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炯陽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中小型企業不斷崛起。由于中小型企業對市場經濟的無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中小企業是否健康發展,直接影響到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否。因此,本文通過研究中小企業的金融風險,分析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的問題。并根據風險存在的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為我國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條件。
關鍵詞:中小企業;金融風險;類型;防范措施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而縱觀我國經濟發展市場,中小企業占據了主要的市場。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視。因為從總體上來說,中小企業在數量上占據了市場的絕大多數,帶來的經濟發展效益在整個經濟發展中占據絕大部分。再者,從中小企業本身來說,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資源利用率等往往比大型企業高。由此可見,中小企業是否健康對我國市場經濟具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針對中小企業進行研究,分析了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經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源泉,是企業的血液,沒有了經濟的支持,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是天方夜譚。因此,在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眾多因素中,金融風險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本文針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中存在的金融風險,并根據這些風險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金融風險的理論研究
1.金融風險的概念
風險是指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實際損益與理論期望之間偏差的一個可能出現的現象。風險具有普遍性和不確定性。而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經濟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成為金融風險。金融風險在企業的任何發展階段和任何發展狀態下都存在,不以企業發展的好壞為轉移。但是,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和制度可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
2.金融風險的宏觀理論
從宏觀上分析金融風險,主要有以下三種理論:
(1)經濟周期理論
經濟周期理論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擴張和經濟緊縮現象之間的交替更換過程的一種循環往復的現象。一般來說,經濟周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正是由于經濟發展的這種周期性,導致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金融風險。因為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金融投資帶來的收益也不同。具體來說,在經濟周期的繁榮階段,中小企業增加資金投入,會帶來很高的經濟收益,而在經濟周期中的衰退階段,如果中小企業沒有及時看清形勢,而是盲目投資,將會導致收益低甚至資本無法收回的現象。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金融風險受經濟周期的影響。
(2)“金融不穩定假說”
“金融不穩定假說”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海曼·P·明斯基首先提出的。該理論的出現,成為了眾多經濟學家研究經濟脆弱性的先河。“金融不穩定假說”主要認為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了金融體系不可能長久穩定,金融危機不可能完全避免。在經濟活動中,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謹慎融資、投機融資及龐茲融資。由于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不同經濟時期需要不同的融資方式,而不同融資方式帶來的企業收益也不同。如果中小企業沒有及時預測到市場的變化,往往可能會導致融資失敗,使企業自身陷入金融風險中。
(3)貨幣主義觀點
貨幣主義是指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的貨幣學派的關于貨幣的觀點,其創始人是弗里德曼。貨幣主義認為,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可以從根本上引起經濟活動和物價的變動,并在變動過程中起支配作用。由貨幣主義觀點可見,中小企業處于一個動態發展的市場經濟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金融風險。
3.金融風險的微觀理論
(1)風險的普遍性
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任何時候,任何事件都存在著風險。而企業的金融投資作為企業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時時刻刻都存在著風險。市場經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經濟體系,市場的變化瞬息萬變,難以預測。而市場是由所有大中小型企業共同組成,不是任何單一企業能夠決定市場的變化走向的。而中小企業雖然占據著我國市場的主要部分,但是由于風險的普遍性,中小企業仍然面臨著各種金融風險。
(2)中小企業自身因素
中小企業之所以稱為中小企業是指,從企業規模上、員工數量上、企業合作伙伴上、企業業務數量上以及企業資本上來說,與大型企業相比不及大型企業的一些企業。就目前我國企業發展市場來看,中小型企業占據著整個市場的大半江山。因此,近年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也更加受到人們的矚目。正是由于中小企業的各項規模較小,因此導致了企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具體來說,中小型企業員工數量有限,企業資金有限等,導致企業對于市場變化的信息不能夠及時察覺和傳遞。長此以往,造成中小企業對市場變化不夠敏捷,不能及時準確的預測市場經濟變化情況。而企業對于市場的變化不能及時察覺,將導致金融投資的風險。
三、中小企業金融風險的主要類型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各種發展風險,為了使中小企業健康良好發展,必須針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而在中小型企業的各種風險中,金融風險是最主要的風險,也是危害最大的風險。因此,本節主要就中小型企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進行分析。
企業的評判標準最終是以企業的財務作為主要衡量準則的。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來說,不僅企業規模、員工數量、合作伙伴、業務數量上都不及大企業,更重要的企業的資本相對較少。而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在不同的時期內,面對風云變化的市場經濟,由于受到各種無法預測及難以避免的外部和內部環境的影響,使得企業資金活動效益低下甚至停滯,造成的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遠遠未達到企業預期目標,并且對企業進一步的生產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的現象。由于風險的普遍性,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不能完全避免風險存在的可能,因此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時刻存在。企業的資金運動一般包括籌資、投資和日常運營三個部分。因此,從資金的這三種流動可以將企業財務風險具體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日常運營風險三種。
1.中小企業籌資風險
中小企業籌資難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局面,籌資問題更是世界性難題。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風險不僅包括企業籌資困難,資金無法落實,還包括到期企業無法如數償還的風險。
中小企業的籌資風險不是無緣由來的。由于中小型企業發展年限較短,并且合作對象大多是一些同等規模的企業,企業中員工素質不及大型企業的,管理者缺乏相應的經驗,企業沒有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等。而商業銀行向來看中企業的規模和信用記錄,這就使中小企業陷入了惡性循環過程中。越是中小型企業越是沒有機會通過商業銀行進行籌資,也就越是不能積累好的信用記錄。就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模式來看,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融資主要來源于企業所有者本人、風險投資者以及內部員工和民間借貸等。而這類來源的資金往往利息較高,這就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另一種風險——到期無法如數歸還的風險。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競爭力也不如大型企業,因此企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業務量難以迅速飆升,從而導致企業經濟提升速度較慢,資金回收難以立馬實現。即使通過民間借貸和風險投資者成功為企業進行融資,由于資金回收緩慢,甚至企業效益低下無法回收資金,從而導致到期不能如數歸還。加之,通過這種渠道的融資本來利息就比較高,時間越長,意味著企業到期歸還的資金數量就越多。
2.中小企業投資風險
投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環節,而中小型企業的投資面臨著各種不確定的風險。中小型企業的投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在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目標的偏差導致的投資收益受損或者投資本金受損的現象。通過分析可以總結出中小企業投資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
(1)投資環節單一
中小企業在市場上根基不穩,歷經時間較短,因此產品投入比較單一。具體來說,中小企業剛剛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往往沒有風險分散的途徑。在市場投放時,也只是通過一種產品的銷售獲得利潤。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變化,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企業只以一種產品已經無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而導致銷售停滯,資金無法回收,企業投資失敗。并且由于企業的銷售產品單一,企業產品不受市場歡迎,卻又沒有其他產品可以分散風險,這使得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一旦發生將對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2)所有權和經營權集中
中小型企業由于規模的限制,發展體系很不完善,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所有者往往就是經營者。這種權利高度集中,缺乏科學的牽制機制,往往導致錯誤的決策,使得企業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企業一方面要決策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又要對企業進行管理,無法實時的察市場的動態變化趨勢,而市場的變化對企業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中小企業的這種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高度集中,常常會導致盲目投資,最終導致投資風險。
3.中小企業日常運營風險
企業的運營風險是指企業發展的決策者由于對外界環境的無法完全認知而導致的盲目經營,使得企業日常運營達不到預期運營目標的風險。中小企業的運營風險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信息閉塞
中小型企業限于自身企業規模,很難與大企業進行合作交流,因此得到的市場信息較少。而21世紀,是一個信息世紀,正確的信息對于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由于信息具有即時性,大企業往往能第一時間搜集到市場信息,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業務水平較低,企業資金較少等,往往不能第一時間掌握重要信息。因此,在企業發展中,由于信息的閉塞導致企業日常發展面臨風險。
(2)管理落后
企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好的企業管理模式。而中小企業往往難以挖掘專業、知名的企業管理人員,往往導致企業的管理落后。現代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企業不僅要保證經濟快速發展,還必須保證相應的管理模式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但是中小企業由于資金較少,對企業管理的投入較少,往往導致管理的落后。從而,使得企業面臨運營風險。
四、中小企業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
對中小企業金融風險的研究就是為了根據風險存在的因素,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使中小企業更好的發展。根據中小企業中金融風險存在的三種形式,分別提出以下建議。
1.提高中小企業信用度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由于民間貸款具有較高的不穩定性和較高的利息,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想要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必須提高企業的信用度。企業為了獲得長期發展,不得不通過商業銀行貸款,因此,企業必須在發展過程中提高信用度,獲得從商業銀行貸款的機會。此外,中小型企業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循序漸進,首先從小額貸款起,逐漸的積累企業信用。
2.提高企業發展的多樣化
投資環節單一是中小型企業面臨投資風險的主要特征。產品單一往往導致風險來臨時無法分散風險,降低風險的影響。由于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無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降低風險的影響。因此,中小型企業必須增加企業產品的多樣性,當一種產品面臨投資風險時,還有其他產品可以分散風險的影響。
3.增強企業管理水平
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模式不規范是一個重要特征。由于企業管理模式的落后導致的企業日常運營面臨各種金融風險。而企業的日常運營是否能夠正常進行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因此,在企業的發展中,必須重視企業的管理模式。引進一些專業的企業管理人才,專門設立管理部門,通過實時信息獲取,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
五、總結
中小企業占據我國市場的主要部分,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使中小企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本文,針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中存在的各種金融風險進行分析,并最終提出風險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李楊,胡濱.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監管改革[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羅放華.中小企業資本風險管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