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錄 朱永剛
摘 要 民辦本科院校在科學研究方面存在成果轉化少、層次低且大量重復等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與學校規模和層次相適應的青年教師科研導師制的研究團隊,沒有形成完備的科研體系。
關鍵詞 民辦本科院校 青年教師 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 分類指導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31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at Mentoring Young
Teachers in the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ies
WANG Guilu, ZHU Yongg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64)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on-governmental?universities existing less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low-level, a large number of repetition, and so on.The main reason is the lack of mentoring young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which appropriate to the scale and level of the school,not form a complete scientific system.
Key words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tutorial system for science research team; classified guidance
19 世紀初,柏林大學的教育改革家洪堡提出:“把科研引進大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三大職能之一,科學研究和學術水平的高低,是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評價院校公共性的重要指標。①作為民辦本科高校科研梯隊發展后勁力量的青年教師,由于開展科研經驗不足或無導師指導而對科研感到迷茫。如果民辦本科院校為青年教師適時提供科研導師,組成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將會快速地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增加學校的科研力量儲備。本文擬以被指導者的視角探析青年教師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問題,分析其現狀、原因以及解決辦法的思考。
1 民辦本科院校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的現狀及原因
民辦本科院校的大部分開支來自學費,要維持生存和發展,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招生,其次是教育和教學。對于科學研究,由于付出的精力和經費有限,大多都處于散亂的狀態,毫無團隊可言。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政府因素
國家先后出臺了一些促進民辦本科院校發展的政策,但是當前國家政策中仍然有一些因素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是不利的。②比如:上級科研管理部門在課題立項、信息通知、資金支持等方面存在先公辦、后民辦的現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的“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1.2 學校因素
民辦本科院校辦學歷史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科研機構設置不夠健全,運行、管理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檔案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缺乏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內部學術刊物論文質量較低。科研隊伍力量薄弱,團隊的建立、高層次課題的申報等存在較大的困難。缺乏專家型、學者型的科研領軍人物,對青年教師“傳、幫、帶”的工作難以開展。科研基金少、時間投入少、激勵不明確等都是制約了民辦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
1.3 教師個人因素
青年教師缺乏科研意識,認為科研只是評職稱的需要。科研素養較差,大部分青年教師幾乎都沒有主動開展過科學研究;團隊意識薄弱,沒有圍繞某個研究方向而成立科研團隊。教授大部分都是從公辦院校返聘的,科研工作的激情大大減退,沒能發揮指導科研的作用。
2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
2.1 概述
科學技術創新研究僅憑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遠遠不能達到目標,必須依靠多學科、多專業甚至多行業間的團隊合作。科研團隊是指以科技研究與開發為內容,由為數不多的能夠技能互補并愿意為共同的科研目的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人員組成的群體。科研團隊不是科研人員的簡單組合,而是通過其成員的共同努力使科研團隊的總體績效水平大于個體成員績效水平的總和,能夠產生1+1>2的聚合效應的特殊群體。③
青年教師如果沒有融入科研隊伍,無導師指導,研究出來的成果只能華而不實。教授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存在著運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手段不足等問題。如果青年教師和教授組成導師制研究團隊,各自發揮專長開展科學研究將可能產生高水平的成果。
2.2 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
青年教師科研導師制在國外高校的實踐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形式多樣。④有“導師—門生”、“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模式,以及阿肯色州立大學醫學院的POD模式、南非大學的“一導師多微型小組”模式。
我們學院的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結合了“一對多”與“一導師多微型小組”模式的特點,但是,青年教師與導師的指導關系確立并不簽訂書面協議。導師由資深專家擔任,研究團隊成立初期,導師制定工作進度、分配任務;課題研究時,團隊成員分別進行專題研究,導師參與全程指導。
3保障條件
3.1 政府層面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宗光曾聯合12位政協委員共同呼吁教育部門對高等學校要實行分類指導、分層次管理。⑤分類標準不同,同一所高校就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和層次。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針對不同類型、層次的高校,在人員編制、課題立項、資金支持等方面分類指導、分層管理。
3.2 學校層面
(1)引進富有經驗的科研導師。民辦本科院校為了提高職稱比例而引進的“高職稱、高學歷、高能力”教授,不少人存在“掙錢又養老” 的心態。為了幫助青年教師提高科研能力,在返聘教授的時候應了解其科研經歷及科研實力,以期引進后發揮其指導作用。
(2)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教授們如果從其他地方拿到了科研項目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物質獎勵,很難調動其從事科研的積極性。二是設置導師制科研基金。青年教師科研導師制研究團隊在建設初期很難能獲得縱向、橫向的課題,學校可以設立導師制科研基金,鼓勵團隊多出有成果。三是加強科研設施建設。民辦本科院校應加快圖書館、專業資料室、學術資源、實驗室等硬件的建設,為開展科研提供基礎條件。
(3)注重校內青年教師的發展。首先,民辦本科院校應在制度、工資、住房、福利等方面制定惠師政策,解決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留住教師。其次,撥資金支持青年教師到國內外著名大學或科研機構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定期選派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外訪學。第三,適當減免科研能手的教學工作量,或將科研折算為基礎工作量,使教師集中精力開展科研活動。
(4)加強特色專業建設。民辦本科院校應結合自己的辦學宗旨、辦學定位,選擇若干具有資源優勢的專業作為試點,超前制定適合就業需求的培養方案,使畢業生到了工作崗位之后能夠順利完成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5)注意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首先,科研發展策略應以解決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為主。其次,民辦本科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定期開展“企中校、校中企”活動,讓企業工程師和校內教師參與到對方的工作中,成立由工程師和教師共同組成的科研開發團隊。
(6)建立靈活的科研管理制度。首先,在課題申報制度尤其是校級課題申報時不要設定過多的門檻,擯棄“學位論”、“職稱論”。其次,可以借鑒南非大學的經驗,將對青年教師的科研指導和幫助定位為資深專家的職責。第三,開展科研業績考核制度,獎懲結合。
3.3 教師個人層面
第一,教師要有危機意識,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視科研工作為主動需要。第二,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愛好及研究方向,工作之余不斷鉆研專業理論知識,為從事科學研究奠定基礎;第三,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前沿理論和學術動態,拓展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第四,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總之,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優秀的科研團隊;科研團隊的形成不僅需要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學校的積極籌劃和教師的不斷努力;科研隊伍形成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水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注釋
① 賈東榮.民辦高校科研現狀及改進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3(8):40-42.
② 王鑫宏.制約河南省民辦高校科研水平因素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3):93-95.
③ 劉慧,陳士俊,張麗霞.高績效科研團隊構建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66-68.
④ 劉寶存,張安梅.國外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導師制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13(6):14-16.
⑤ 翟帆.高等學校要分類指導分層次管理[N].中國教育報,2003-03-10(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