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倪雯佳 /撰文: Flora /形象:華一/模特:朱佩玲、鄭蘊姝(both from 龍騰精英)/攝影:高繼華/設計: Joyce
關掉重來,誰說是認輸!按下重啟鍵,開始新生活
編輯:倪雯佳 /撰文: Flora /形象:華一/模特:朱佩玲、鄭蘊姝(both from 龍騰精英)/攝影:高繼華/設計: Joyce
我們的工作、戀愛、生活等各方面有時候難免會像生病,怎么使勁都沒法恢復“健康”。這時候,與其想著修復,不如干脆按下重啟鍵。聽著有點灰心喪氣是不?不不,放棄一切從頭開始可并不意味著你就是逃避的懦夫哦。重啟,很可能是當下的你能做的最好的決定!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某種狀態中,想擺脫、想掙扎卻動彈不得。比如你極其努力地為一項工作投入心血、時間和熱情,心里想著或多或少會得到某些獎勵。結果工作成果很受認可,老板卻不痛不癢地說聲“繼續努力”就走了。這時候不管換成是誰,心里的小天平都會打翻呀!好在你很會自我激勵,你給自己灌了兩口雞湯:不要抱怨,要有耐心,心懷希望,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但現實就是那么“赤果果”的骨感。你的嚴苛老板絕不會基因突變般地突然給你升職加薪,你那又懶又自私的男友也不會因為你燒了一頓愛心晚餐而對你加倍珍惜。對于這種種無能為力的現狀,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了。我們并不是鼓勵你把辭職信扔到老板桌上,或者把男朋友的家當全部扔出去,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重啟你的目標。在某些時刻,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選錯了方向,或者這個目標并不適合自己。
但是為什么人們害怕這種重啟呢?心理學家這樣解釋,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并沒有讓自己開心起來,要人們承認這點很難,因為這是內心的對峙,會造成心理的挫敗感。目前二三十歲的女性普遍承受著這種心理壓力。在感情上、工作上,明明知道目標讓自己痛苦不堪,但是仍然堅持著。這里面就有你我她。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讀到這里在暗暗點頭,那么恭喜你,你已經越過第一個障礙。接下來我們將邀請和你一樣在都市里努力生活著卻遇到一些“停頓”的女性,來分享她們是如何暫停再前行的。
我的故事:
Tracy,來自無錫,今年25歲。她說:“我考上國內頂級大學的會計專業,當時真的好開心。在學校里,我拼命地學習,一心想著學好專業知識,去夢想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畢業后終于如愿以償,在工作了兩三個月后我就有種厭倦感,沒有了干勁。我不喜歡我的工作,但是卻說不清為什么。我不想跟父母講,甚至我的朋友也沒說。因為朋友們總說她們好羨慕我的工作。接下來的18個月中,我每天期盼著這種厭倦感能快點過去。然而事實上它在愈演愈烈。有一天晚上喝了點小酒,我在朋友們面前脫口而出:我討厭我的工作!說完之后就頓感輕松。我等著她們評論我,結果她們居然沒說什么。我忍不住想,自己為什么要到現在才向她們說真話。周一上班,我就交了辭職信。盡管放棄這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我知道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理理思路:
發現自己的選擇和原本設想的不一樣,這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特別是你還是歷經挫折才走到這一步。在這之前你滿心歡喜地和朋友、家人談著這個新工作,突然發覺自己不喜歡了,自己都很難理解,何況朋友和家人。但事實上你應該明確的一點是:他人沒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關心你的生活。別在意他們的意見,你會走得更輕松。
接下來這樣重啟:
“如果你百分百確定家人和朋友不會同意你的做法,那么就不要去問他們的意見。”我們這樣建議Tracy,“相反,你可以把這個勇敢的新想法分享給那些會支持你并且為人誠實的朋友。”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這是你自己的生活,最終是你自己說了算。做一個讓別人都高興而自己受煎熬的決定可不明智。事實也證明了Tracy的選擇非常不錯,半個月后,她去了一家還在創業初期的私企,聽起來沒那么拉風,但她每天工作得熱血沸騰,好不滿足。


我的故事:
26歲的Cassie在一家跨國公司找到了一份PR業務總監的工作,公司駐地在迪拜。Cassie無比興奮,她想象著以后的生活應該是“穿著一身設計師款的OL裝,到了周末就去泳池游游泳”。但是到了那兒,面對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一下飛機就開始干活,做的是很低端的行政工作,就是為客戶做一些文書工作。并且,一天要工作12-15個小時。我找老板去理論,他找了很多借口搪塞我。我又等了6個月,每周工作6天,就算這樣,每天的生活還是幾乎入不敷出。我沒有時間去交朋友,所以在異國他鄉也談不上有支持我的朋友。我有想過回家,但是一想到回家就要一切從頭開始,找新的房子、新的工作,我就開始害怕。于是我又堅持了一年。最后,我終于還是辭職了。我在機場里大哭了一場,后悔為什么不早點走人,讓自己一直孤獨地受折磨。回想過去,我一直有點頭腦空白。但我現在常常這樣想,管他什么職業發展、職場聲譽,自己合不合適才是最最重要的事啊!
理理思路:
一心想著在事業上大展宏圖,我們往往會忽視甚至壓抑那些慢慢顯露出來,卻真實無比的負面感觸。但一旦爆發,縱使再多耐心也不可能堅持下去了。可是要說放棄,真的好難。因為改變令人恐懼。絕大部分人覺得改變的過程太艱巨,是因為大家害怕未知。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對癥下藥,把未知變成已知。
接下來這樣重啟:
如果你害怕重新開始,我們建議可以研究起那些你還不懂的。無論你是要擺脫單身,還是換城市生活、換行業工作,在擺脫現狀之前找出你自己能做到的、能確認的。在游泳前,人們都會把腳先伸到水里適應一下水溫。改變也是一樣。參加一些短期課程,讀相關書籍,擔當相關行業的志愿者,和業內人士多聊聊天,由此帶來的似曾相識感會增長你的自信心。這一步并不難,卻是我們了解所有未知的關鍵一步。Cassie最終用2個月的“待業女青年”經歷換取了一個短期深造和全新出發,我們都認為很值得。
我的故事:
“我以為兩個人相處都是這樣的。”Emily這么跟我們講道。這個來自石家莊的33歲女孩說:“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那么你就要學會原諒、遺忘,并給予他想要的一切。但事實上,我和男友在漸行漸遠。我們的任何討論都會以吵架收場,每次都是我去道歉換來暫時的和平。我們也嘗試過溝通,嘗試通過朋友來調節。他也許下了很多承諾,但是一個都沒有做到。為什么我們不能痛苦地分手呢?因為我們彼此的生活緊密地纏繞在一塊兒。我們熟悉彼此的家人,擁有共同的朋友,甚至一起擁有一處房產……后來我終于跟一個好朋友傾訴了煩惱,一年后我決心離開他。之后我感覺心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終于有機會可以開啟新生活了。現在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快樂,這是我目前所有人生階段里做出的最好的決定!”
理理思路:
當你感覺再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心里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你:“再等等,等到明天、下周、下個月……情況就會好轉起來的。”其實有這樣的想法再正常不過。遇到不理想的階段,我們當下的反應就是再堅持下去等情況變好。但是堅持著堅持著,我們就會變得麻木,最后完全意識不到自己這么痛苦,就是因為一直在艱險之路上一條道走到黑。認清現實吧—如果你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事情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那么短期之內它也很難好轉,或者說根本不會好起來。
接下來這樣重啟:
等待變化,這是我們通常會走的第一步。但要是你心里還不肯放棄怎么辦?那么給自己設定一個deadline吧,在這之前你要盡力和當事人真誠溝通,一旦過了deadline,你就要理智地分析,事情到底好轉了嗎?有沒有達到預先的期望?如果沒有,那么最好還是選擇抽身而走吧。像Emily這樣“及時止損”,新生活正在等著你呢!
我的故事:
25歲的小七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一個關于健康生活的微信公眾號,他們在工作之余精心維護,也是忙得不亦樂乎。小七告訴我們:“一開始,這個號起步得還不錯。我們發布各種健康奶昔的制作、瑜伽課堂等。但是6個月過后,我們都覺得有點才思枯竭,做起來越來越吃力。我們開始指責對方寫的東西不好,這是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我們發現,不管發布多有意思的文章,我們的粉絲數再也沒有增長過,閱讀量也日漸減少。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倆花費了很多精力,也投入了不少金錢,現在我們寫的文章居然連評論都沒有一個了。為此,我們去請教一些大V,他們建議我們換一個內容方向。這個建議被我倆否決了。直到有一次我在等車時,像普通讀者一樣讀我們寫的文章。我看到了很多錯別字,很多地方寫得畏畏縮縮,讀起來感覺在吃一道難以下咽的料理。我這才意識到,可能這個公眾號真的不適合我。當誠實地向自己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的寫手后,我頓感釋懷。如今,我們已經關掉這個公眾號。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在職寫作提升班,希望大家以后能讀到我的好文字。”
理理思路:
在感情、事業或其他方面投入全部精力、熱情和擁有的一切,會讓人心理疲憊,可一旦成功,那一定是值得的。但若不成功呢?當你意識到自己不是天生有才,或者即使百分百努力也一無所獲,這些都是很難面對的現實。但其實你真的無需在各方面都是高手,有不足和缺點是正常的。如果發現自己并不擅長,或者這個事業有損健康,最好面對現實,按下重啟,然后move on!
接下來這樣重啟:

“當你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天生有才,或者即使百分百努力也一無所獲—很難承認自己的不足對不對?嘿,誰都不是天才,輕裝上陣,按下重啟,你反而有可能展翅飛翔!”
如果發現自己的水平有欠缺,不能勝任某項工作,那么最好制定一個時間計劃來培養提高自己的技能。要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上,多想想你希望接下來達到什么水平,而不要總是執迷于“唉,我好沒用,這些都不會”。小七以身示范了一條非常有效又有益的重啟之路—承認自己不會,果斷處理失誤,然后盡力去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