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穹


在許多職業攝影師的印象中,無反相機的可靠性和畫質始終與專業單反相機有一定差異,這樣的評價放在第一代A7系列相機上是準確的。不過,作為2015年最重要的專業數碼相機,索尼A7R II上市后,不得不說:無反相機已經崛起!
原本并不想以如此“唬人”的方式開場,不過翻翻自己的攝影包,發現自己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再使用單反相機,更加小巧的設備已經成為拍攝主力。去年拍攝個人專題使用的尼康D810早已易主,“單反+旁軸”的搭配方式也完全轉變為“微單TM+旁軸”的搭配策略。使用A7R II已經可以順利地完成絕大多數曾使用單反相機才能完成的拍攝工作。同時,由于它具備了相當不錯的視頻拍攝性能、兼容性以及較大的擴展空間,我也開始嘗試使用它拍攝一些視頻素材,收獲了優于單反相機的拍攝性能。
更先進的技術性能
索尼A7R II的技術指標想必大家在最近各家媒體的熱捧中已經有所耳聞,它最核心的提升便是使用了一塊全畫幅尺寸、具有4240萬有效像素,且無低通濾鏡的Exmor R CMOS背照式感光元件。這也是首款用于量產機型上的全畫幅背照式CMOS,為A7R II在成像、對焦、視頻拍攝上的帶來全面突破。
背照式CMOS的生產原理其是就是將傳統的CMOS翻轉過來,將透鏡放在硅片的背面,這樣二極管就在布線層的上面。但是也正是由于硅片被翻轉,如果需要讓二極管接收到足夠多的光線,產生足量的電訊號,就一定要把硅片再磨薄很多,而此時整個芯片的機械強度便大幅度降低,需要材料、加工技術、設計方面做出非常多的改進,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僅從背照式CMOS的技術來說,它就已經比傳統CMOS先進一個層次,而不僅僅是像素增加了那么簡單。
拍攝時,重新設計的快門組件確實非常有效,快門聲變得相當輕柔,與我自己的LEICA M240基本相當。同時它也擁有靜音快門模式,雖然在感光度超過ISO 800時會對暗部畫質產生肉眼可見的影響,但也是具有實用性。0.78X的EVF取景器以及更加清晰細膩、流暢的取景效果,明顯由于前款產品,對于戴眼鏡的用戶是很好的改進。
另外,或許是因為高像素數的原因,5軸防抖系統對于手持拍攝的輔助效果比A7II還更加明顯一些,不過這一定是在使用原廠鏡頭的情況下。轉接鏡頭時,5軸防抖性能依然不是很明顯,但手持拍攝視頻時很有用。
135相機中的畫質優等生
A7R II沒有低通濾鏡的4240萬像素CMOS在明亮的光線下具有極好的分辨率,同時色深度和寬容度也十分出色,綜合性能應該位列現有全畫幅相機中的第一梯隊。著名相機技術測評網站DXO LAB也給出了98分的第一高分,而得97分的相機是尼康D810。
A7R II的感光度范圍是ISO100-25600,經過測試,我認為ISO 6400以下可以滿足較高畫質需求。特別是在ISO3200這個非常常用的擋位下,其成像質量令人非常滿意,暗部的噪點控制出色。即便是曝光不足的暗部影調,經過沖圖軟件調整提亮,也沒有過多噪點,且是隨機分布,比一些機型高感下出現的條紋狀噪點好太多。此外,高感下的色彩損失不嚴重。
由于整體片基變薄,A7R II的鏡頭轉接性能也大幅度提高。A7R轉接大量旁軸鏡頭拍攝時都會出現紅移、嚴重邊緣劣化的問題,幾乎不具備實用性,后續的A7S、A7II有所改進但依然略有局限。A7R II的表現則相當出色,我常用的LEICA SUPER-ELMAR-M 21mm F3.4 ASPH鏡頭在轉接后沒有紅移現象,邊緣劣化改善明顯,而此前在A7R上幾乎無法使用的福倫達SUPER WIDE-HELIAR 15mm F4.5 Aspherical II表現也相當不錯。如果你有一些旁軸鏡頭,那么A7R II完全可以當一個“萬用數碼后背”來使用。
此外,A7R II的最新1.10固件也修正了此前所出現的少數場景焦點偏移,以及超長時間曝光出現過多噪點的問題。據日本媒體透露,A7R II將在后續固件升級時加入非壓縮RAW格式的選項,雖然目前有損壓縮RAW格式并不會對畫質產生可見的影像,但對于追求極致畫質表現的用戶也相當有價值。
出色的對焦性能
A7R II在CMOS上集成了399個相位檢測對焦點,它們大致覆蓋了70%左右的畫面面積,并且相當密集。搭配25個大范圍的反差檢測對焦點,以及在軟件算法上的大幅度優化,使得A7R II的對焦性能與上一代產品真的是天壤之別。打個比方,如果A7R的對焦性能是家用DC,那么A7R II一定就是類似于尼康D810這樣的單反相機,雖然還不能與D4S這樣的頂級機型相比較,但已經非常“完美”。由于它密集的對焦點,我的日常對焦設定就是選擇“AF-C模式”下的“鎖定AF:自由點L”。
它類似于我們習慣的中心對焦點對焦,但是當對焦完成時,相機會自動識別鎖定對焦的物體,當你半按快門移動相機二次構圖時,之前對焦的主體也會持續被鎖定。這類似于尼康的“3D追蹤”對焦模式,但是它更加穩定、快速、精確,具有非常好的實用性。測試中,絕大多數的原廠鏡頭都能更好跟焦,廣角和中焦有很小幾率脫焦,長焦鏡頭移動過快時會脫焦,而原廠FE 24-240mm F3.5-5.6在長焦端由于進光量較小,因此時常出現來回檢索的問題,應該使用“AF-S模式”。而FE PZ 28-135mm F4 G OSS在視頻模式下也能相當準確的實現類似DV的自動對焦,準確、柔和、勻速,幾乎不會出現“拉風箱”的現象。
如果你是佳能用戶,那么A7R II也非常適合轉接EF卡口自動鏡頭,配合第四代Metabones接環,可以實現自動對焦、防抖、光圈控制的操作。經過測試,100mm以內焦距的新款鏡頭幾乎都可以迅速、準確地完成自動對焦。
能夠用來拍電影的微單TM
在視頻拍攝方面,A7R II也是首款支持4K視頻內錄的全畫幅微單TM,搭配高速SDXC規格U3存儲卡最高可以拍攝100MB碼流的4K 25P視頻素材,最長拍攝時間29分59秒。同時,它擁有多種視頻色彩模式,其中包括高寬容度的S-LOG2模式,能夠得到相當大的曝光寬容度,適合與支持4:2:2高碼率視頻記錄格式的外錄儀一起使用,得到更好的后期調色空間。而對于機內內錄則可以選擇CINE1/2、ITU709、STILL等常規色彩模式,能夠大大簡化后期調色工作流程,避免4:2:0內錄格式過度后期調整帶來的影像劣化。
此外,由于背照式CMOS的功耗控制優秀,因此視頻拍攝的發熱也得到控制。小巧的機身設計可以很方便的與專用或者兼容型的視頻拍攝套件配合使用,如果你已經擁有一套在單反相機使用的套件,那么配上一個“兔籠”就可以與之兼容使用,很方便。而且索尼原廠推出的FE PZ 28-135mm F4 G OSS鏡頭,無論是畫質、做工、操作手感、還是售價上都具優勢,與A7R II搭配使用性價比奇高,用于小成本微電影的拍攝也沒有問題。
作為現階段攝影包中的骨干,我認為索尼A7R II非常值得關注。當有朋友希望我推薦器材時,它都是通用選項,對于90%的日常拍攝題材,A7R II似乎很難找到明顯的短
板。除非你是新聞記者或者極限戶外達人,或者你真的覺得它的模樣不是你的菜,應該也找不出幾個拒絕它的理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