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蓋海紅
摘 要:全球信息逐漸一體化,會計電算化核算成為發展主流。電算化在給會計核算帶來便捷的同時,隨之而來得也給審計提出了新的問題和要求。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實條件下的審計趨勢,同時要求審計人員應具備更高的計算機水平。因此,會計核算將手工轉入到以會計電算化軟件操作記賬的賬務處理程序。因為這種改變,也必然帶來新的電算化核算風險,由于我國對會計電算化數據條件下審計方法研究領域才剛興起,對其審計理論的研究和實踐認識還不充足。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審計方法;現狀
當今社會以網絡信息數據為代表的信息化生活已經覆蓋生活每個角落。智能網路數據已成為時代的主角。全球信息逐漸一體化,會計電算化核算成為發展主流。電算化在給會計核算帶來便捷的同時,隨之而來得也給審計提出了新的問題和要求。
雖然近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單位都采用了電算化核算,但多半還是以財務部門為核心,模仿手工核算,只是錄入財務軟件數據,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一般不夠關注核算軟件的數據處理流程和控制功能、軟件維護等。憑證輸入,生成,賬簿輸出等多按批處理進行,沒有實時處理,所以審計人員仍以手工方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一、會計電算化數據條件下審計方法現狀
1.繞過計算機的審計過程
繞過計算機的審計過程,是指審計工作人員忽略計算機操作內部控制處理,就只對輸入的財務核算數據和打印出來的紙質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資料進行審查。從審計工作計劃的編寫到實施審計工作程序,仍然采用原有手工審計。等計算完成記賬程序再打印出會計憑證、現金、銀行日記賬、各類明細賬、科目匯總表等資料,再由注冊會計師以手工審計方法對紙質審計線索反向審查進行。由此可見計算機僅僅充當了輸入和輸出的工具,只是有之前的人工手寫變為打印機打印輸出,這樣就是繞過計算機的審計過程。由此,審計人員仍以紙性介質保存數據運行軌跡,仍采用手工方式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2.電算化審計法規發展滯后
我國已發布了多部政策、法律和法規對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與管理,并且提到了如何保留審計線索和軟件開發時如何加入審計接口等多個措施,但多數政策法規仍然是是針對電算化工作發出的,并不能滿足審計新要求。因此,必須以從電算化審計方法考慮為出發點,結合電算化審計實際狀況從審計的原則、方法、策略等都加以規定,使注冊會計師在開展審計核查工作時有章可循,并達到使法規與會計法相融合。
3.專業審計軟件市場缺乏完善
目前,審計軟件開發周期比較長,成本價值高,市場占有率小,專業開發財務軟件的公司,對審計軟件興趣不高。整個軟件市場缺少高質量的通用財務軟件來配合審計工作的使用,這也使審計工作只能停留在繞過計算機進行審計核查階段。
二、會計電算化數據條件下審計方法風險
1.軟件系統安全風險
軟件系統安全風險指審計軟件本身就存有缺陷而造成風險。新程序的不斷出現和會計核算軟件不斷成熟和深化,財務軟件也在不斷升級優化,而審計軟件并不能跟上發展形勢。因此,這種不完善發展導致數據存儲系統故障,使審計數據出現異常存儲幾率增大倍數。另外,審計軟件升級程序滯后,有可能使歷史數據很難提取,使審計工作中的實質測試只能依靠歷史文檔記錄,不但降低了審計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審計風險幾率。
2.人員操作存在風險
人員操作存在風險包括審計系統的軟件操作、技術實施和開發人員在工作中因為主客觀原因造成的風險。或因業務不熟悉、知識了解不全面,遺失審計證據,導致出現審計風險。
3.運行環境安全風險
會計電算化運行環境常見風險有:數據庫中資料破壞或刪除,數據資料不能恢復,數據庫癱瘓;硬盤加密不安全,使其失竊;錄入信息系統的數據被篡改或虛假電子資料;網絡病毒破壞電算化的數據、硬件及程序,損壞系統的內在功能,導致系統崩盤;這些因素直接能導致電算化審計運行環境造成威脅。本身會計電算化就存在設計,運行等相應缺陷,再加上安全原因限制,使會計電算化審計方法難以在既安全又穩定的環境中運行。
總之,會計電算化實施改變了原有的審計方法方式,增加了審計審查內容,審計人員也應具備更高的操作技能。審計工作應該向被審計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移動和深入系統穩定與安全也直接關系著輸出打印的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其二如果不考慮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檢測,只對財務核算數據進行審核,審計風險也會大大增加,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需要進一步解決會計電算化數據條件下審計方法現狀問題,越來越迫切。
參考文獻:
[1]劉苗苗.信息系統審計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1:15-20.
[2]孫立輝.會計電算化審計的策略[J].審計月刊,2009(5):31.
[3]汪路明,胡振江.會計電算化[M].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