完美的解決演員的音量問題,一旦說話的聲音太大,還會導致聲音失真、多噪音等情況,給后期的處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語調的鮮明性。影視語言的夸張程度明顯低于戲劇語言。因為在鏡頭前表演和在舞臺上表演顯著的區別就是,舞臺上對細節可以很好地隱藏,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一些小的動作可以減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話劇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必須著力于刻畫人物的鮮明性,要求他們充滿活力,情感真摯,在語言處理方面也必須加強透明度。有些重音被強化了、停頓放大了,語言速度放緩了,甚至一些語調和生活中表現的也不一樣,這些有悖于生活中語言的效果,在舞臺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中,都會出現和生活中一樣的效果。只有這樣,觀眾才能夠確切的感受到,不然,要是過度的追求生活化語言,那么就會把臺詞原本的魅力給掩蓋,臺下的觀眾也會對臺上的表演提不起觀看的興趣,舞臺表演藝術就會出現吸引力不足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在影視表演中是不會出現的。經過電視屏幕特殊的處理,極大地拉近了觀眾和演員的距離,導致很多細節被無限的放大,一些微小的動作觀眾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時候,對語言進行處理的時候,就需要格外的認真和精確,不夸大處理,否則,就會導致聲音過大而且格格不入。在生活化、真實化等一些細節的處理被強化了,唯有如此,影視語言才能和觀眾所處的極具生活化的場所相適應。
3、語言的連貫性。一些人認為,戲劇是演員的藝術,影視是導演的藝術,這樣講非常的準確。戲劇表演不管你在臺下怎樣排練,進入舞臺后,就需要演員們發揮作用,不管如何,從開始到結束,一氣呵成,也就是說舞臺語言的連貫性很強。在這個層面上來看,演員情緒的調動上舞臺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和戲劇相比,影視則是剪輯的藝術,兩者之間表演的側重點和難點就發生了偏離,影視表演的制作更復雜,同時還受到時間、演員、環境等的限制,人為的對其進行分割,可以這樣講,影視作品的表演是一段一段進行的,最后經過編輯剪接形成一部作品。因此,影視演員就需要在這一段一段的表演中,對人物的形象刻畫等要堅持一致,角色的形象和氣質不能出現較大的偏差。
4、語言的變動性。上文已經論述過,戲劇表演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排練、合成,最終公開表演,這就導致它的固定性比影視表演要大,在表演開始的那一刻,所有未知的因素都會對演出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每個演員都試圖確保演出的穩定性,一旦演出劇本被固定下來,任何一個演員都不可以對其隨便的添加或者修改,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戲劇作品的整體。但反過來,因為戲劇是不可復制的,那么就必須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現場表演來對戲劇進行傳播,因此,演出的每一場都當做第一次演出,認真地把角色刻畫好,以期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優秀的演員都會在每一場演出開始給自己找到新的興奮點,以便于展現戲劇的原始性。
影視演員在現場表演的時候,并沒有觀眾,面對的是攝影機,臺詞等具有較大的可改動性,要是出現了情況,只需要重拍就可以解決,并不能影響到最后作品的質量。許多優秀的演員還會根據需要適當的添加或者進行小幅的改動,以滿足實際情景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加戲,甚至臺詞經過演員的修改或者臨場的發揮,效果比原來劇本還要好。但是影視作品一旦制作完成,其變動性幾乎為零,只是進行機械的復制傳播,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總之,影視表演來源于戲劇表演,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無論是不是一樣的,我們都應該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夯實自己的表演基礎,再對兩者之間的異同點進行探索,然后,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的情況,在影視表演和戲劇表演中靈活的運用各種語言的技巧,以便于更多鮮活、生動藝術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