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城 陳鵬杰 劉登躍 何 斌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中國 上海 201804)
通過網絡的方式,在監控中心對現場的設備進行監控,遠程獲取現場的數據,并對現場設備做出控制指令,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但在大多數的網絡監控系統中,所有的設備均處于開啟狀態,隨時傳遞傳感數據以及接受監控中心的控制指令。雖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費,這樣的模式在有線的傳感器網絡中是可行的,但對于能量有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來說,這無疑加重了整個系統的能耗負擔,縮短整個網絡的壽命[1-3]。因此,對于一些實時性要求不高,監控緩變信號的系統來說,可以采取休眠-喚醒的機制來節省每一個節點的能耗,繼而延長整個網絡的工作周期。以下是超長線狀傳感網絡的節點分布以及數據傳輸示意圖[4-6]。
該設計的網關用于配合地下隧道內所組的傳感器網絡的工作。地下隧道傳感器的布置通常被歸類為超長線狀的拓撲問題,如圖1,通常將節點組成幾個簇,每個簇中有簇頭節點,負責搜集簇中節點的數據后,簇頭節點通過單跳或者多跳的方式匯聚到網關,跳數取決于與網關的距離[7]。
整個網絡監控的數據為傾角信號,屬于緩變信號,不要求數據的實時性,這也為低功耗休眠機制創造了條件。遠程喚醒的功能也將變得更有意義。
在整個監控網絡中,一臺裝有網卡的電腦就能實現遠程的監控,但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本設計中,采用如圖2的精簡設計。
我們期望該設計的最終功能是:手機或電腦訪問設定的域名,即可打開由以太網模塊搭建的網頁,在網頁中顯示了現場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值,同時還有幾個可以對現場進行控制的鏈接按鈕,點選鏈接按鈕即可對相應的節點簇進行喚醒休眠動作。
按照該功能,我們進行如下的設計,當用戶點擊監控網頁上的鏈接按鈕時,控制命令數據將被傳送至網絡,到達現場的路由器,路由器轉發給連接在其上的以太網模塊ENC28J60,實現了外網到內網的數據傳送。控制命令數據通過MCU對以太網模塊ENC28J60的讀取,被送入控制器STM32的緩存中,重新封裝成幀以后,以無線傳感網設定的幀格式發送給2.4G模塊NRF24L01,到這里完成了從外網到內網再到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傳送。接下來,2.4G模塊將數據傳送給簇頭節點,簇頭節點發送數據給各自簇中節點,收到數據的節點根據命令決定自身是否從休眠模式切換至工作模式。
圖2中,虛線框內為設計的硬件部分,除了上述的功能,該硬件電路還包含了FPGA,用于輔助功能,FGPA連接了VGA和PS2接口,可以連接鍵盤和顯示器,在現場可以輔助整個網絡的調試和現場的數據監控。在設計上同時預留了GSM模塊的位置,在網絡發生故障或者線路信號不佳的情況下,亦可通過手機發送短信的方式進行控制。
電源是任何一個電路的基礎,其穩定性在設計中通常是容易忽視的環節。一個穩定的電源保證了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為了使得計應用于更多的同類系統,在設計第一級開關電源中采用了寬范圍電壓輸入,支持9-50V的電壓輸入范圍,囊括了工業上常用的直流電壓,輸出5V負載電流設置在2.2A,該開關電源采用德州儀器的降壓電流控制型芯片TPS54260做控制,芯片采用小體積10引腳MSOP封裝,支持高至60V的輸入。片內的MOSFET導通電阻僅0.2歐姆。100k~2.5M的可配置高開關頻率使設計的體積減小[8]。圖3為設計完成的電路。
在該芯片的手冊上有詳細的指導設計過程,包括功率設計以及環路穩定性設計,除此之外TI還提供了WEBENCH平臺進行快速設計,我們利用該平臺計算補償極點所需的電容電阻。
完成設計后的系統波特圖如圖4所示,細線為增益(dB),粗線為相位,該設計留有45°的相位裕度。
在第一級開關電源后端接有LC濾波,但該開關電源并不直接系統各模塊工作,其后還接有,4V,3.3V,1.2V的線性電源,分別給GSM模塊,控制器,FPGA工作使用。
用于組建小型網絡的以太網模塊選用Microchip的SPI通信的ENC28J60,圖5,它符合IEEE802.3規范,內部集成了 MAC層以及10M物理層,可按業界標準以太網協議可靠地收發數據。可編程過濾功能,減輕主控芯片的處理負荷。具有可編程8kB雙端口SRAM緩沖器,以高效的方式對信息進行存儲、檢索和修改。并有專用引腳連接LED指示網絡工作狀態[9]。
該以太網控制芯片和含有網絡變壓器的RJ45接口HR911105A配合使用,減小了電路的體積。
最終制作焊接調試完成的電路板如圖6所示。
控制器STM32的開發調試環境是MDK ARM4.6,FGPA開發環境為Quartus II 11.1SP2。喚醒子程序工作流程如圖7所示。
網關上電后,控制器先對系統內部各模塊以及外圍的模塊進行初始化,設定好工作模式和參數。例如,對ENC28J60的配置有初始化MAC地址,IP地址以及域名,
配置結束,即進入以太網模塊ENC28J60的WEB服務程序。該服務程序采用定時中斷來獲取來網絡的數據包。
plen=enc28j60PacketReceive(BUFFER_SIZE,buf);
每個數據包接收后,首先判斷是否為ARP請求幀,如果是,并且IP地址為模塊的IP,那么回復ARP。否則回到定時中斷接受后續的數據幀。
然后讀取數據幀中傳輸的域名和用戶名,和初始化中域名和用戶名進行比對,if(buf[IP_PROTO_P]==IP_PROTO_TCP_V&&buf[TCP_DST_PORT_H_P]==0&&buf[TCP_DST_PORT_L_P]==mywwwport)如果一致,則將開始對網頁讀寫工作,更新數據顯示,如果網頁上有新的控制命令產生,則執行該命令,例如對傳感器節點的喚醒工作。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能耗問題始終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權衡傳感網絡的性能以及功耗是一個需視應用環境而定的問題。本文設計的網關適用于對于監控緩變信號網絡中休眠節點的喚醒,在超長線狀的環境中做了實驗測試,達到了設計的功能和要求,為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低功耗又邁進了一步。在實現既定功能的前提下,和新興的商業用網關相比,做到了設計的低成本。
[1]孫利民.無線傳感器網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0.
[2]Akyildiz IF,Su W,Cayirei E.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02,38(3):393-422.
[3]王龍軍.無線傳感器網絡平臺研究與實現[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
[4]何斌,紀云,沈潤杰.地下隧道變形監測的無線傾角傳感器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
[5]何斌,紀云,沈潤杰.High-accuracy Wireless MEMS Inclinometer for Monitoring the Underground Tunnel[C]//The 3r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4thAnnual Conference)of the Chineses Society of Micro-Nano Technology.Hangzhou,China,2012.
[6]紀云.地下隧道變形的無線傾角監測系統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13.
[7]汪立林.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超低功耗的系統級實現方法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8.
[8]Texas Instruments.TPS54260[EB/OL].[2010-03]http://www.ti.com/product/tps54260?keyMatch=TPS54260&tisearch=Search-EN.
[9]Microchip.ENC28J60[EB/OL].[2006]www.microch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