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甜
普林斯頓大學法律史學家亨德里克事業有成,他現年91歲的母親一個人住在另一座城市的退休社區里。每次去看望母親時,這位法律專家都不忘到附近的圖書館去看看過去的檔案資料,且特別留意與遺產相關的法律檔案。
他發現,在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的檔案中,有不少涉及到老年人以遺產為誘餌,希望讓成年子女照顧自己的案例。亨德里克于是開始研究在美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之前,因養老問題所導致的家庭沖突。經過10年的研究,他寫成了《所有的一切都將是你的》一書,探索了目前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美國養老產業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00年前以財產換取子女的照顧
在19世紀之后,美國的家庭變小了,隨著就業機會的擴展,很少有人會一直留在家庭里照顧老人。在美國這種講究經濟效益和物質利益的國家,老人不能靠習俗、文化甚至人類的天性來強制孩子為自己養老,通常要提供物質誘餌,也就是許諾繼承遺產:“留下來照顧我和你的母親,我們百年之后,你就可以擁有這房子、農場、店鋪以及銀行存款?!边@樣的許諾在美國的法律檔案記錄中比比皆是。
當然,養老不僅僅是個體之間的經濟交易,老人還希望得到孩子的愛,得到帶著感情的照料,而非僅僅是為了獲利才提供的照顧。
但現實是殘酷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契約很不穩定。當時,人的壽命比現在要短得多,但是老年階段有時候還是會延續幾十年。同時,疾病、受傷、癱瘓、癡呆、精神失常、大小便失禁,甚至摔死都很平常。有時候遺囑還沒來得及寫,老人就去世了;有時候老人突然患上老年癡呆;有時候是兄弟姐妹插手破壞……這些情況都會讓承諾無法兌現。
而有時候孩子過早地繼承了財產,這就出現了“李爾王問題”:一旦財產易手,父母就失去了保障。用莎士比亞筆下這位凄涼的老國王的話來說就是“逆子無情甚于蛇蝎”。老人只能期待得到兒女的一點施舍。
1904年的一起官司能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在養老金出現以前,美國人是如何看待養老與遺產繼承的。
喬治·斯萊克是一個木匠,他和妻子、女兒艾拉以及女婿還有外孫女一起住。根據法庭卷宗里目擊者的證詞,喬治患有梅毒,因此無法再工作,他還完全聾了。喬治的兒子對法官說,父親變得暴躁、難以相處,他經常跑進馬棚抽打馬匹,直到鄰居干預才住手。喬治暴飲暴食,精神抑郁,從不洗澡,臟得讓子女無法忍受。
1900年,艾拉夫婦帶著孩子搬到附近一所房子居住。一個兒子說這是父親喬治逼的,艾拉則說這是因為她受不了精神失常的母親,“我的母親精神失常,跟她沒法相處”。
從那以后,艾拉還是不時回來照顧父母。但是在美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平安夜那天,艾拉的女兒生病了,她要回家。走之前,喬治承諾只要艾拉搬回來住,他就把財產留給她,但艾拉不為所動。
雖然沒有搬回去和父母同住,但艾拉盡到了贍養老人的責任,每周回家三四次,做清潔,照顧父母起居。
1902年夏天,艾拉的母親被送進當地精神病院,8月份死在了那里。妻子死后,喬治就搬到了艾拉家。兩天后,他摔倒在浴室里。隨后叫來律師,把財產轉移給了艾拉。喬治于兩天后去世。在他的葬禮上,艾拉的兄弟們問她父親的遺產如何分配,艾拉說父親告訴她,“在葬禮結束前不要透露一個字?!?/p>
后來,艾拉被迫承認,父親將所有財產留給了她一個人,她認為自己為照顧父母付出得最多,一切都是應得的。然后,幾個兄弟就將她告上法庭,并留下了今天的這份卷宗。
人類幾千年來一直有兒女為父母養老送終的傳統。曾幾何時,由家庭成員照顧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是不用計劃的倫理秩序。但這個故事讓我們認識到,在100多年前的美國家庭里,成員之間也并非親密無間,撫養老人被看成是一件苦差事。那時候,為撫養老人而定下的協議大多難以圓滿執行,因為除了血緣以外沒有任何擔保,兄弟姐妹間先是紛紛拒絕贍養老人,再為遺產爭得你死我活是常事。
20世紀:市場化養老保障體系
到了20世紀,隨著社會保障、醫療保險、養老金和私人保險業的發展,美國建立了有償護理服務的市場化養老體系。美國探索出了“三條腿板凳式養老體系”:政府主導的社會保障體系、退休金體系和個人資產收益并行。美國老人會入住高檔老年公寓或政府資助的養老機構,后者是主流,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的老人,自己只出1/3的費用,其余部分由政府支付。
不過家庭照顧的比例也在持續增長。根據美國家庭照顧聯盟統計,美國有4300萬人為50歲以上的親屬或非親屬提供無償護理,每年花銷超過4500億美元。當嬰兒潮一代進入老年之后,這些數字還將增加。
現在與100年前相比,很多事情都徹底變了。老年人的家庭生活、經濟條件和身體狀況都不同了;成年子女的工作,尤其是女性的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人的道德觀念和對贍養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但是養老問題依然涉及到家庭、性別、工作、責任、愛、護理以及報酬,這些都是當代人依然面對的問題。
家住美國春田市的霍根是一位成功的電視廣告制作人。大約3年前,霍根將69歲的岳母接到家里一起住。然而,3年下來,“你開始覺得雖然住在自己家里,卻像是客人一樣,”霍根對《今日美國》記者抱怨,岳母會自作主張邀請朋友到家中聚會,霍根與岳母之間時常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爭執不休。
如今在美國由家人贍養老人的有不少,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家人親自動手。他們需要做的是雇用家庭保健護理員、醫院護工。從事這些工作的多是剛到美國的移民。很多美國人對癱瘓父母的照顧多是做管理和幫助管理的工作,而不是親自洗床單、給老人洗澡和換尿布。
從2008年延續至今的經濟低迷和醫療改革亂局讓美國人越來越擔憂即將到來的養老危機。雖然美國的老齡化還不是那么嚴重,但是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醫療保健成本的增加,還有養老金發放缺口的增大,美國的一些媒體也開始建議讓成年兒女負擔其父母的養老問題。不過沒有一家媒體要求讓子女負擔所有的責任,因為他們都明白,雖然美國的養老社區還不完美,但是沒有它們卻是萬萬不行的。
(摘自《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