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宋代美學視野中的杜甫觀

2015-11-05 06:59:10梁桂芳
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美學

摘 要:由唐入宋,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在這一背景下,宋代美學以自己的獨特視角重新解讀了杜甫:將其剛健的人格精神和詩學風貌沉潛為整個時代的美學底蘊;以其沉郁氣質(zhì)約束自我重塑了一個老樸、平淡而不乏典雅的老杜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杜詩的世俗化傾向也得到進一步發(fā)揚。這些貌似不相協(xié)調(diào)的側(cè)面有機融合為一個整體,折射出了宋代美學的絢爛多姿。兩宋美學對杜甫的多層面接受,是在時代文化制約下一種合理的再“發(fā)明”。

關(guān)鍵詞:宋代;美學;尊杜傳統(tǒng);杜甫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6248(2015)04-0119-06

由唐入宋,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發(fā)生了一次巨大轉(zhuǎn)型,熱烈開放、自信閎放的大唐精神逐漸被理性內(nèi)斂、淡雅幽邃的宋代美學所取代。這一轉(zhuǎn)型醞釀于中晚唐,拓展于北宋前期。宋初,革故鼎新,文化界亟需典范,有唐巨擘諸如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乃至“姚賈”等,均被作為“候選人”重新加以審視,而只有杜甫,以其高尚的人格精神及地負海涵、千匯萬狀的作品契合了宋代文化的衡量標準,最終成為宋調(diào)的不祧之祖。

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一組最混亂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行動,由于被吸引到一種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常會通過不可思議的形態(tài)轉(zhuǎn)變,體現(xiàn)該文化獨特目標的特征。”[1]作為前代遺存的文化因子,宋人在將杜甫奉為表率的同時,也對其重新加以考量和改造。宋代審美中的杜甫,其諸多側(cè)面或被強化、變異,或被淡化、擯棄,最終定格為承載其時代精神的美學范式。

一、凌云健筆意縱橫——剛健的美學底蘊

趙宋王朝是在經(jīng)歷了唐末五代的長期戰(zhàn)亂后建立起來的。五代時期,王朝急遽更替。53年間,易八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倫理綱常,特別是君臣一綱,遭到嚴重破壞。為重整倫常,統(tǒng)治者大倡儒家學說,旌表了大量忠孝節(jié)義之士,甚至包括政敵,如在趙匡胤登基時為后周死難的韓通等。士大夫們也以此為契機試圖復(fù)興儒學,重新建構(gòu)理想的審美人格。

在儒家倫常、仁義學說影響下,宋代美學首先呈現(xiàn)出一種道德化的審美形態(tài),推崇至剛至堅的人格之美,即具有忠義精神和道德上自覺、自律的楷模。宋人審視過很多“典范”,如李白、韓愈、白居易等,但只有杜甫完全滿足這一需求。杜甫傳承了先秦以來士人重節(jié)操的品質(zhì),不僅忠君愛民、富有使命感,而且其廷爭、棄官、不赴召,終漂泊以死等,更是以實踐的品格,體現(xiàn)出儒家士人的剛健精神。杜甫具有相當?shù)臓奚窈妥月善焚|(zhì)。他自己是:“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歲暮》)勸勉朋友亦云:“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他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婉言謝絕別人送的一床錦褥,頗顯安貧若素、守志不移品質(zhì)。明人沈周《題杜子美像》感嘆說:“貧莫容身道自尊,先生肝膽照乾坤?!倍旁娛菍κ咳酥R階層“道尊于勢”高尚品格的生動闡釋。

宋代士人正面接受、強化了杜甫的剛健人格精神,士風丕變。杜甫在宋代美學中的最初定格就是“一飯未嘗忘君”[2]、“藹然有忠義之氣”[3]的忠愛形象,終成就“詩圣”之說。宋人以杜甫精神自我砥礪,認為操守和氣節(jié)比金錢、權(quán)位乃至生命更值得珍視。蘇軾《馬正卿守節(jié)》載:“杞人馬正卿作太學正,清苦有氣節(jié)。學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齋中,書杜子美《秋雨嘆》一篇壁上,初無意也。而正卿即日辭歸,不復(fù)出。至今白首窮餓,守節(jié)如故。”[4]《秋雨嘆》是杜甫于天寶十三載(754)所作,感嘆秋雨傷稼害農(nóng),而奸臣弄權(quán),蒙蔽天聽,表現(xiàn)出窮且益堅的精神,馬正卿因受杜詩感發(fā)而守節(jié)終生。在國難當頭之際,杜甫精神更是迸射出耀目光彩。愛國名將宗澤因受投降派掣肘,憂憤成疾,吟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句含恨而終;李綱在決心以死報國之際,書寫了杜甫《魏將軍歌》贈義士王周士,以激其氣;文天祥被俘在燕京獄中凡三年余,杜詩時刻陪伴著他,他作《集杜詩》凡五言絕句二百首,《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p>

在宋人眼里,高尚的人格精神貫注于作品,也會呈現(xiàn)出剛健的藝術(shù)風貌,所謂“士之致遠,先器識,后文藝”、“心定則道純,道純則充于中者實,中充實者則發(fā)為文章者輝光”[5]。這是一種“德”性美學觀。宋人最初對杜詩的體認很獨特,以“雄肆豪放”謂之,實啟剛健風格先聲。如孫僅狀杜詩風格雄峻:“其夐邈高聳,則若鑿太虛而噭萬籟;其馳驟怪駭,則若仗天策而騎箕尾;其首截峻整,則若儼鉤陳而界云漢”[6] ,范仲淹贊石延年詩之雄奇乃“大愛杜甫,獨能嗣之”[7],歐陽修言杜詩“豪放”,至張伯玉亦形容杜詩道:“詩魄躔斗室,筆力撼蓬萊。運動天樞巧,奔騰地軸摧。萬蛟盤險句,千馬夾雄才?!盵8]

宋初,崇杜尚沒有形成風尚,在當時為數(shù)未豐的評述中,“雄豪”論杜卻成為一種頗為普遍的論調(diào)[9]。杜詩風格多樣,毫無疑問以雄渾壯麗的陽剛之美為主,所謂“才力之大,筆力之高,天風海濤,金鐘大鏞,莫能擬其所到”[10]。然而這不等于“雄豪”,后者更多了一些峻急粗豪之態(tài)。杜詩之所以被如此解讀,實是時代使然。宋代嘉祐(1056~1063)前后,社會上有一股尚“豪”的風尚:“皇祐已后,時人作詩尚豪放,甚者粗俗強惡,遂以成風。”[11]在時代風尚的變遷中,宋人不斷調(diào)整自我的美學定位,將老杜之“豪”、“健”融會、滲透于怪異、平淡、瘦硬、奇峭等風格中,使剛健逐漸沉淀為一種基調(diào)。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宋人逐步跳出了唐體的藩籬。以“雄豪”稱杜乍看有些突兀,但實質(zhì)上符合時代文化需求,是宋代審美發(fā)展的基礎(chǔ)和必經(jīng)歷程。

二、才思沉潛迫中腸——典雅的美學氣質(zhì)

宋人早期以“雄豪”接受杜詩于美學形態(tài)有奠基之功,但也因其過于發(fā)露漸被擯離,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相對緩和、敦厚、自制的“典雅”觀。正如黃庭堅所說:“詩者,人之情性也。非強諫爭于庭,怨忿詬于道,怒鄰罵座之為也。其人也忠信篤敬,抱道而居,與時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聞,情之所不能堪,因發(fā)于呻吟調(diào)笑之聲,胸次釋然,而聞?wù)咭嘤兴鶆衩恪1嚷蓞味筛瑁懈捎鸲晌?,是詩之美也。其發(fā)為訕謗侵陵,引頸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皆以為詩之禍,是失詩之旨,非詩之過也。”[12]

《毛詩序》言詩:“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黃庭堅“詩者,人之情性也”亦由此而來,卻將其他內(nèi)容一概略去,單取“情性”二字,實質(zhì)體現(xiàn)了其論詩主張的根本轉(zhuǎn)變,即對詩歌批判功能的消解,將關(guān)注現(xiàn)實之意、憤怒嫉邪之情化為忠信篤敬之性,體現(xiàn)出“溫柔敦厚”的詩教觀。在這一代表性觀念觀照下,整個兩宋推崇一種典雅的中和之美。

“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此,不可遍舉。”[13]

司馬光不以詩著稱,對杜詩之議論尤少,上引對杜甫詩藝的唯一討論卻成為宋人論杜的共識,和者甚眾:“其詞曲而直,其意肆而隱,雖怪奇?zhèn)悾儜B(tài)百出而一之于法度……獨得古人之大體?!盵14] “語意涵蓄不迫切,使人咀嚼而自得之,可以亞《國風》矣。”[15]這也是在兩宋文網(wǎng)漸酷、黨爭日盛的時局中,宋人為避詩禍而重新調(diào)整詩歌功能,從而彰顯典雅、中和詩歌風貌的體現(xiàn)。

杜甫《進雕賦表》自言創(chuàng)作“沉郁頓挫”,嚴羽《滄浪詩話》也指出:“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沉郁”的確是杜詩重要風格之一,也是宋人以“典雅”解讀杜詩的重要前提。沉郁,是儒家修養(yǎng)的沉淀,反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則是一種自我克制、深沉低回的美學形態(tài)。作為一位系念家國、百姓的詩人,無論是寫民生疾苦、懷友思鄉(xiāng),還是自己的窮愁潦倒,杜詩都深沉悲慨,蘊涵著一種厚重的感情力量。然而,杜詩是外向的,直指社會現(xiàn)實,多有諷喻批判之辭,非“典雅”可括。如杜甫身歷玄、肅、代三朝,而對這三代皇帝都有所諷喻和批判。他抨擊玄宗窮兵黷武的開邊政策:“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兵車行》)、“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前出塞》其六)他揭露玄宗、楊妃奢靡生活:“宮中行樂秘,少有外人知?!保ā端尬簟罚┧€敢于大膽揭發(fā)肅宗寵信宦官李輔國和受制于后宮張良娣的隱私:“關(guān)中小兒壞綱紀,張后不樂上為忙?!保ā稇浳舳住菲湟唬┧摹锻凇吩姼沁B續(xù)批評了玄宗、肅宗和代宗。

承載著鮮活現(xiàn)實內(nèi)容的杜詩,帶有強大的氣勢和力量,呈現(xiàn)雄渾郁勃之貌。然在宋人視野中,杜詩卻“發(fā)源以治心修性為宗本,放而至于遠聲利、薄軒冕,極其致,憂國憂民,忠義之氣,藹然見于筆墨之外”[16],其情感抒發(fā)含蓄蘊藉,是以治心修性為根本的,其氣質(zhì)“典雅文華”[17]、“主優(yōu)柔而不在豪放”[18],這實際是對杜詩沉郁精神的變異。如同是詠玄宗與楊妃事,唐人多有譏刺,杜甫于其事乃至楊妃姐妹淫侈生活亦深加指責,但宋人卻偏離老杜源于現(xiàn)實、富于批判之精神,以主文譎諫、含蓄蘊藉解讀之:“楊太真事,唐人吟詠至多,然類皆無禮。太真配至尊,豈可以兒女語黷之耶?惟杜子美則不然,《哀江頭》云:‘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cè)。不待云‘嬌侍夜、‘醉和春,而太真之專寵可知,不待云‘玉容、‘梨花,而太真之絕可想也。至于言一時行樂事,不斥言太真,而但言輦前才人,此意尤不可及。如云:‘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不待云‘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而一時行樂可喜事,筆端畫出,宛在目前。‘江水江花豈終極,不待云‘比翼鳥、‘連理枝,‘此恨綿綿無盡期,而無窮之恨,‘黍離麥秀之悲,寄于言外。題云《哀江頭》,乃子美在賊中時,潛行曲江,睹江水江花,哀思而作。其詞婉而雅,其意微而有禮,真可謂得詩人之旨者。《長恨歌》在樂天詩中為最下,《連昌宮詞》在元微之詩中乃最得意者,二詩工拙雖殊,皆不若子美詩微而婉也。元白數(shù)十百言,竭力摹寫,不若子美一句,人才高下乃如此?!盵19]

較之元白,杜詩自然更為蘊藉,然其諷喻之意仍很明顯,以至后世王嗣奭、錢謙益諸人多番致意。但宋人卻對杜詩現(xiàn)實精神極力回避,消解了其批判鋒芒,將其敘述微婉、含蓄處放大,以期使之成為典雅敦厚的典范,貼近宋人“詩教”的審美標準。

兩宋不崇怒張,不尚直露,偏取一種既格力勁健又涵蘊深厚的外柔內(nèi)剛審美形態(tài)。沉郁頓挫、直面現(xiàn)實的杜詩,在宋代詩教觀偏取下,顯示出一派沉潛典雅,與其本來面目有些偏離了。

三、老樹著花無丑枝——老樸的美學風貌

在后人眼里,杜甫的形象可謂清瘦老蒼、窮愁潦倒,如元代繪本《子美戴笠畫像》、清代張駿所摹《詩圣杜拾遺畫像》及今人張大千《杜陵浣溪行吟圖》、蔣兆和《杜甫像》等,杜甫莫不老瘦清癯、愁苦剛毅,而這一形象的定格受到宋代美學的極大影響。

宋人眼中的杜甫,堪稱貧病老丑,絕無少年瀟灑風流之態(tài):“杜陵頭白長昏昏,海圖舊繡冬不溫”(楊時《向和卿覽余詩見贈次韻奉酬》)、“揚云倘許客載酒,杜陵安得錢買驢”(蘇泂《次陸放翁韻》)、“窮杜甫,當時西游乘蹇驢”(鄭清之《碧扇行》)、“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盜賊森戈矛”(王安石《杜甫畫像》);至若杜詩,宋人亦慣以“老”稱之,若“少陵失意詩偏老”( 梅堯臣《依韻和王介甫兄弟舟次蕪江懷寄吳正仲》)、“句法老益練”(蘇泂《夜讀杜詩四十韻》)、“子美骨格老”( 徐積《還崔秀才唱和詩》)等不勝枚舉。

宋代哲學融合儒、釋、道,以“性、理”為中心,是一種高度抽象化、理性思辨色彩濃厚的精密哲學體系,它大大激發(fā)了宋代士人的理性精神,使得宋代審美超越了青春的躁動而臻于成熟之境。兩宋時局艱危,士人雖受到優(yōu)厚待遇,但一直處于黨爭的漩渦中,其憂懼心態(tài)亦少有朝氣,而頗呈“老”態(tài)。擯棄浮華,崇尚理性,得老境返璞歸真之趣成為貫穿兩宋的美學風尚。對杜甫其人其詩以“老”解讀,正體現(xiàn)了成熟期特定的審美心態(tài)。

“老樸”言杜還是宋代文化發(fā)達背景下,對淵深學問、深刻思力的體認,是對一種質(zhì)拙高古之美的刻意追求。宋人極力推崇杜詩老樸之處,特別是其后期拗體詩。據(jù)《瀛奎律髓》統(tǒng)計,杜甫159首七律,其中拗體19首,多見于晚年。而“江西詩派”代表人物黃庭堅有七律311首,其中拗體153首,均老樸瘦硬,把這種老健的形式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了。《峴傭說詩》言:“少陵七律,無才不有,無法不備……山谷學之,得其奧峭”[20],此乃宋調(diào)典型,宋詩正沿此徑一路開拓。

“老樸”言杜本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在杜甫1 400多首詩中,“老”字出現(xiàn)370余次,而白首、衰年、遲暮等含有“老”意的字詞更是比比皆是。然而,細究起來,宋人在強化杜甫“老樸”風貌時,其人其詩頗多變異。中唐至宋初,杜甫多以“落魄詩人”、“狂士”形象出現(xiàn)。杜甫自言“狂傲”:“我生性放誕”(《寄題江外草堂》), “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壯游》)、“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他理想高遠、自視甚高:“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他藐視流俗,不屑矩矱:“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詩亦多灑脫不羈之處,從早期的《望岳》、《畫鷹》至后期《百憂集行》等,均恍惚有“健如黃犢走復(fù)來”(《百憂集行》)郁勃之風,此正盛唐氣象之回響。

杜甫之狂早在唐代已為人所矚目:“郎官叢里作狂歌,丞相閣中常醉臥”(任華《雜言寄杜拾遺》)、“王維證時符水月,杜甫狂處遺天地”(楊巨源《贈從弟茂卿》),這是對杜甫個性的褒揚。至宋,漸鮮有人提及,至新、舊《唐書》均以否定語氣存杜甫之“狂”,后更以老成持重、思慮深沉目之。在宋人眼里,杜甫早已不復(fù)年少不羈、“狂傲”之態(tài)。

青春“狂傲”是杜甫性情極具個性和生命力的部分,是成就一部偉大杜詩的重要支撐,是大唐盛世開放進取文化精神的載體。然而,隨著中唐至北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第三次轉(zhuǎn)型,政局遷替、經(jīng)濟變革、文化嬗遞,士人文化心態(tài)日趨收縮、內(nèi)斂,不符合其審美標準的杜甫之“狂傲”被擯棄,其老成樸拙的一面則被片面放大了。

四、風微煙澹雨蕭然——平淡的美學理想

平淡乃兩宋重要審美范式。有宋一代,不論是文的紆徐、詩的澹蕩、詞的清淡,還是書法的重意、文人畫的簡凈、瓷器的素雅等,均昭示著一種素樸韻深的美學追求。與唐代的熱烈濃艷相比,平淡是宋代審美文化的新質(zhì)。

平淡不是簡單枯淡,實質(zhì)上是一種文人化的美學觀,帶有濃厚的書卷氣:“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若想達到這一境界,必須久經(jīng)打磨,將學識涵養(yǎng)內(nèi)化其中。杜甫曾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上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其詩講求錘煉和用典,被宋人目為“無一字無來處”。宋人以此作為學杜重要門徑,講究出處、故實,提倡煉字、煉意,均透露出濃厚的書卷氣息,帶有文人雅趣。在宋人眼里,讀書、用書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段。要具有雅人深致,“探經(jīng)術(shù)未深,讀老杜、李白、韓退之詩不熟”[21]是不行的。

當然,宋代平淡美的理想范型是陶淵明。一直聲名隱晦的陶潛,在北宋后,被推為“屈原后杜甫前一人”[22],其影響深遠。宋人杜、陶并尊,葛立方謂:“陶淵明、杜子美皆一世偉人也?!盵23]張戒亦云:“自建安七子、六朝、有唐及近世諸人,思無邪者,惟陶淵明、杜子美,余皆不免落邪思也。”[24]陶、杜并尊之際,杜詩在宋人那里也顯現(xiàn)出“簡淡”的特質(zhì)來。宋人論杜,言“張籍得其簡麗”[6],其詩 “有平淡簡易者”、“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25],亦非完全無據(jù)。杜詩確有平易處,其440余首怡情悅性的自適詩,大都簡淡自然,用語也頗通俗流易。然宋人對老杜的“發(fā)現(xiàn)”不止于此,更在于挖掘出其后期詩作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黃庭堅《與王觀復(fù)書三首(其二)》云:“所寄詩多佳句,猶恨雕琢功多耳。但熟觀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詩,便得句法,簡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無斧鑿痕,乃為佳作耳。好作奇語,自是文章病,但當以理為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觀杜子美到夔州后詩,韓退之自潮州還朝后文章,皆不煩繩削而自合矣?!盵12]

歐陽修《病告中懷子華原父》謂:“狂來有意與春爭,老去心情漸不能。世味唯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這堪為杜甫后期心境寫照。歷辭官寓隴后,入蜀的杜甫雖雄心未老,然國勢日衰,豪情消磨,細碎瑣屑的日常生活逐漸成為其詩料。若《水檻遣心二首》、《秋興八首》等,脫略奇險,工拙相半,雖無奇崛的詞匯、炫目的字眼,然融合了杜甫多年的學養(yǎng)、歷練及晚年國勢艱危、孤寂漂泊等復(fù)雜感受,極耐咀嚼,表面平淡而內(nèi)蘊極為深厚。杜詩風格多樣,然學杜奠定宋調(diào)基礎(chǔ)的“江西”諸人,卻覷定此處下手,卓然為兩宋美學典范。

杜詩整體絕不平淡,然正如美國學者薩丕爾《語言論》指出的:“語言只有外在的形式是不變的;它的內(nèi)在意義,它的心靈價值或強度,隨著注意或心靈選擇的方向而自由變化?!盵26]在宋代平淡審美理想的選擇下,杜詩風貌也發(fā)生了“自由變化”,其“平淡”的意蘊日益“凸顯”出來。

表面看來,平淡和“剛健”、“沉郁”、“老樸”等似乎相矛盾,實際上,它是后者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幾乎都經(jīng)歷過由早期的豪健清雄到后期的淡婉從容。“淡極始知花更艷”,平淡美正體現(xiàn)了宋人外枯中腴、沉潛韜晦的文化精神。

五、陶冶村夫成新賞——世俗的美學取向

魯迅曾指出:“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27]這話的含義豐富,但至少可以說明一點,杜甫身上有更多的世俗生活氣息。

老樸、典雅、平淡是文人化的審美理想,代表了宋代忌俗尚雅的文化指向。然而,宋人在雅俗之間,并非只有非此即彼的單一選擇,而呈現(xiàn)出“以俗為雅”、俗中求雅、亦俗亦雅乃至大俗大雅等多元化取向。聞一多《文學的歷史動向》一文指出:“中國文學史的路線南宋起便轉(zhuǎn)向了,從此以后是小說戲劇的時代了?!盵28]“小說戲劇”代表著一種世俗化的審美取向。從整個美學文化史的發(fā)展演變看,宋代處于由雅向俗傾斜、轉(zhuǎn)變的重要時期。

莫礪鋒曾指出:“在六朝時代,詩壇幾乎成了高門貴族的專利品,詩歌題材大體上被局限于以宮廷為中心的狹小范圍之內(nèi)。”少量山水詩體現(xiàn)的也是“雅人深致”,“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則是詩人們不屑一顧的,經(jīng)常寫到雞犬桑麻的陶詩在當時完全被詩壇遺忘”[29]。到唐代,雖有人開始注意到生活中的平凡題材,如王維歌詠樵夫牧童,孟浩然描繪了田園風光,但那只是詩人靜謐心境的點綴,本身不具備獨立的審美價值。只有杜甫在庶族崛起、社會巨變之際,以審美的目光觀照了平凡的生活,從世俗化視角為詩歌開拓了廣闊的新天地,成為引領(lǐng)由雅入俗的拓荒者之一。

所謂“俗”,包括內(nèi)容的世俗性和形式的通俗化。杜詩筆端,包羅萬象,農(nóng)夫、村婦、征夫、戍卒等下層民眾及其生活纖毫畢現(xiàn),庶幾可以盡天下之事。若其《逼仄行贈畢四曜》句云“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憐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又“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等,《杜臆》卷二謂之:“信筆寫意,俗語皆詩,他人所不能到?!北M天下之情事,到他人所不能到,正成就出一代宋詩。杜詩表現(xiàn),既多“當時語”,更多敘事,破體為文,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多戲題劇論,皆開通俗化先聲。黃徹語:“數(shù)物以個,謂食為吃,甚近鄙俗,獨杜屢用”,而宋人模之,不加揀擇:“但見其粗俗耳?!盵30]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中,杜甫是相當關(guān)鍵和重要的一章。他認為杜詩風格詼諧平易,其入蜀后詩更“純是天趣,隨意揮灑,不加雕飾”,杜甫晚年多用“最自由的絕句體,不拘平仄,多用白話。這種‘小詩是老杜晚年的一大成功,替后世詩家開了不少法門;到了宋朝,很有些第一流詩人仿作這種‘小詩,遂成中國詩的一種重要風格”[31]。

北宋喜愛李商隱的楊億說杜甫是“村夫子”,謂其多反映卑瑣的人生和情感,辭藻村俗,不夠華美。然而,隨著宋代美學的定型,杜詩的世俗化得到宋人的全面認可、傳揚,就連理學大師周敦頤、朱熹等人的語錄,也毫無例外地通俗化起來。所謂“少陵甘作村夫子,不害光芒萬丈長”(戴昺《有妄論宋唐詩體者答之》),“村夫子”正是宋代美學中杜甫形象的又一定格。

六、結(jié)語

杜甫作為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典范,其美學特質(zhì)是多層面的。宋代美學以自己的獨特視角,重新演繹了杜甫:把杜甫剛健的人格精神和詩學風貌,沉潛為整個時代的美學底蘊;以其沉郁氣質(zhì)約束自我,并重新塑造出一個老成樸拙、平淡清雅兼有世俗化傾向的杜甫。這些貌似不相協(xié)調(diào)的側(cè)面有機融合在一起,折射出了宋代美學的絢爛多姿。宋代美學對杜甫的多側(cè)面解讀,有的乍一看似有“誤讀”的成分,然而以發(fā)展、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又是一種合理的再“發(fā)明”。接受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從不同的期待視野出發(fā),對經(jīng)典的豐富內(nèi)涵做出富有時代特色的闡釋,使經(jīng)典的生命力得以延續(xù),使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得到持續(xù)發(fā)揚,也推動了傳統(tǒng)文化的不斷傳承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張燕,傅鏗,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蘇軾.王定國詩集敘[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99.

[3]許尹.黃陳詩注原序[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323.

[4]蘇軾.東坡先生志林:卷5[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107.

[5]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M].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2.

[6]孫僅.讀杜工部詩集序[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59.

[7]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O].北京圖書館藏宋朝刻本原大影印,1984.

[8]張伯玉.讀子美集[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75.

[9] 梁桂芳.“雄豪”論杜及其與宋代詩歌的流變[J].杜甫研究學刊,2004(2):48-49.

[10]沈德潛.唐詩別裁集[M].香港:中華書局,1977.

[11]魏泰.東軒筆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2]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3]司馬光.溫公續(xù)詩話[C]//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277-278.

[14]宋誼.杜工部詩序[C]//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62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280.

[15]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6]黃庭堅.山谷詩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7]黃裳.書樂章集后[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115.

[18]魏泰.臨溪隱居詩話[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117.

[19]張戒.歲寒堂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0]施補華.峴傭說詩[C]//丁福保.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75.

[21]黃庭堅.與徐師川四首[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121.

[22]錢鐘書.管錐編: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3]葛立方.韻語陽秋:卷20[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454.

[24]張戒.歲寒堂詩話[C]//華文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1964:465.

[25]胡仔.苕溪漁隱叢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26]薩丕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5.

[27]劉大杰.魯迅談古典文學[N].文藝報,1956(20).

[28]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1冊[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2.

[29]莫礪鋒.杜甫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30]黃徹.銎溪詩話[M].湯新祥,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31]胡適.白話文學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美學
仝仺美學館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盤中的意式美學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飲食美學中還鄉(xiāng)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外婆的美學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06
現(xiàn)代生活美學之城
生活美學館
VR嶗山:虛實相生的美學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26
造物美學
純白美學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国产爽爽视频| jizz国产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色香蕉网站|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国产97视频在线|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欧美日本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蜜臀AV在线播放|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成人在线亚洲| 97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影院|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色偷偷一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精品福利国产| 久久毛片网|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色婷婷成人| 免费aa毛片|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少妇精品在线|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综合天天色|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国产性爱网站|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