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宇 馮海軍 于九錄
河北圍場縣城子中學;河北圍場縣天卉中學;河北承德市中學教研室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關系探微
趙景宇 馮海軍 于九錄
河北圍場縣城子中學;河北圍場縣天卉中學;河北承德市中學教研室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從相互作用層面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從關聯程度看閱讀是讀中悟寫,寫中品讀;從實踐層面看閱讀寫作相互融合,需要運用多種方式落實讀寫。
閱讀;寫作;關系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二者不可或缺。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閱讀是獲得寫作方法技巧的途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通過閱讀夯實寫作的基礎,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通過寫作升華閱讀的成果,寫出大量反應學生生活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整體提升。
語文學習重在實踐,重在訓練。“閱讀”是最基本的實踐和最為有效的訓練。“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往有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只有自由讀書才叫閱讀,只有讀課外書才叫閱讀。其實構成閱讀的材料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彌補我們課內閱讀資料的不足。
課外閱讀既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合理有序的課外閱讀可以更加靈活自由地放飛學生的思緒,彰顯學生的個性,在閱讀中捕捉自己喜歡的美文佳句,感悟作品的思路,有效地規范自己的邏輯思維,使語言條理清晰,形成良好的語感,使他們確信:游泳池里的練習固然重要,但江河湖海中的擊水沖浪也非常必要,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與欣賞能力。
引導學生多讀,多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們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學士蘇軾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也即是說寫作吸納的材料要多要廣,積累的材料要充分而豐富;葉圣陶先生說的“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這些都論述和強調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強調了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
朱作仁教授在《讀寫結合的理論和實踐》一文中指出:就閱讀過程的心理機制而言,存在著兩個“回合”:一是由語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內容,由外部到內部,由部分到整體的過程,是側重理解的階段;二是從探索到中心思想出發,研究怎樣布局謀篇,由內容到形式,由內部到外表,是側重學習寫作角度的閱讀階段。閱讀大抵經歷這兩種心理進程,這是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其中第二個“回合”,恰好與寫作的心理過程相吻合,即閱讀教學中包含了寫作教學的指導,形成了“讀寫結合”。
如果閱讀是積蓄寫作營養,那么寫作就是在運用這些積蓄,一個是“蓄”,一個是“放”,在運用語言過程中將讀與寫聯系起來。這個范疇里的“讀”是指積累知識,“寫”是指進行習作。“作文時要想到文章是寫給誰看的。”寫作時應想到讀者,寫作中應該有讀者,這樣才能吸引讀者,引起共鳴。這里的“讀”即讀者,“寫”即作者,這是最高層次的讀寫結合。
閱讀能歷練和豐富學生的思想。“操千曲,觀千劍”,在讀中悟寫,巧持閱讀的彩練,學生寫作才能流光溢彩。在讀中思考,抓住事物本質,在分析與概括、聯想與想象、發散與遷移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揣摩透文章寫法。提升理解能力,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提高。《項鏈》《老王》《談生命》等都是培養此能力的精品文章。學生在分析、概括并總結這些文章的寫作特點、思路等后,就可以針對性地遷移、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1.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單項訓練,如遣詞造句,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教完《貓》后,讓學生借鑒老舍先生仔細觀察的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試著把小動物當作自己的好朋友,想想怎么寫;同時,課文中哪些好詞好句可以嘗試運用。學生回去之后就能順利寫出《我們家的小雞》、《我們家的小狗》等作文。
2.讀寫結合,為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在閱讀中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融入情感,習作中才能借鑒這些例子抓住人事景物,抒發真情,寫出的文章才會別具匠心。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針對,讀寫結合的連接點,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同學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那么可愛,又那么易碎,我們應怎樣成為一名環保小衛士?一石掀起千層浪,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組結合課文中自然資源的浪費,制定了有關環保的建議書,有的學生用詩歌來表達,有的寫了一個小片斷,如昨天,是茂密的叢林,到處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今天,是繁華的都市,喧鬧的工地,伐木機砍斷了人與自然的紐帶樹木,也奪去了鳥兒的樂園;明天,又會怎樣?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臭烘烘的溪流,還是……教師抓住這一教學契機,不僅重溫了建議書的寫法,還銜接了課內外知識,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閱讀是積累素材、磨練技巧的過程,寫作是根據需要自主表述、表情達意的手段。我們要培養為寫作而閱讀的意識,以語言為軀殼,生活為血肉,思想感情為靈魂,讀寫結合,互相促進。這樣,學生的習作必然能切實有效地得以提高。雖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而不是“源”,但通過大量閱讀,向他人借鑒語言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在語文的海洋中多讀,善讀;多寫,善寫,蕩起閱讀與寫作的雙槳,體驗精彩的語文世界。
在語文實踐中,找到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就能讓學生讀起來情趣盎然,寫起來筆底生花。
[1]朱建軍.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郭瑤.新時期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歷史演變線索試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8.
[3]周梅.高中生“以讀促寫”指導有效性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河北省十二五規劃自籌經費重點課題《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階段成果(編號140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