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荔
籃球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以及學校教育過程中形成和延伸而來的。高校的籃球文化不僅是體育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對完善高校的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提高高校的教育質量有重要影響。不過,我國高校的籃球文化教育一直比較注重對學生的物質教育,忽視了包括心理和社會層面上的精神教育,導致高校籃球文化教育成為一種“造物”教育。新時期背景下,新課改要求高校籃球文化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將過去的“造物”轉變成“造人”。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并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一 高校籃球文化的結構及其教育功能的發展歷程
1 高校籃球文化的結構
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象征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了高校籃球文化,而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物質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結構之一,包括了籃球訓練中的場地、設備等;制度文化包括了籃球運動的競賽制度、規則等;象征文化是指高校籃球運動的相關產品。結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直接關系籃球文化的發展;物質文化和象征文化是籃球文化表現出的最直接元素,對籃球文化的水平和層次有決定性作用;制度文化能確保籃球運動在公平公正的客觀環境下完成。
2 高校籃球文化教育功能的發展歷程
籃球作為一種體育運動,最初是美國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并應用于校園體育教學中的。可見,籃球源于校園,其最原始的價值就是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籃球運動在校園中發展,在校園文化中逐漸形成了一種籃球文化。籃球文化教育功能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的形成期。該階段的籃球文化是一種體育教育的娛樂工具,采用簡單的游戲方式來完成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力和基本技能。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傳播期。該階段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體現在對學生體格、體質和體能的鍛煉上,主要是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傳播,精神文化還未完全形成。第三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發展期。該階段的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籃球運動技術上,也注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第四階段是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創新期。該階段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更加注重人文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是一種多維的發展趨勢。
二 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分析
上述分析已經提到了,當前我國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結構是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象征文化組成的。本文對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教育功能的分析主要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入手。
1 高校籃球物質文化的教育功能
(1)實體性物質文化的教育功能
實體性物質文化是依存高校籃球文化物質載體而存在的,如看球館設施、書籍、宣傳品、運動器材等。完善籃球館和籃球器材設施能很好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更好的地掌握籃球相關知識和技能。籃球館設施一般都是按照校園的空間來布局的,和校園內的各種物質景觀共同構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能積極地調動大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籃球教材是大學生獲得系統性知識的主要材料,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大學生掌握籃球的相關理論知識,給大學生開展積極的籃球活動提供更為全面的內容。籃球運動的宣傳物品或獎杯能很好的反映高校籃球文化發展中取得的成就,是高校籃球文化的榮譽象征,有著豐富的教育功能。很多高校籃球館都專門設有一個榮譽室,里面擺放獎杯、獎狀、運動員的獲獎照片等,這些都是高校籃球文化的體現,不斷鞭策著每一位學生不斷奮進、努力拼搏,具有積極的導向教育。
(2)非實體性物質文化的教育功能
非實體性物質文化是在物質載體上存在的動態的籃球活動,如高校籃球競賽、課程、學生課外籃球活動等。籃球競賽是籃球運動和籃球文化的本質所在,不僅能很好地增強大學生對籃球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運用能力,還能很好地鍛煉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品德,提高大學生的競賽能力。籃球課程的教育功能能向大學生傳播更多的有形的籃球知識和技能,是對大學生籃球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過程。高校學生課外籃球活動的教育功能是通過科學鍛煉學生的身體后,改善大學生的外在形態結構,提高其內在生理機能,是促進大學生生長發育、增進健康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當然,除了上述的非實體物質文化外,還有包括籃球文化知識競賽、文化沙龍、藝術攝影等,這些活動同樣有增強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教育功能。
2 高校籃球精神文化的教育功能
高校籃球的精神文化是指在籃球文化實踐中形成的審美情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主要是指高校籃球文化意識形態上的內容,其教育功能是隱性的。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了陶冶情操、個性發展和行為規范三個方面。
(1)陶冶情操
新時期的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游戲性,將豐富多彩的實踐內容融入到了全面綜合素質教育中,能很好地陶冶人的情操、修養身心。在高校中,籃球文化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生活,還很好地舒緩了其巨大的學習壓力,營造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我國的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在全國的高校籃球運動中掀起了一波高潮,這不僅是一項簡單的體育賽事,而是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學校的形象宣傳緊密聯系的文化教育。在CUBA的推動下,高校籃球文化也得到了發展,形成了更多的文化活動內容,如高校籃球文化沙龍、三人籃球賽、年級籃球賽、籃球啦啦隊表演等活動。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感受籃球運動激情的同時,還對籃球文化的音樂美、藝術美有很好地享受。可見,高校籃球文化的一個重要教育功能是陶冶大學生的情操。
(2)個性發展
新課改要求高校教育必須注重學生的個體化發展,在高校籃球文化中指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個性是指大學生在個性心理特征基礎上通過社會生活的實踐后,形成的一種態度和行為。個性心理特征分為氣質、性格和能力等,這其中性格是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區別個性的一項主要指標。大學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而促進其個性化發展是當前高校籃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籃球運動有多邊形的特點,即攻防上的變化莫測,每次進攻、搶斷、投籃、蓋帽等都要求運動員能審時度勢,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和把握最佳時機的能力,這體現在大學生的個體差異上。同時,大學生能通過一些著名的籃球運動員身上具備的意志品質來不斷完善自身的個性。
(3)行為規范
籃球運動是籃球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一項特殊表現形式,大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必須要遵循制定好的籃球規則,即便是一個犯規動作都要被處罰,這在任何一種籃球競技場上都是一樣的。這就是高校籃球文化的行為規范功能,很好地發揮了大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作用。籃球規則作為一個基本規范制度,其實和法律法規一樣,都是有較強的約束作用,能很好地制約著大學生行為的理性化發展。所以,高校籃球文化對規范大學生的社會行為是有教育功能的。
三 充分發揮高校籃球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徑
由上述可知,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入手,因此充分發揮高校籃球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徑也從加強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著手。一方面,必須不斷發揮物質文化的教育功能,實現環境育人。高校在開展籃球運動時,必須利用好籃球館、籃球設施等物質基礎,最大程度地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籃球文化氛圍和運動環境,滿足大學生的審美心理渴求。同時,要增加與籃球相關的書籍、報紙、雜志等,或者利用網絡資源,讓大學生能了解籃球運動的前沿性信息。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精神文化的教育功能,實現文化育人。精神文化教育是高校籃球文化教育的核心,高校及其教育者必須不斷強化精神文化在籃球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如高校以校、院、年級、系甚至班級為單位,組織一些籃球運動競賽活動。這種籃球運動除了需要大學生有突出的籃球技能外,還要求大學生能在比賽中有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這種無形的意識性內容就是精神文化教育功能的體現。可見,為了充分發揮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必須注重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教育。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已經從傳統的游戲、健身等轉換成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多維度發展。本文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探討了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并分析了充分發揮這些功能的有效路徑,以為培訓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校籃球文化對發展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促進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規范學生的社會行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針對高校籃球文化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教育功能,各個高校及其教育者也要從物質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上,實現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進而全面發揮出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韓志強.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考試周刊,2015,23(11).
[2]周麗鳳.高校籃球文化內涵及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J].體育科學研究,2015,26(01).
[3]鄧浩,張磊,王國偉.民辦高校校園籃球文化推廣模式研究——以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為例[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4,20(01).
[4]曹巾章.籃球戰術基礎配合“思維引導式”嘗試教學法實驗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09(10).
[5]何永飛,吳合斌.山西師大籃球聯賽對校園籃球文化的影響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30(S2).
[6]程亮.高校籃球文化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4,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